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原子能机构首届季度论坛侧记
2022-04-26申超波
申超波 /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3 月28 日,核领域的“长阳时间”大幕开启,首届国家原子能机构季度论坛在位于北京房山长阳科技园的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开幕,来自全国的核工业领域精英在这里相聚,共同商讨国家核事业发展大计。
春日的北京暖阳高照,酝酿着花蕾的玉兰竞相开放,穿过北京五环熙熙攘攘的车流,来到坐落于房山区长阳的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记者立马被这个现代化的报告厅所吸引,这里便是国家原子能机构季度论坛的主会场。该中心是核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我国不断加大自身核安全能力建设,大力推动全球核安全进程的一个缩影。
上午8 时,离大会开幕还有1个小时,会场后侧的媒体席陆陆续续坐满了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的记者,他们对首次以国家原子能机构为主办方的季度论坛充满了期待。嘉宾们陆续到来,刚刚坐下就不断有人来握手寒暄,叶奇蓁、罗琦……大众熟知的核领域专家学者纷纷亮相。9时整,在众人的掌声中,论坛正式启幕。
核工业是国之大者
在论坛开幕的致辞中,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介绍了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季度论坛的初衷:“核工业是‘国之大者’,核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涉及因素非常多,特别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心态,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同时,核工业的专业性也很强,领域也非常广,争取各方面的广泛共识非常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原子能机构作为核工业的主管部门,通过定期举办论坛的方式,围绕核工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话题,把大家邀请到一起,交流信息、启发思路、把握规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对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论坛这个平台上,专家学者们饱含深情回顾了我国核工业的辉煌历史。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核工业人白手起家、筚路蓝缕,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建立起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核工业实开始“二次创业”,取得了以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天然铀生产、核燃料研制、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核工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核工业在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左 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邓戈作主旨报告
/右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海生致辞
/左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发言
/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发言
/右 IAEA 原副总干事杨大助发言
核科技与“四个面向”的要求高度契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2020 年9 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作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部署,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原子能机构作为核工业主管部门,历来高度重视核科技研发工作,为我国核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次论坛将“核科技”作为论坛的主题,凸显了核科技在国家创新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当前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大背景下,事实再次证明,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买不来的,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工业发展的战略基点,这也是首届季度论坛把核科技作为论坛主题的缘由。
当今,核科技已深深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国家政治经济产生着深刻影响。在论坛上,经过层层评选,“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投入商业运行”等事件入选2021 年核领域十件大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五家单位获得“国家原子能机构研发中心”授牌,都印证了我国核科技正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着力突破“卡脖子”问题,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贡献着“核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核科技创新仍存在原始创新不足,基础科研相对薄弱等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针对这些这些问题,罗琦院士围绕核领域先进技术,叶奇蓁院士围绕核能现状与发展趋势,杨大助研究员围绕核科技国际合作做了精彩的报告。
/左 与会代表合影 摄影 张高翔
/下 论坛现场 摄影 张高翔
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核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核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高效利用,核科技重点项目的策划与高效实施,核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核科技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现在正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必将在未来对人类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本届论坛达成的重要共识。
不断完善核科技知识传播和信息沟通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普及高度重视,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构建新时代创新发展新格局。因此,在新形势下,核科技知识传播和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完善也是实现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当天中午,董保同利用论坛举办的间歇,现场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记者们就论坛举办初衷、我国核工业取得的成就、高质量发展举措、公众沟通等问题进行了提问,董保同一一作答。他希望能通过媒体向社会传递核领域发展的信息,引导社会公众客观理性认识核、看待核,为核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董保同指出,当前重大科技问题往往会成为公众议题,科技与社会实现良性互动本身就是一大挑战,对核科技领域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核科技知识传播和信息沟通机制方面要下大力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
为期一天的论坛结束,大家感觉意犹未尽。在这里,我国核领域的主张和方案越来越得到各方赞同认可;关于核领域发展治理的“好声音”从这里传向各方。
平台已经搭建,后期还有怎样的精彩?在未来的每个季度,与会嘉宾将在北京长阳,深入研讨、加强互鉴、凝聚共识,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