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2021 年核领域十件大事
2022-04-26本刊/文
本 刊 /文
01 “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分别投入商业运行
2021 年1 月30 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2021 年5 月20 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 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走出去”的首台机组顺利建成。
02 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实现 百千瓦高功率连续束流稳定运行
2021 年2 月12 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经过十年自主攻关成功研制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首次实现10 毫安连续波质子束加速、束流快速恢复和百小时稳定运行。该样机为国际上首个实现百千瓦功率的超导直线加速器,可满足核物理、材料辐照等方面的实验需求,将推动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概念从梦想走进现实。
03 田湾核电站7 号、8 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 号、4 号机组开工
2021 年5 月19 日,田湾核电站7 号、8 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 号、4 号机组开工。田湾核电站7 号、8 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 号、4 号机组是2018 年6 月中俄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 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 万吨。
04 中国北山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开工建设
2021 年6 月17 日,中国北山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在甘肃省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工作进入了地下实验室建设及研发阶段,将填补我国在高放废物处置技术地下现场研发设备方面的空白,为攻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试验平台和基础。
05 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2021 年6 月24 日,国家原子能机构、科技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8 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为加快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提供政策保障,对提升医用同位素相关产业能力水平、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06 我国核技术育种专家团队分别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颁发的卓越成就奖等三项大奖
2021 年9 月20 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授予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组织选拔推荐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卓越成就奖”、“杰出女性奖”和“青年科学家奖”三项大奖,表彰他们在核技术诱变育种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07 国家分别授予王大中、彭士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时代楷模称号
2021 年11 月3 日,国家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202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大中院士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MW 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MW 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他带领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的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让我国固有安全核电技术领跑全球。2021 年5 月26 日,中宣部追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时代楷模”称号。彭士禄院士隐姓埋名30年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践行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08 “暖核一号”在山东海阳投运
2021 年11 月9 日,时逢我国北方地区开启新年度供暖季之际,国电投集团“暖核一号”示范工程在山东海阳投运,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 万居民,山东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09 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安全发电30 年
2021 年12 月15 日,秦 山 核电成为我国第一个达到安全发电30 年的核电基地,连续运行约140堆·年。秦山核电基地9 台机组累计发电超过6900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53 亿吨,植树造林433 个西湖景区。
10 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并网发电
2021 年12 月20 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1 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首次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的飞跃,我国实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这对于促进我国核能创新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