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五绘本

2022-04-25李心怡

大学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浣熊剑桥速写

李心怡

我在《大大小小去旅行》的签售会

大三时,我以600元的低价卖掉了我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双年展奖的一组作品,拿这笔钱去参加了一个绘本创作的工作坊,那次工作坊由国内外两家出版社联合主办。说实话,我来上课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与他们合作。我来,就是要拿下海外出版社的绘本出版合同的。

两天的工作坊眼看要结束,终于迎来了最后的作品点评环节。总裁在看到我的作品集时两眼放光,直接问:“您愿不愿意给我们出版社画绘本?”正中下怀!就这样我接到了我的第一个原创绘本《大大小小去旅行》。

从插画爱好者到绘本作者,这一切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我从大一就开始为此努力。

大一时,我争取到了为儿童文学《想变成人的猫》绘制插图的机会。这个故事由美国著名的作家创作,还有配套的儿童剧,我一个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实属不易。这一次,我积累了和编辑沟通的经验,也完整地走了一遍出版流程。虽然我画得比较青涩,但也算是我的第一本出版物了,这本书在出版当年还有幸获得了“爱阅童书TOP100”的奖项。

有了第一本出版作品之后,我也勉强算进入绘本的世界了。于是大二那年,在北京童书展毛遂自荐,我获得了给绘本《来了一位新邻居》画插图的机会,虽然还是帮别人的文本配插画,但作为绘本的图画作者我起码已经占到一半的话语权了。在这本书里,我可以根据作者给出的文字,创作出自己想要的角色;我还可以调整图画中的视角,让读者体会主角心情的跌宕起伏;我甚至可以操控读者的眼球,用我的构图和配色语言来引导读者的阅读顺序。但是,我还是感觉自己在用插图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缺乏一些图像的连贯性,我还需要继续精进我用图画讲故事的技巧。

终于,我的风来了。如文章开始提到的那样,这次我获得了给国外出版社供稿的机会,接下了《大大小小去旅行》这本书。绘本以画面为主,文字为辅,有的绘本甚至没有文字,但意味无穷。创作这本绘本简直磨烂了我的脑壳,薅光了我的头发。

首先是画材的选择。在第一页里,我把我能想到的構图和能找到的画材试了个遍。在尝试了纸本水墨、彩铅、水彩和油画后,最终还是选了颜色更为柔和的水粉和彩铅。

第二难的,要数这本书的角色设计了。主角是一大一小两只小熊,但当我动笔的时候发现,要画出大家都喜欢又不和其他形象重复的两只小熊实在太不容易了。我画满了一整个速写本,一共画了50多个小熊,可惜他们都不是我要的小熊。最后的截稿关头我转念一想,市面上已经有了这么多经典的小熊形象,我为什么要和熊过不去,换一种动物不就行了吗?圆圆的脸蛋和圆圆的耳朵;大大的黑眼圈,与白脸颊形成鲜明对比;圆滚滚的身子和时常露出的无辜表情……当我把目光转移到小浣熊身上时,就知道是它了。再配上小书包、纸船帽子和小鱼水壶,俨然就是文本作者心里那个带点顽皮的小朋友形象!

角色设计完成后,后面的流程就都比较顺利了。我画绘本的习惯是先把最有画面感的几页画出来,然后再做填充。在绘制浣熊小小和大大一起探险的场景时,我尝试了穿行过草地的构图,也试了跨过小溪和爬山的构图,最后选择了动态性更强的滑下草坡的瞬间。原先的设定是小小一边吹着蒲公英,一边牵着大大的手往前走。但因为滑下草坡的瞬间很难同时保持这两个姿势,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滑下草坡,蒲公英就只能攥在手里了。选择蒲公英作为小道具,也是我思考了很久的结果。因为这个绘本讲述了小小和大大两只小浣熊的亲子故事,我希望也能通过蒲公英妈妈和蒲公英种子的关系,给读这本书的小朋友、大朋友以启发和思考。

在画面的右边,两人的矛盾初现端倪:小小一直走走停停,看见什么都想玩一下,而大大显然有些不耐烦了。两只浣熊的冒险旅程由此开始了……

两只小浣熊的故事被成功出版,并且版权输出到了丹麦、印尼等国家。想象着这本书在世界各地被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小朋友翻阅,我就时常感到满足和幸福。

《大大小小去旅行》内页插图

五十版小熊的创作手稿

《来了一位新邻居》内页插图

在剑桥市中心画的速写

之前我在国外当短期交换生时住在Host family里,在他们家我看到过一本小小的书叫《斯凯瑞的童话》,它已经被翻得皱巴巴,并且掉皮掉页。我问女主人:“家里的小朋友是不是特别喜欢这本书?”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这本书是女主人自己的,她把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书留给了她的宝宝。虽已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岁月,但今天的小朋友依然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我当时就想,我一定也要做出这样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

绘本起源于西方,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作为低龄儿童阅读的主要形式,在出版及艺术领域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你买过绘本就会知道,《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我爸爸》和《好饿的毛毛虫》等译制绘本深受中国小朋友们的喜爱。童书市场竞争激烈,绘本这一门类尤其突出。相比西方悠久的绘本历史,在我國,绘本的发展也才不过十几二十年的光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绘本文化,在“洋绘本”大行其道的当下,鲜少有“出圈”的优秀原创绘本。套用某品牌奶粉里的一句广告语:吃西餐一顿两顿可以,时间长了就不行了。越来越多的本土绘本需求和文化市场的多元化、精品化,对我国的绘本作者提出了极高的创作要求。

本土绘本不但数量较少,且多存在着主题不够深入、缺乏想象力、说教色彩浓厚和版面设计不够美观等众多问题。从目前来讲,绘本的回报周期是相对较长的。很多时候,创作者花费一年心血画出来的绘本,只能勉强赚到一二个月的生活费。仅有凤毛麟角的艺术家能通过画绘本实现财富自由,我的大部分同行一开始都是靠一个稳定的职业来供养绘本创作的。

所以我希望我在做的事情可以改变这个现状,给国内的原创绘本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过二十年甚至十年,当创作环境变好了,艺术家的原创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原创绘本才能被更多本土读者接受,国家的原创绘本才可以真正发展起来。当我的原创绘本卖到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到那时,我是不是就能靠画画养活自己和家人了?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前往英国,攻读剑桥艺术学院的儿童绘本专业。剑桥艺术学院坐落于徐志摩笔下的剑桥,是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学院。学院插画类的硕士专业主要有两个:插画与图书艺术、儿童读物插画。对于想申请硕士阶段的学生来说,除了英语和本科的专业成绩,还要特别注意作品集的准备。在这里,绘画功底已不再是主要的评判标准,申请时更注重的是作品的思想以及如何去表达,这包括作品主题以及创作思路。

来剑桥学习儿童插画已经一年有余,在我所租住的公寓后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河。在没课的时候,我和同学经常三三两两地坐在康河旁的草坡上画速写。谈到速写,剑桥艺术学院可谓是圈内有名的“速写军校”了。我们的第一个学习模块就是专门用来训练速写能力的,为的是培养年轻艺术家养成速写不离手的好习惯。如果你没有画出与你实力匹配的速写质量和数量,老师可是会拎着你薄薄的速写本,拉长声调责备你的!不过,老师听起来貌似刺耳的教导,都是发自内心的对你艺术之路的期待。

咖啡馆、动物园、音乐会,甚至是喧闹的集市,都曾留下我在一旁默默速写的身影。长期的速写训练培养了我的观察力,使我捕捉到了无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除了素材的积累,通过速写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对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有很大帮助。

除了对学生速写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非常执着,学校对学生的“营业能力”也非常重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与出版社的合作项目,而且每年都会将应届生的毕业设计安排到伦敦的大型展厅或者博洛尼亚童书展上展出,为我们争取到在大平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这简直就是“前店后厂”,直接把学生送上了职业生涯的快车道。

在老师的帮助和从未间断的绘画训练中,我从一个会画画的人转变为了一个会用画面说话的人。我也逐渐能流畅地自己写故事、画绘本了。笔尖流转间,我对绘本创作也愈加热爱。毕竟,我也想不到还有什么能比绘本画家更美好、更适合我的职业了!

责任编辑:贾倩颖

猜你喜欢

浣熊剑桥速写
浣熊街的热闹事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浣熊侦探上班的第一天
Cambridge Audio(剑桥)CXA80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蹲连”速写
“表里不一”的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