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护理专案延长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2022-04-25赖春燕赵丽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案输液科室

廖 珂,杨 莉,赖春燕,赵丽娟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重庆,400038)

近年来,外周静脉留置针因其柔软性、安全性、刺激小、可较长时间留置等优点[1],在静脉输液治疗中被广泛使用。科室收治的新生儿除部分早产儿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外,其余全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新生儿外周静脉在生理及解剖结构上与成人不同,具有外周静脉短、血管细小弯曲、血管壁薄且脆、免疫功能低下、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等特点[2]。在对新生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患儿哭闹及出汗使得留置针固定不牢,容易出现滑脱[3]、液体外渗、堵管等问题[4-5],留置针使用时间短,不能达到卫生部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72~96 h[6]的最佳留置时间目标。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使护士的工作量加大,医疗费用增加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甚至会延误治疗。针对此现象,科室开展护理专案活动,旨在延长新生儿外周静脉针的留置时间,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7月科室新生儿病房住院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360例,年龄从出生30 min~26 d;护理专案实施前142例,护理专案实施后218例。全部使用美国BD公司24G安全型留置针,3M透明敷贴,封管液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5 mL规格的预冲式静脉导管(成分为生理盐水)。分别在项目实施前后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情况的相关资料收集。

1.2 方法

1.2.1 成立专案小组,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

专案小组成员由1名新生儿科护士长、4名责任组长及4名工作3年以上护士组成,按人员特点进行分工,护理专案实施日期为2019年3月—7月,确定主题为“延长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以《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规定的“外周静脉留置时间72小时”为目标留置时间。

1.2.2 现状调查分析

设计数据调查表,对2019年3月—4月在科室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患儿142例进行调查。数据调查表包括患儿床号、姓名、穿刺者、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拔管原因等。数据统计共发生并发症95例,其中外渗49例,留置针脱落21例,堵管19例,静脉炎6例,目标留置时间合格率为33.10%。按“人、物、法、环”四个方面画出鱼骨图对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了造成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短的原因,见图1。

图1 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达标的原因鱼骨分析图

1.2.3 专案改善对策

1.2.3.1 统一标准,制作操作规范: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制定详细、规范、固定的冲封管方法和静脉输液流程,并拍摄视频和制作图片以达到统一标准。

1.2.3.2 加强技能培训,建立规范培训体系:在医院原有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加强护士培训,分析穿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新护士严格按留置针规范留置的标准进行培训,定期观看教学视频并模拟实际操作,特别是留置针敷贴粘贴及留置针冲封管的标准操作,要求人人过关并进行考核,并定期对病区全体护士复训。

1.2.3.3 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部位:选择粗直有弹性的静脉,避开关节活动处。头部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等为首选留置静脉;尽量少选下肢静脉,因其静脉瓣数量多,血液回流较慢,肢体活动多,留置针更易滑脱和发生静脉血栓[7];据文献报道和临床验证,早产儿使用腋静脉留置,能较长时间留置且并发症少,在输入高渗及血管刺激性药物时不易渗漏[8-9]。而对于体质量低于1 500 g符合PICC条件的早产儿尽量选择PICC进行输液治疗[10]。

1.2.3.4 规范敷贴固定方法:于消毒液完全待干后粘贴,方法为:①撕开贴膜;②单手持膜;③将敷贴对准穿刺点中心,无张力覆盖穿刺部位;④塑形:用双手大鱼际按压贴膜20 s(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敷贴,尽量使敷贴与皮肤之间无气泡存留);⑤从敷贴预切口处撕除边框,边撕边轻压;⑥胶布固定留置针针尾及延长管处;⑦贴记录标签;⑧用高举平台法采取“U”形固定留置针,使肝素帽高于穿刺点,既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回血和堵塞发生,也可减轻皮肤受压等[11];⑨蝶形胶布交叉固定正压接头处,头部及四肢静脉留置针用易撕胶布环绕固定一圈半或使用弹力绷带保护,但需要留出透明敷贴观察窗口,以方便进行输液部位的观察。

1.2.3.5 正确冲封管及夹管方法:用预冲式导管于输液前后进行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缓慢推注,封管结束前,夹闭留置针小夹子,夹闭位置为靠近留置针延长管近针头侧的1/3以内。封管液推速度不可过快过猛,以免静脉血管产生炎性改变。

1.2.3.6 尽可能降低输入药物的浓度: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输入高刺激性药物时,容易导致静脉炎发生。采取医护协作的干预模式,在保证药物总量和患儿出入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每毫升的药物浓度,最大化稀释药物,并减慢输液速度,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12]。

1.2.3.7 沐浴时的保护:在护理专案活动前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发现,沐浴时保护不当很容易造成敷贴卷边及松脱。因此,在新生儿沐浴时采取防水薄膜包裹四肢穿刺部位,胶布密封边缘的方法,避免敷贴被水浸湿。

1.2.3.8 加强巡视及处理的及时性:在输液过程中,普通药物30~60 min巡视1次,特殊药物15~30 min巡视1次。每班交接时检查留置针固定是否妥当,穿刺处有无肿胀、敷贴有无卷边等情况。责任组长每天检查留置针留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并及时予以改进。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理专案前纳入142例新生儿,实施护理专案后纳入218例新生儿。通过专案改善活动,科室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由66.90%(95/142)下降至28.44%(62/218),达到目标留置时间合格率由33.10%(47/142)提高到71.56%(15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针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问题,科室护理专案小组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并从“人、物、法、环”4个方面绘制鱼骨图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影响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原因有:①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无统一标准、技能操作培训不规范,同姚晶晶等[13]主张护士静脉治疗技术应规范统一、观念一致;②新生儿自身的特点;③护士操作不规范;④输入的药物等因素有关。科室护理专案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科室的临床护理经验,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基础上,从静脉的选择、固定方法、冲封管、沐浴保护及巡视时间等方面着手,制定了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流程图,并制作教学视频。进行培训时,严格按照留置针穿刺流程图及操作视频作为统一标准;在工作中,每天由责任组长查看护士是否按流程图标准实施留置针的穿刺,检查留置针留置情况,及时反馈问题;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组织分析问题并进行质量追踪改进。经护理专案活动后,我科留置针并发症(外渗、脱落、堵管、静脉炎)有较明显减少,由护理专案活动前的66.90%下降到28.44%。

新生儿病房患儿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且无陪护,护士在处理治疗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反复穿刺可致患儿静脉血管条件更差,加大了穿刺成功的难度,使护士在穿刺留置针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明显降低,甚至延误治疗。实施护理专案改善活动中,科室护士严格按照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流程图进行操作,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得以延长,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护理专案改善是指对护理工作特定的主题,用系统的控制及分析,以完成特定目标的一种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科学手段[14]。在护理专案改善活动中,护士不但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练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成员团结协作、集思广益,体现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管理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通过此次护理专案改善,科室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目标留置合格率得到提高,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得到有效延长。后续科室会持续进行护理质量改进,进一步规范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专案输液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台军13项“自研武器”预算遭冻结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