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管理中绿色施工管理应用分析

2022-04-26臧为然中竣万豪北京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2308

砖瓦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指标

臧为然(中竣万豪(北京)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2308)

城市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深化了当代社会群体对绿色理念与环保理念的认知,为进一步满足建筑行业在市场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本文提出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化管理方案,明确绿色管理是优化建筑企业,填充建筑产业经济建设框架的关键部分,只有在施工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工程管理理念,才能从根本层面实现对建筑管理综合实力与综合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

1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下述四点。

第一点,施工现场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大部分施工方在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时,其个人管理理念存在滞后性,部门领导者对其下属工作人员的管理明显存在粗放管理的问题[2]。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正由于管理制度的不严谨、管理条例与管理规章的不科学,导致管理人员对自身角色认知模糊,各项提出的管理条例无法在施工中发挥既定效果与作用,从而对工程效率与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点,施工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度检查。如果对应的监管部门无法按照既定要求履行职责或完成任务,那么各个工作部门之间也很难进行项目的沟通与协调,此时多种施工中的交叉问题将难以得到解决。而施工管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时,项目便无法顺利实施,从而诱发工程质量危机[3]。

第三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绿色化意识不显著,是当下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管理人员属于无证上岗,甚至部分人员还没有经过专业与系统的培训便直接执行人员管理任务[4]。将项目交付此群体进行管理,不仅会导致项目施工质量无法达到既定目标,还会存在习惯性违规行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污染与影响。而要求此群体在工作中全面贯穿与落实绿色化理念,更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

第四点,现有的施工技术无法达到绿色化标准。根据施工作业实际需求,施工现场的环境应满足低污染排放、低噪声要求,但显而易见的是,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无法满足此项要求。工程施工中不仅存在污水随机排放、垃圾随意丢弃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严重的机械噪声干扰周围居住群体日常生活休息的现象。而出现此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化施工技术没有完全落实,现场污染集中管控与处理没有到位。

在此基础上,阐述建筑施工行为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施工行为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建筑施工管理中绿色施工管理应用

2.1 设计建筑施工中的绿色管理目标与指标

在明确建筑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后,为了满足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在具体建筑工程项目中,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开展对其的施工管理。管理前首先需要明确管理的目标以及标准。因此,将环境方针的具体体现作为管理的目标以及指标,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建设项目时,应当在满足相应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绿色管理[5]。同时,针对部分指标进行量化,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各类施工资源的节约,并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充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基于此,针对不同环境影响因素,确定不同的绿色管理目标,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绿色管理目标对应示意图

针对图2中所示的五项环境目标,分别确定对应指标:目标I的指标为:施工中打桩噪声不得超过70dB;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情况下夜间施工的噪声不得超过55dB;打桩施工和金属切割施工不得在夜间进行。目标II的指标为:施工扬尘高度在0.3m~0.4m范围内为一级;高度在0.4m~0.6m范围内为二级;高度在0.6m~1.0m范围内为三级;高度超过1.0m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和清运等作业活动。目标III的指标为:生活与生产废水应分开排放;污水的pH值必须在6~9范围内,并且通过目测的方式观察不到悬浮颗粒物。目标IV的指标为:钢筋的回收率超过90%;其他铁件、金属配件等材料回收率超过80%;混凝土材料回收率超过20%。目标V的指标为:用水量减少4%以上;水循环的利用率超过6%;节能灯具采用率超过85%。在完成对各项绿色管理目标的指标制定后,为后续实施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2 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在明确各个绿色管理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后,为了确保绿色施工管理的规范性,建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参与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能,并将相应的管理文件、资源等发送给各层级管理人员,各个部门在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架构的支撑下需要实现相互沟通,以此达到最理想的管理效果[6]。图3为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架构示意图。

图3 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架构示意图

为了实现更科学的管理,相关人员需要对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并充分了解绿色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例如管理方针、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管理目标等。为了确保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能够具备绿色意识,需要对其进行绿色建筑的理论知识培训,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对当前国家能源现状充分了解,同时还需要对节能减排形势有足够的认识。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与管理相关的技术水平,并针对各层级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促进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实现管理信息的充分交流,将绿色管理理念作为基础,结合新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及时发布节能管理要求,并同时发布优化和创新的降低污染的工艺和措施[7]。针对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文件也需要进行科学控制,在文件设计阶段,需要对文件的具体类别、名称、日期等仔细标准,并明确相应责任人,方便后期对文件的查找。为了确保管理文件的实时性,需要结合科学评审和修正对文件进行管理,并及时回收已失效文件,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2.3 建立全综合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在确定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架构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综合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筑施工项目的业主方与建设管理企业应当鉴定管理协议,项目在开展后一切建设管理工作都应当由建管企业全权负责。建管企业与业主之间形成契约关系,按照合同当中约定的内容严格履行,并承担相应的职责[8]。以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相比不同,绿色施工管理应当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保证各项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周围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条件下,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图4为全综合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4 全综合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全综合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绿色施工管理程序进行制定,将上述管理目标和指标作为重要依据的基础上,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在运行程序当中包含了针对不同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子程序,例如大气与水体污染子程序、噪声控制子程序等。除此之外,针对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运行控制范围还应当包括各类指导性质的作业文件以及操作规范。针对各类复杂的管理控制活动而言,还需要针对施工活动存在的问题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绿色施工管理应用效果。

3 对比分析

为证明此次设计的管理方法可行,选择某地区某住宅项目作为工程实例,该项目处于城市中心位置,包括14栋主体建筑,建筑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05134.5m2,根据建筑工程业主方需求,该工程项目在建成后将申报地区工程项目创新奖项,因此,项目在施工时要做好全面细化的管理工作。

施工前,对建设项目建设标准与施工管理内容进行规划,见表1。

表1 某地区某住宅项目建设标准与施工管理内容

完成对工程参数的获取后,按照上文提出的方法,对建筑施工进行综合管理,将不同单元施工作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对比按照绿色化管理方法进行施工管理,与传统管理方法进行施工管理时,施工作业的垃圾排放量。对排放量的统计计算公式见式(1):

式中P-代表施工作业的垃圾排放量;

p-代表工程垃圾单日排放量;

t-代表施工作业有效时间。

按照上述公式,对管理过程中工程垃圾的排放进行统计计算,将计算结果整理成表格,见表2。

从表2的实验结果可知,在设计管理方法的应用下,工程垃圾排放量明显降低,尽管无法实现对工程垃圾的完全处理,但明显排放量降低,从而为后续工程垃圾处理减轻了负担。

表2 新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的工程垃圾排放量

4 结语

本文引进绿色化理念,设计了施工管理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本文设计的管理方法,可以降低施工中工程垃圾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要实现对此项工作的进一步落实,还需要建立施工方全面、可协调发展的工作理念,培养不同员工对绿色施工的正确认知,保证将绿色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与落实。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绿色指标
绿色低碳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