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对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的影响:社会观点采择的中介作用
2022-04-25李树军
李树军
(临沂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1 问题提出
网络欺负是个体或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的方式,故意对他人进行伤害或威胁的攻击行为。[1]调查显示,10%-21.9%的大学生曾出现过网络欺负行为,55.3%的大学生报告在网络上至少被欺负过一次,而且许多受害者表示在受到欺负后会产生忧郁、烦躁、失眠等焦虑情绪,重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2]
网络欺负中存在三种角色,即欺负者、受害者和旁观者。旁观者是欺负事件的知情者、目睹者及干预者。[3]由于网络传播不受时空限制,欺负事件经多次转发和分享后,越来越多的人被卷进来[4],使得网络欺负情境中出现大量的潜在旁观者[5]。根据旁观者是否采取干预行动和行动的影响如何,可将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行为分为四种:正向干预(支持受害者)、正向不干预(想要但没有支持受害者)、负向干预(支持欺负者)、负向不干预(想要但没有支持欺负者)。[6]旁观者的正向干预行为,如让欺负者停止欺负、安慰受欺负者等[7],可减少网络欺负,降低网络欺负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但目前关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人格特质对旁观者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利他性较高的旁观者更有可能表现出积极帮助行为,而利他性较低的旁观者则更有可能成为“沉默的第三者”。[8]另外,关于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显示,青少年的冲动性越强,越不愿意帮助网络欺负中的受害者。[9]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一种站在他人视角,采取他人观点,理解他们的想法、情绪情感,推断他人心理活动的认知技能。[10]根据以往研究,具有较高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更少的攻击行为。[11]此外,认知共情可抑制网络欺凌的动机[12-13],而从“对他人理解”这一认知角度,社会观点采择与认知共情是相似的。[14]因此,本研究推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旁观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人格特质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15],而观点采择正是一种认知技能。因此,本研究假设人格特质能够显著预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假设:在人格特质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分别对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行为产生影响的同时,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二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从认知角度出发,考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人格特质对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行为的影响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如何发挥旁观者的积极作用、有效减少网络欺负事件的消极影响提供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两所高校3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删除有缺失项或不认真作答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37份,有效回收率为87.31%。其中男生99人,女生238人;大一66人,大二65人,大三120人,大四86人;独生子女155人,非独生子女182人;来自城镇140人,来自农村197人。
2.2 研究工具
(1)人格特质问卷
采用由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于1987年编制的大五人格量表,由张建新教授修订。量表共25题,包含:适应性、社交性、开放性、利他性、道德感五个维度。信度在0.75-0.89之间,效度在0.72以上。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
(2)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问卷
采用王菲2014年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问卷》。该问卷包含对他人的认知、对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认知、情感理解和情感移情四个维度,共25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各维度均为正向记分。本研究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
(3)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倾向问卷
采用黄旭辰2017年编制的《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倾向问卷》。该问卷由正向干预、负向干预、正向不干预、负向不干预四个分量表组成,共22个条目,采取李克特5点计分法,其中负向干预、负向不干预、正向干预均采用负向计分。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其中正向干预、正向不干预、负向干预、负向不干预四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0.74、0.83、0.82。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明,有13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第一个因子的变异解释量为24.52%,小于临界标准的40%,本研究数据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严重。
3.2 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观点采择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观点采择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1)正向干预行为与社会观点采择(p<.01)、社交性人格特质和利他性人格特质(p<.01)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2)正向不干预行为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p<.01)呈显著正相关。(3)负向干预行为与社会观点采择(p<.01)、社交性人格特质(p<.01)、开放性人格特质(p<.05)和利他性人格特质(p<.01)均有着显著负相关。(4)负向不干预行为与社交性人格特质(p<.01)和利他性人格特质(p<.01)均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具体结果见表1。
3.3 社会观点采择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3.3.1 社会观点采择在社交性与正向干预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社交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β=.78,p<.001),正向预测正向干预行为(β=.17,p<.05);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正向干预行为(β=.14,p<.001),具体见表2。间接效应的统计结果显示,95%的置信区间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数值不包含0,所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大学生社交性和正向干预行为间的部分中介变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大小为0.11,具体结果见表3。综上所述,建立图1所示的中介模型图。
图1 社会观点采择在社交性与正向干预之间的中介模型
表2 社交性、社会观点采择、正向干预的回归分析(n=337)
表3 社交性与正向干预的间接效应统计结果(n=337)
3.3.2 社会观点采择在社交性与负向干预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的条件下,分析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社交性对负向干预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交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β=.73,p<.01),对负向干预行为预测作用不显著;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显著负向预测负向干预行为(β=-.15,p<.001),具体见表4。间接效应的统计结果显示,95%的置信区间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数值不包含0,所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大学生社交性和负向干预行为间的完全中介变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大小为0.11,具体结果见表5。综上所述,建立图2所示的中介模型图。
图2 社会观点采择在社交性与负向干预之间的中介模型
表4 社交性、社会观点采择、负向干预的回归分析(n=337)
表5 社交性与负向干预的间接效应统计结果(n=337)
3.3.3 社会观点采择在社交性与负向不干预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生源地的条件下,分析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社交性对负向不干预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社交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β=.73,p<.01),负向预测负向不干预行为(β=-.13,p<.01);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显著负向预测负向不干预行为(β=-.10,p<.001),具体见表6。间接效应的统计结果显示,95%的置信区间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数值不包含0,所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大学生社交性和负向不干预行为间的部分中介变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大小为0.07,具体结果见表7。综上所述,建立图3所示的中介模型图。
图3 社会观点采择在社交性与负向不干预之间的中介模型
表6 社交性、社会观点采择、负向不干预的回归分析(n=337)
表7 社交性与负向不干预的间接效应统计结果(n=337)
3.3.4 社会观点采择在利他性与正向干预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利他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β=.54,p<.01),正向预测正向干预行为(β=.14,p<.05);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正向干预行为(β=.14,p<.001),具体见表8。间接效应的统计结果显示,95%的置信区间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数值不包含0,所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大学生利他性和正向干预行为间的部分中介变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大小为0.08,具体结果见表9。综上所述,建立图4所示的中介模型图。
表8 利他性、社会观点采择、正向干预的回归分析(n=337)
表9 利他性与正向干预的间接效应统计结果(n=337)
图4 社会观点采择在利他性与正向干预之间的中介模型
3.3.5 社会观点采择在利他性与负向干预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的条件下,分析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利他性对负向干预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利他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β=.67,p<.001),对负向干预行为预测作用不显著,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显著负向预测负向干预行为(β=-.15,p<.001),具体见表10。间接效应的统计结果显示,95%的置信区间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数值不包含0,所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大学生利他性和负向干预行为间的完全中介变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大小为0.10,具体结果见表11。综上所述,建立图5所示的中介模型图。
表10 利他性、社会观点采择、负向干预的回归分析(n=337)
表11 利他性与负向干预的间接效应统计结果(n=337)
图5 社会观点采择在利他性与负向干预之间的中介模型
3.3.6 社会观点采择在利他性与负向不干预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生源地的条件下,分析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利他性对负向不干预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利他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观点采择能力(β=.67,p<.001),负向预测负向不干预行为(β=-.10,p<.01);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显著负向预测负向不干预行为(β=-.10,p<.001),具体见表12。间接效应的统计结果显示,95%的置信区间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数值不包含0,所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大学生社交性和负向不干预行为间的部分中介变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大小为0.07,具体结果见表13。综上所述,建立图6所示的中介模型图。
图6 社会观点采择在利他性与负向不干预之间的中介模型
表12 利他性、社会观点采择、负向不干预的回归分析(n=337)
表13 利他性与负向不干预的间接效应统计结果(n=337)
4 结论与讨论
4.1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的社交性和利他性与正向干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负向干预行为和负向不干预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该结论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利他性高的旁观者有更多保护行为,社交性、开放性低的人更可能无视欺负事件。[16]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高利他性个体通常较为热情、乐观、健谈,理解力强、接受性高;具有高社交性的个体,通常诚恳、和气、谦逊,喜爱与人交往,为人和善;高开放性的个体,通常充满活力、兴趣广泛、追求新奇与自由。所以,具备这几种特质的人,往往更容易对受欺者产生同情,在面对网络欺负事件时会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
4.2 大学生的社会观点采择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以往研究,个体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欺负行为[11],儿童观点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之间也有显著相关[17]。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和正向干预行为、正向不干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负向干预行为、负向不干预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原因可能在于,观点采择促进了个体自我与他人的融合[18]以及产生了对他人的共情情感[19]。由于观点采择在“理解他人”这一视角与认知共情是相似的[14],所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较高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理解和共情他人情感的能力,而这种共情能力越高,越有可能帮助网络受欺负者者[20]。因此,在面对网络欺负行为时,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越高的个体,帮助受欺者的行为越多,参与欺负的行为就越少。研究结果证实了假设。
4.3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在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各维度间的中介效应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利他性和正向干预、负向不干预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社交性和正向干预、负向不干预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利他性和负向干预之间以及社交性和负向干预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个体因素是通过诸如情绪、认知和生理等的个体内在状态而影响攻击行为的发生。[21]人格特质属于个体因素,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旁观者的负向干预行为本身就属于攻击行为,因此,人格特质通过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旁观者行为。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人格特质与正向干预和负向不干预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人格特质与负向干预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负向干预行为的发生与欺凌者较低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有关。
此外,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行为除了直接受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之外,同时也受到其他个体内在状态,如控制感[22]、自我效能感[23]、责任心[11]、道德推脱[24]等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观点采择能力的作用方式?是否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后期可继续探索。
5 研究启示
根据研究结论,人格特质通过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产生影响。而以往研究显示,不管儿童还是成人,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干预而提高。例如,短时的合作互动可以提升4岁儿童的“观点对比”能力(与二级观点采择相关)[25-26];教育戏剧活动能够促进中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发展[27];高合作性质的社会互动有助于推动个体对他人的观点采择倾向和计算表征他人观点的程度[28-29]。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促进个体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来发挥旁观者的积极作用。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儿童教育领域,我们倡议通过早期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锻炼儿童理解他人观点、期待愿望和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的技能,促进其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行为将会变得越来越积极,旁观者们更愿意、更主动地帮助受欺者,以此来减少网络欺负事件的负面影响,最终营造更为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