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苗族史诗《亚鲁王》研究统计分析
2022-04-26蔡正群王玉坤鲍远福
蔡正群,王玉坤,鲍远福
(1.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贵州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亚鲁王》是贵州麻山地区苗族的口传英雄史诗,它蕴含着上古苗族独特的音乐、军事、哲学、语言、地名、习俗及宗教等历史文化信息,是一部研究古代苗族文化的经典史诗[1],并在民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学者都对这一英雄史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王小梅、蔡熙、刘永华等学者主要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文化经济学等系统学科思维出发,进行特定学科视域的解读;罗文帝、刘洋、高森远、杨兰等对《亚鲁王》中的不同母题进行研究和阐释;蔡熙、蓝芳、何圣伦主要从亚鲁王本身出发,进行英雄的、个人的、悲剧文学式的形象建构分析;林贤发、牟娴、王斯三人运用横向对比研究方法,将《亚鲁王》史诗与相似或同类型题材史诗做比较;郑向春、路芳、巴胜超、杨春艳、邹统钎等人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旅游价值。此外,姚禹伯、朱伟华、孙向阳还从新媒体时代的数字技术出发,探索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总体来说,既有的文献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跨学科研究少之又少,研究体系不够全面和完善,更鲜有对《亚鲁王》这一题材的研究作综述研究。研究者多从单一学科视角出发,依托主观思维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和论证的有效性分析。本文主要依托CiteSpace 这一科学文献计量软件,辅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计量可视化图表和Excel 电子数据表格,同时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涉及“亚鲁王”这一关键词的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科学的文献综述梳理,并将这一研究内容依托图表进行可视化呈现,进而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运用共引分析理论(co-ciation)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 Finder),对筛选的“亚鲁王”文献信息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并从中探寻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以此分析相关领域研究的内在机制、发展动力和演变趋势等。[2]
1.2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选择“专业检索”,输入关键词“SU=亚鲁王”,期刊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分析。由于“亚鲁王”这一研究题材的地方性、民族性和特殊性,相关文献和既有研究较少,故不作时间范围的限定。检索共找到中英文献212 篇(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4 月8 日)。为了本文综述研究的准确性,再将发表于日报、会议和低相关度的短评文档进一步剔除,最终筛选出154 篇文献并全部纳入研究样本,导入CiteSpace 进行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现状
2.1.1 发文量分析
对从CNKI 中筛选的154 篇样本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从2010 年到2021 年近十年间,关于“亚鲁王”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2014 年),发文量整体上呈平稳增长态势,年度平均发文量在15 篇左右。其中,2010 年到2013 年年均发文量增长趋势缓慢,2014年则迎来全时段发文的高峰;第二阶段(2015 年-至今),年均发文量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017 年和2020 年发文量较往年均有小幅反弹,但这个阶段内,总体数量上则呈下降趋势。截至文献检索时间,2021 年第一季度发文量仅有1 篇。由此可见,相关主题的研究不尽如人意。
图1 总体趋势分析图
2.1.2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根据CNKI 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出的机构分布和作者统计的样本文献发文机构统计表(表1),可以看出,排在前五位的发文机构分别为贵州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安顺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各机构发文篇数均在8 篇以上,但其中有4 所高校集中在贵州。
表1 机构发文统计表
从统计结果来看,贵州民族大学和三峡大学的发文篇数均在20 篇以上,还不包含样本之外剔除的文章。由此可知,这两所机构或机构中的学者对“亚鲁王”的相关研究贡献最大,研究也最集中。
2.1.3 作者共现分析
根据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2)可以看出,吴正彪、蔡熙、杨兰、刘洋、梁勇和唐娜等学者的名字字号较大,对“亚鲁王”的研究贡献最为突出,其中,出现以三峡大学的吴正彪、贵州民族大学的杨兰、安顺学院的梁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的蔡熙以及天津大学的唐娜等学者为代表的聚类共现,说明形成了以这些学者为中心的研究合作关系。总体上来说,这些学者名字之间的节点还比较分散,合作关系相对较弱,未能形成特色较为明显的研究团队,跨学科、跨地域的学者较为分散,关联性不强或几乎无关联。
图2 作者共现图谱
2.2 研究热点
对关键词聚类完成可视化呈现后,在CiteSpace菜单栏中选取“Cluster Explorer”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见表2),选取LLR 算法的关键词聚类并保留前五个,表中呈现了“《亚鲁王》”“苗族”“《亚鲁王》史诗”“文化内涵”“社会秩序”“东郎”“文学人类学”“母题”“仪式”等9 个核心关键词,体现出国内关于亚鲁王研究的热点。
表2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可以发现,不同标签在不同时间段的节点中具有混杂性的特点,说明各聚类节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交叉与重合的部分。我们根据表格中关键词所涉及的主题和领域的共性,进行合并同类项,归纳概括为对于“亚鲁王”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三个方面的研究,详述如下:
(1)有关“亚鲁王”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依据表2 可以看出,涉及“亚鲁王”文化内涵这一主题的相关关键词包括“《亚鲁王》”“史诗《亚鲁王》”“文化内涵”“文化空间”“《亚鲁王书系》”“《〈亚鲁王〉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等,陶淑琴从中华文化的整体视角出发,发现了史诗《亚鲁王》非神性的宇宙观、生死同一观念和“男女有别互补合作”的性别观[3]等文化内涵,蒋明富阐释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中数字、颜色、“标”的文化内涵[1],唐娜就《亚鲁王》的史诗传统及其文化空间的时代遭遇做了研究[4]。
在“亚鲁王”的民族文化价值方面,关键词涉及“社会秩序”“历史记忆”“权利文化”等。蔡熙基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亚鲁王》的仪式叙事与治疗功能研究[5],指出了《亚鲁王》史诗鲜明的民族特质[6];朱伟华将叙事学方法运用到《亚鲁王》文本的分析中,发现其中的契约观念和平等意识[7];吴正彪认为民族关键符号作为一个民族仪式展演和民间信仰的载体,具有携带意义的文化标出性特征[8],“亚鲁王”中的笙鼓文化[9]所表现出的文化记忆[10]在维系族群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部分版本的史诗以民族学、语言学、伦理学和神话学价值作为实例对其文化进行评析[11],刘洋、肖远平从互动、调适、整合三个方面论述了亚鲁王的文化与价值关系,为创新驱动未来导向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参考[12]。
(2)《亚鲁王》史诗艺术特色研究
在这一概括性主题研究下,关键词涉及“仪式展演”“音乐形态”“叙事特征”“演唱仪式”“史诗类型”“唱述”等艺术化表现手段和形式。《亚鲁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史诗,其艺术表现独具特色。梁勇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英雄史诗《亚鲁王》进行较为全面的音乐文化之阐释研究[13],还从细节上对其吟唱习俗、唱词内容及歌调形态展开论述[14];蔡熙、蒋飞燕认为沉郁悲壮是《亚鲁王》史诗迁徙叙事的独特风格[15];吴正彪、张新罗就史诗的格律,对仗和上下句之间的叠音谐声等韵律特点进行探讨[16],助力苗瑶语民间口头歌谣的程式研究。此外,从史诗与民间故事两个维度上对《亚鲁王》的叙事模式[17]进行探索也是其艺术特色的研究重点。
(3)《亚鲁王》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亚鲁王》东郎和母题的研究,是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和保护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关键词涉及“传承”“东郎”“母题”“家园遗产”“历史记忆”“文化生态”“本科教学”等。
高森远对东郎的学艺背景、动机、经历、师承、演唱过程,东郎在保护和传承《亚鲁王》中的优势及如何利用优势,在保护和传承《亚鲁王》中的劣势及如何解决劣势[18]做出了深刻分析。
既有文献中对《亚鲁王》母体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类别:分别是“英雄母题”[19]“征战母题”[20]“对手母题”[21]“射日射月母题”[22]以及“被骗母题”[23]和“心脾禁忌母题”[24]等,母题研究对如何保护与开发亚鲁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25]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活化遗产资源,能够有效地维护遗产价值。对此,陈晓华提出了合理清退、静态博物馆式保护、资源集约、共生系统构建、文化再造、产业提升、清退警告、建设管制、社区营造、区域协同等10 种活化村落遗产价值的策略[26]。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活态的苗族史诗的传承[27]起着重要作用,早在2013 年,罗丹阳就提出建好《亚鲁王》民族文化生态产业园,把紫云格凸河打造为“国家攀岩公园”和“世界攀岩圣地”[28],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亚鲁王》的文化价值产业开发的代表性案例。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讨论《亚鲁王》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和困境,探讨数字化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度结合的发展趋势,对《亚鲁王》包含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9]。
3 研究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时序图也可以用来反映某一研究主题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趋势。因此,运行CiteSpace在关键词共现分析基础上,选取“Timeline View”生成关键词时序图谱(见图3)。
图3 关键词时序图谱
通过关键词时区图,可以大致看出学者研究议题变化的趋势,亚鲁王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重点和领域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根据不同时间点内该领域研究的主题和关键词侧重点的变化,我们对此归纳出学界对于亚鲁王研究的三个主要特点:
(1)研究主题的杂糅性
从图3 中可以看出,节点最大、最突出的《亚鲁王》,从其自身出发的线条纷繁复杂,与其他不同的诸多主题都有联系,表现了亚鲁王研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此外,“苗族”“《亚鲁王》史诗”“苗族史诗”“麻山地区”等节点也较为突出。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审美、民俗、文化、母题等相关关键词在不同时期的亚鲁王研究上都有出现。
(2)研究内容的反复性
研究的反复性主要体现在对《亚鲁王》史诗艺术化表达的分析上,例如,图中的时间切片内对于“音乐形态”“演唱仪式”“演唱时空”“歌师”“口头传统”“口头程式化”等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亚鲁王史诗中音乐研究的变体。
(3)研究成果的学术性
从关键词时序图谱上可以看出,已经有学者将《亚鲁王》与美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结合,利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阐释和解读,尤其是最近关于“亚鲁王”的研究,李静静(2021)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其美观价值[30]。
4 总结
通过前文的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关于《亚鲁王》的研究具有下列特征:一是研究成果出版发行相对集中,主要刊发于《贵州社会科学》等代表性学术刊物上;二是研究者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贵州省几所主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中贵州民族大学的研究者对该研究的贡献最大;三是该研究的社会关注度不够高,学术价值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研究范围“窄化”和研究人员“小众化”是其主要特点,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史诗”“人类学”和“非遗”等范围之内;四是围绕《亚鲁王》的研究合作与跨学科整合力度还不够。除了该研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之外,囿于地域文化的距离感,国内学术界在《亚鲁王》的研究中还缺乏必要合作意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亚鲁王》在国内史诗文化的研究中还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总的来说,作为具有地域文化特征与民族文化属性的史诗作品,《亚鲁王》有其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和审美艺术等多重价值。研究这一对象,不仅能够了解麻山地区苗族发展的历史渊源,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其内容表达和艺术特色,也值得后续学者从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角度对其主题取向、人物形象、思想气质、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学价值进行深入开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