APP下载

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探析

2022-04-27赵淼

大观 2022年3期
关键词:意境美美学特征书法艺术

赵淼

摘 要: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书法艺术植根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其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色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意境美是书法艺术显著的美学特征,也是其独特艺术魅力的具体展现。随着社会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书法艺术创作呈现出了新的审美倾向,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也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了解。从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以及意境美四个方面对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和探索,以提高人们对书法艺术美学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书法艺术;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意境美;美学特征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不管是隶书、篆书还是草书、楷书,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都映衬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灿的历史,其以独特的美学特征带给受众独特的审美享受。书法艺术以文字的含义和创作者的情感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在对中国古今众多经典的书法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绘画的斑斓、诗歌的意境、音乐的旋律,书法的艺术魅力折射出了其独特的美学个性。

一、书法艺术的线条美

书法是線的艺术,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线条造型艺术,线条是书法艺术创作的主要元素。线条之美在于用笔用墨,书法家运用笔墨书写出或轻或重、或疾或缓、或虚或实、或强或弱、或转折或顿挫的线条,笔意墨象产生审美意味之美,不同力度和质感的线条具有不同的节奏、韵律之美。不同书体、不同风格流派在点画形态方面各有不同,但是都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书法艺术创作的主要元素,线条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呈现了力量感、立体感和节奏感,在塑造形式美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书法中所体现的力量感是一种巧力,创作者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笔墨,通过掌、指、腕、臂来灵活调整力度的大小,进而表现和传达自身的思想情感。笔力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书法艺术重要的审美标准,笔力强劲、线条扎实是优秀书法艺术作品的标志。例如一些优秀的草书作品,看似“龙飞凤舞”,实则具有线条美感,线条的力量感将线条之美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作品,看似清秀飘逸,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作品中的每一个线条都蕴涵着铁骨松风的力量感,苍劲有力,作品中线条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书法如无声的音乐,具有音乐的节奏,也如静态的舞蹈,具有舞蹈的动势。人们常把书法比作音乐和舞蹈,书法与音乐、舞蹈关系密切,存在着天然相通的韵律美。书法艺术中的线条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创作者通过起伏的用笔书写出不同方圆、粗细、大小的墨线,提按、使转等运笔书写出了大小、形态不同的点画线条,或圆畅或凝重、或舒缓或激荡的线条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这种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赋予了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作品有丰富多变、生动自然的点画形态,书法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探索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起、行、止笔的用笔方法,通过对其的灵活运用以及对墨色的不同变化,使线条的形式美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书法艺术也是一种平面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创作强调一种抽象的经过提炼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就是线条的立体感。除了力量感之外,立体感也是书法艺术线条美的重要表现,其和力量感一样都是书法艺术创作中所强调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书法艺术审美的重要标准。历来评论书法都推崇“圆劲”,即力量感和立体感,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充满力量感的线条之美与沉着、厚重具有立体感的线条之美都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表现。任何一种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识都与传统精神存在着紧密联系。

二、书法艺术的结体美

结体亦称结构,是每个字点画间的安排与形式的布置。中国书法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内容,具有较强的空间塑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建筑艺术相提并论,二者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建筑艺术而言,建造者运用现实中的物质材料进行堆砌,进而塑造立体空间,而书法艺术是运用笔墨纸砚等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用毛笔所绘的线条在平面上塑造空间。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结构规律,也呈现出了自身独特的结体美。

(一)结构重心稳定

中国汉字是从象形的甲骨文发展而来的,与其他文字在外形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每一个字都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间,尤其是印刷品上的汉字所塑造出来的方形空间最为明显。不管每一个汉字有多少笔画,都在“方寸”之内呈现。之所以说书法艺术和建筑艺术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汉字的构形犹如传统建筑的四合院,不管多少个笔画、多少个建筑空间都容纳在一个方形的整体里面。每一个方块字都有一个稳定的重心,重心在汉字结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书法艺术创作中需要格外注意。虽然汉字的间架结构丰富多样,笔画也多少不一,但是无论什么结构、多少笔画的汉字在书写时都应该有稳定的重心,重心为全字的核心,各个部分围绕其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斜或正、或简或繁地进行均衡、合度的布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美学原则向外延伸或缩紧。不管是篆书、隶书、楷书,还是行书、草书,在创作过程中都要强调重心的稳定,无论哪一种书体的书法艺术在创作过程中都不能违背结构规律。

(二)布局安排得当

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外观,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各不相同。汉字有着科学的长宽比例,纵观众多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可以发现,其字形都近似于黄金分割的比例。自甲骨文、钟鼎文以来的书法作品都具有一种结体美,这种美感得益于合理的结构布局安排。书法艺术在继承和发展中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书法家往往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尺寸进行书法艺术的创作。黄金分割的形式美通过书法艺术作品完美地展现出来。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在结构布局上通常具有鲜明的特点,即点画得当,点画如一个人的五官一样,人的五官位置要标准,不可随意移动,否则所呈现出来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点画形态丰富,但在一个字中有最恰当的位置,在书法艺术中要尽可能地安排好点画的位置,点画的位置及动势直接影响着全字的整体美感效果。例如在三点水偏旁的书写中,开头的一点既要与下面呼应,又要兼顾右面的笔画,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全字的结体美。这体现出了得当的布局安排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篆书、隶书、楷书都强调点画排布均等匀称,这些书体的艺术创作遵循了形式美的法则,在重心稳定的前提下点画呼应,并通过疏密有致、轻重适宜的笔墨对比变化实现多样统一。对比变化是书法艺术结体美最为重要的一方面表现,在点画的布局安排上要注意疏密变化有致,同时还要遵循多样统一的原则。点画的形态变化使得书法艺术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但形态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多样统一的原则,保持了点画格调的基本一致,达到了一种和谐自然、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书法艺术的结体美也由此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三、书法艺术的章法美

章法美是书法艺术显著的美学特征,其和线条美、结体美等共同赋予了书法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章法是指点画、字距、行距、段落与篇幅等的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不仅具有线条美、结体美,还具有独特的章法美。书法艺术如无声之音、无形之象,章法在体势上的起承转合、虚实相成、错落有致使书法艺术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魄的乐曲。

(一)体势承接,错落有致

纵有行,横有列,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对称和呼应,给人以整体感和和谐感。横无行,纵有列,字距不等,行距明显,书法艺术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婉转起伏中实现和谐一致,给人一种意趣盎然的审美体验。纵无行、横无列也是书法艺术章法布局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布局伸缩性大,字的大小对比强烈,呈現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让人感觉到心潮澎湃、激越奔放。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行书在章法方面常采用纵无行且横无列的布局,字大小不一,作品看似杂乱,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文字错落有致、疏密得当。洋洋洒洒的文字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给人一种天真烂漫之感,错落有致,尽显参差变化之美,这是书法艺术在变化中求和谐的表达方式。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字与字之间容易产生错位,使字的重心不稳定,或中轴线与行的中线重合,这会极大地影响书法艺术创作的效果,影响艺术美感。这要求创作者灵活运用线条和章法技巧来加以弥补,在变化中实现和谐统一,进而呈现出参差变化之美。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原则,也是中国书法艺术亘古不变的艺术特征。汉字成为书法艺术形象要经过一系列的艺术创造和加工,要经过意与象的转化和融合。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线条以及有字的地方谓实,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篇幅与篇幅之间的空白处谓虚,虚实相辅相成方可赋予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美感。

四、书法艺术的意境美

意境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是衡量和评价书法艺术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对于绘画、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而言,意境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其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绘画艺术是以某种造型符号为载体的艺术创作,这种符号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意象的,创作者通过运用一定的绘画语言和绘画技巧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制作,创作出来的作品意境深远,能够引发受众的思考和联想。书法与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书法艺术具备了现代绘画意象美的特质,兼备了具象和表现两种功能,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极具民族特色和审美风貌的线的艺术。书法艺术以简约而单纯的黑白点画为创作的载体,意象隐现于点画,创作者运用相兼相润的笔法墨法使线条变幻无穷,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邃的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一致是中国传统艺术所强调和注重的。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创作者通过点线的组合变化营造出能够触动人心的审美氛围,在有形的作品中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审美感受,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实现精神的升华。

(一)诗意美

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其就如一首优美的诗充满意蕴,具有深远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意境之美,不同书法家的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感也各有不同。例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一种阳刚之美,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其又善诗文,诗与画的有机结合使他的作品有一种雄古深邃、傲岸磅礴的书气,人们在欣赏其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如建安诗歌般的慷慨激昂。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擅长草书,其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其草书作品具有李白诗句“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的意境之美,人们在对其作品的欣赏中能够感受到一种飘逸旷达的意境。

(二)音乐美

书法如无声之音,书法艺术如诗如画亦如音。虽然书法和音乐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但是都在艺术的范畴之内,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于音乐来说,音符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而对于书法而言,各种不同形态的点画线条是其造型的基本,不同力度、质感和立体感的点画线条像音符一样,赋予了书法艺术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书法艺术中的狂草和小草犹如音乐中热情、奔放的大调与细腻、耐人寻味的小调,书法与音乐一样能够带给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书法是静止的音乐,创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点画线条之中,通过线条的律动产生如同音乐一般的节奏与韵律,点画之间尽是音符的跳动,再加上章法的疏密虚实,尽显书法意境的音乐之美。

五、结语

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意境美等都是书法艺术创作所追求和要达到的艺术境界,其作为书法艺术显著的美学特征,赋予了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纵观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今众多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书法艺术的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和意境美的呈现都源于书法家高超的书法技艺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书法艺术是其审美心理的显现,体现着书法家的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中国书法艺术表现着独特的民族艺术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体现,书法艺术的美学意蕴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时代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艺术创作也不断创新与拓展,其独特的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意境美等美学特征彰显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大美神韵。在现代社会,书法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并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锋.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193-194.

[2]张毅超,赵军霞.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J].芒种,2014(7):221-222.

[3]张清华.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探析[J].戏剧之家,2020(11):221.

[4]李宝勇.书法艺术的意境美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1(10):104-105.

作者单位: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意境美美学特征书法艺术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拓展阅读,古诗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探讨藏族民间舞的美学特征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