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之父
2022-04-26李想
李想
邹伯奇出生在一个教书人家,他的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热爱数学研究的人,他们那种喜欢穷尽原理推演的思维习惯也深深地影响了邹伯奇。十岁时,外祖父开始教他学习《周易》《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知识。邹伯奇一边学习古老的数学著作,一边把其中的原理应用在实际生活里,搞出了很多发明创造。比如通過比例的关系,创造了“比例规”,进而发展成“度算版”和“指南尺”,这些工具在绘制地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者朋友评价他说:“邹伯奇的研究并不限于‘因循中国古代数学的模式,而是‘以数释物,做了很多深入的扩展。”其中,他所扩展的涉及函数和对数的一些原理,如今还在高等数学中体现和应用着。
十七岁那年,他读了宋代科学家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注意到其中提到的一个“阳燧(su#)倒影”的有趣原理。阳燧就是可以用来取火的凹面镜。沈括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当物体离镜子近时,物体的像是正的;离得远时,就渐渐看不到了;可是一旦超过一定的距离,就会生成倒像。这是怎么回事呢?邹伯奇开始对物体投影成像的原理进行细心探索。他在房间里做了很多观察云影和飞鸟的实验,看它们透过小孔的成像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他在自己的笔记里写道:“孔束愈小,则影像愈清。”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凹面镜是类似的,这一点发现给他带来了更新颖的思考。他开始继续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二十六岁那年,他做出了一个“摄影之器”的雏形。
这台摄影器是怎么做的呢?他先用木箱做外壳,在后面开了个观察孔,又在中间铺上白纸或者白色玻璃片,前面开口,安装一个圆筒,又在筒口装上透镜。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移动筒的长短来调节焦距,在白色玻璃或白纸上投下清晰的物体影像了。这一年是道光二十四年,“摄影”这个词就这样面世了。
这还不够,邹伯奇继续探索着他这台摄像之器的更多可能——投下的影像要怎样保存起来呢?他从大自然中取材,使用包括鸡蛋清、食盐、松香炭等数十种材料,制作了一种全新的感光材料,涂抹在玻璃片上,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感光底片。同时,他还改进了镜头装置,在上面装了相当于“快门”的弹簧机关用来“收光”,也就是控制光圈的大小。这几乎具备了现代照相机的一切基础功能!他把自己的发明写成了一部名为《摄影之器记》的著作,并且用自己创造的玻璃底片给自己拍摄了几张中国最早的“自拍像”,其中的五张玻璃底片至今保存完好。1973年,人们用它洗出了邹伯奇当年的自拍像,不但效果清晰,而且还萌得很呢!要知道,在当时科技遥遥领先的西方,也刚刚制造出第一台银版照相机,两位科学家分别独立探索出了同样的原理,虽然使用的材料不同,但发明的效果却不相上下。作为清末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中国摄影之父”,邹伯奇的思想和学说至今仍然留给人们很多思考和启发。
想一想:邹伯奇是怎么制作摄影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