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重塑食品产业生态圈

2022-04-27王丁王圣志孙清清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汇漯河食品

王丁 王圣志 孙清清

3月15日,漯河某食品企业生产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郝源/ 摄)

双汇火腿肠、卫龙辣条、南街村方便面……这些你熟悉的网红食品,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故乡——河南漯河。

作为一座因食品产业发达而快速发展的中原新兴城市,漯河市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名城”。30年前,“双汇”在漯河诞生,如今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10年前,卫龙辣条在漯河面世,迅速被年轻消费者追捧为“国民第一零食”;南街村方便面,则是河南食品品牌的一个传奇符号,天下流传。

不只是双汇、卫龙和南街村,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绿色与产业的有机融合,食品生态圈的日趋完善,诸多知名食品品牌在漯河崛起,向全球发展,给用户的味蕾带来愉悦满足,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色”有“味”。

漯河,因河得名、依河而兴。沙河、澧河双河在这里交汇,穿城而过,东达淮河、长江,自古舟楫便利,河岸店铺林立、江淮百货荟萃。清末,京汉铁路途经漯河并在此设站,这里成为远近有名的“水旱码头”,被誉为“中原商埠”。

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下游河道断航,漯河建立在交通之上的“码头经济”成为历史,而同时期的工业发展也困难重重,如双汇集团的前身漯河肉联厂连年亏损,每天只杀二三百头猪,淡季的时候长期停工待料,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烟囱不冒烟”,一度濒临倒闭。

目前, 漯河食品产业规模达2000 亿元, 占全省的1/6、全国的1/60。

变革路口,重塑主导产业,实现经济突围,迫在眉睫。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漯河立足矿产匮乏、农副产品丰富的实际,在‘农’上做文章,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工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漯河市工信局局长卢丽琴说。

其中,漯河肉联厂作为改革的试点单位第一批走向市场,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大势,一步步发展壮大,于1994年组建双汇集团、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2013年收购全球最大的猪肉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从资不抵债的小厂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

伴随双汇发展壮大,漯河食品产业的集群效应日益彰显。漯河陆续引进了可口可乐、旺旺等行业龙头企业,崛起了南街村集团、卫龙等本土知名企业,如今,产业链上汇聚相关企业超7000家。

食品产业的名头越来越响。2005年,漯河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名城”。

目前,漯河食品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占全省的1/6、全国的1/60。去年,漯河市GDP增速9.1%,位居河南省首位,其中食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四成以上,而食品产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营业收入、总利润的53.1%和67.1%,对经济稳健发展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目前,规模达2000亿元的漯河食品产业到了新的历史关口:已然大而全,何以强而优?

漯河向何处去,这不仅关系到现有产业的巩固,也关系到能否抓住接下来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

经历三十多年“大干快上”产业项目和招商引资,漯河正着眼重塑食品产业生态圈,不再“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进入产业升级“新征程”。

本刊记者走进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装着各种植物提取色素的玻璃瓶,仿佛进入了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我们从辣椒、栀子、姜黄、西红柿等农产品中,研发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天然功能性原料、天然抗氧化剂、保健品。目前,公司生产有35种天然色素品种,涵盖天然色素的全色系产品,是国内外上百家知名企业的优选供应商。”该公司研发人员李宏龙说。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植物提取天然色素企业之一,中大恒源与知名院校合作,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60多项自主核心发明专利。栀子黄、姜黄产销量全国第一,并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

“我们不仅为生活添彩,更是添‘绿’。”李宏龙说,栀子黄除了可给食品着色外,还富含藏红花素,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能;公司所产代糖产品,拥有白糖70%的甜度、只有白糖0.3%的热量。

在漯河,像中大恒源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并不少见。在创新驱动下,漯河食品业正进军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

漯河市科技局局長效国强介绍,全市实施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国家级、省级食品类研发平台已达84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为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漯河正高标准筹建“河南省食品实验室”,构建全链条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绿色发展,安全生产。

漯河建立了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肉菜商品流通领域建立信息查询追溯平台,销售出去的肉类可以追溯到养殖场,蔬菜可以追溯到批发调拨,实现生产记录信息化、生产行为透明化、终端查询便捷化。

近年来,除了创新驱动,在纵向推进产业升级,挺进价值链高端,在横向上,漯河正以强牌、提质、增量为抓手,大力推进食品产业链融合,扩容食品生态圈。

漯河临颍县南街村集团,创造了“北京”牌方便面30多年销售常青的传奇。如今,这块“面”的上下游已集聚成链,汇聚了种子研发、粮食生产、仓储、精深加工等产业。

“我们一年使用面粉9万多吨,由上游种粮大户、合作社、种子公司、南街村面粉厂组成的联合体特供,确保面粉和下游方便面品质。”南街村集团方便面厂厂长张太宇说。

2021年5月16日,河南漯河,第十九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开幕

得益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南街村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逐级订单供应链,还形成了功能完善的电商和物流配送体系,成为漯河扩容食品生态圈的一个缩影。

此外,着眼“三链”融合,双汇正从传统肉制品加工巨头向消费品企业转变。“目前,双汇已经开发出1000多种肉食制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双汇集团副总裁周霄说。

双汇产品中,既有各种口味的香肠,也有不同类型的卤制肉;既有休闲食品,也有肉食预制套餐……2015年,双汇高标准建设西式工厂,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纯正的西式火腿、香肠、培根。

“我们以强牌、提质、增量为抓手,推动食品产业链延伸,双汇、卫龙等龙头企业在延链补链中不断提升品质,开发新产品。”卢丽琴说,卫龙投资30亿元的产业园三期项目正在建设,投产后产销规模可达200億元。

老牌名企自我革新,漯河本土新兴企业则在强牌提质。从卫龙辣条到打出健康标签的网红食品“魔芋爽”,卫龙食品公司在诞生后的10余年里,不断刷新自己的“颜值”:2021年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辣条第一股”。

卫龙辣条是许多年轻人的童年记忆。从设备简陋的小厂起步,也曾贴着“五毛食品”的标签。如今,卫龙已成为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

“凭借封闭化、自动化生产,卫龙能生产出最干净的辣条。”卫龙研发运营部总监杨梅说,伴随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卫龙在食品上减糖减油,推出魔芋爽等低热量、口感好的产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目前,立足“中原粮仓”的资源禀赋,漯河作为“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年产销肉制品680万吨、日产休闲面制品3500吨,麻辣面制品、肉制品、冷鲜肉单品产量等均居全国第一。

“漯河已形成了从源头到终端,从生产到研发、检测、包装、物流、电商、会展的全食品产业链条,成为河南超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漯河市市长秦保强说,“在‘十四五’时期,漯河将坚持‘产、城、链、园、人、文’一体推进,聚焦‘食品城’‘食品+’‘食品云’‘食品安’同步发力,全面构建完善的食品产业生态,打造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现代化食品名城。”

2019年至今,沉寂了数十年的漯河港重新开港,汽笛鸣响,一艘艘货轮从这里通江达海,而漯河这座食品名城就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一直沿着食品产业这条“主航道”,破浪前行。

猜你喜欢

双汇漯河食品
降价促销调整结构 双汇开启战略转型
漯河为环卫工人设立“爱心取水点”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漯河为环卫工人设立“爱心取水点”
危险食品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