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2022-04-25李玖娴
李玖娴
开学没多久,苦闷随之而来。因为喜欢文学,所以高考第一志愿填的都是与文学相关的专业。但很可惜,我的分数不够高,最终来到了园艺专业。园艺属于农学专业,不仅要学习高数、化学,还要做很多实验。泡在实验室的科研生活并不适合我,我一度感到痛苦和迷茫。
大一时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于是我开始自学文学。一段时间后,我渐渐感到吃力。自学很难,我渴望得到文学老师的专业指导,渴望进入一个纯文学的环境。于是在大二的冬天,我决定报考文学方面的研究生。接下来,便要考虑具体的方向和学校了。
最终我选择的方向是创意写作。
刚上大二的时候,我就从一个学长那里知道了创意写作这个专业。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专业,知道的人不多,发展时间也比较短,国内仅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国外也只在百年左右。刚开始,我对创意写作抱着排斥、怀疑的态度。我想:作家怎么能被培养出来呢?就算可以,如果仅仅把写作当成一种专业,就业情况也未必明朗吧。那时我主要考虑的是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这些方向。
可是,渐渐地,我开始怀疑自己。看了更多的教材后,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单纯地做文学研究。我想投身于文学创作,一方面是因为那些杰出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仅激发了我对自身、对生活的思考,还让我感受到艺术无与伦比的美丽,这使我渴望自己也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写作实践。大二的冬天,我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和每日所想。渐渐地,当一个个文字从电脑上蹦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压在我心底的抑郁化成泪水,沉重的情绪渐渐缓解。我写下了那么多文字,诉说了心中那么多的复杂感受。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写作的意义:写作是一个和自己交流的过程,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从而改变了自己。
于是,一个想法突然出现:不如,去学习创意写作专业呢?
那时,我看了一本书,名为《成为作家》,它推动我做出最终的选择。
在这本书中,作者多萝西娅写道:“一般的学生或大多数初学写作者所遇到的困难并不是小说创作技巧所能够解决的困难,他需要解决的是我能不能写的自信心的问题。”作者的观点一针见血,挖掘出我一直埋藏在心底的自卑。
或许,很多人都做过“作家梦”吧?包括我在内。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读书期间,我们写作文时,看到那承载着自己喜悦和忧伤的文字在纸上一个个浮现,体会到“心流”的感觉——极度专注于创造所感受到的愉悦和幸福。这个过程让我们发现自我、体验存在,这是对自我内在的认可。同时,我们写出来的作文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赞美,外界的肯定又提升了我们的信心。于是,成为作家的梦想有了萌芽。
我自己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或许是因为一些征文比赛、投稿的失败,或许是因为发现了更多实际的困难,这个梦想慢慢地被我埋葬。偶尔想起时,也会嘲笑自己曾经的幼稚。我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天分成为作家,变得自卑,它埋藏在潜意识深处,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
其实,这种“作家梦”的确含有不切实际的成分,所以很多人会在日后逐渐放弃或遗忘。在很多情况下,“作家梦”来自于人创作的原始冲动,是人在写作过程中,建立起自我和生活的联结后,所生发的进一步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欲望,并不应该被完全否定。
《成为作家》这本书里写道:“我认为,写作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是可以传授的。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讲述关于作家的神奇魔力。”
我看了创意写作专业的相关论文,发现创意写作的观点和这本书极其相似:“作家是可以培养的”“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这让我的自卑开始动摇:或许,作家真的可以培养出来呢?就像画家、音乐家那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重要的是,能否有人引领我走进写作的大门。
创意写作认为:创意不是伟人专利,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普通人立足于现实生活,求新求变的朴素信仰。这深深地打动了我——原来,写作是一件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情。
创作的欲望被重新点燃,“作家梦”又在我心中涌动。那段时间的日記里记载着当时的心情:
“我还是想成为作家,这是内心强烈的声音。以前我会自卑,觉得自己没那么多天分,瞧不起自己的作品。但现在,我开始想报考创意写作专业,也许,作家真的能被培养出来呢?”(2020.3.2)
“一句话,就是想当作家,所以要读研学习创意写作。”(2020.3.4)
就这样,我在大二那年的3月决定:学习创意写作。
接下来,考研院校我选择了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的创意写作采用综合性的培养模式,既重视纯文学的写作,又重视培养未来能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这种兼容并包的模式让我看到创意写作更宽广的就业前景。
现在我已经忘记,具体是在哪一天、哪一刻选择了创意写作,又是在哪一天、哪一刻决定报考西北大学。只是觉得,从那些瞬间开始,生活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奔头。
在电视剧里,似乎这里就走到了幸福的结局:主人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坚定地奔赴远方。可现实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考研的这一路,痛苦、怀疑和焦虑更多一些。一方面,是对自己能否考上的间歇性怀疑和焦虑。另一方面,更让我感到痛苦的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怀疑。
从大二下学期的春天开始,我按照《成为作家》这本书的建议,开始进行写作练习。虽然在考研后期练习有所间断,但总算一路保持着早起写作和按时写作的习惯。
大三时,我开始写小说。从写小说的那一刻起,痛苦就一直伴随着我。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一方面,我知道和过去比起来,自己是有进步的。不仅是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观察、思考的能力有了提升。写小说是一个根据自己的命题将内容重组的过程,我试着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言行背后的动机和生活的意义,有了更宽广的视域。
但與此同时,我经常会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感到深深的自卑。我考研的伙伴中,很多人的小说都写得非常出色,于是我在比较中产生怀疑:我真的适合写小说吗?我的能力真的够吗?是不是我的经历太少了,产生不了足够深刻的见解呢?
除了写小说,我也在断断续续地写一些诗歌。和小说比起来,写诗似乎更顺畅一点。对我来说,写诗是将生活转化:那些愉悦、欣然、忧伤、痛苦乃至莫名的情绪,在笔下转化成诗行,诉说着难以言传的感情,幻化成美,似乎有了奇妙的意义。总之,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一直在摸索。
不喜欢本科专业是很多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难题,在进入大学前就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其实并不多。有的同学在大一大二时转了专业,但新的专业是否心仪也未可知;有的同学则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从此颓靡,还有的回高中重读,有的选择跨专业考研,一路走来,其中的辛酸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我的本科专业并不理想,但我很庆幸自己在大学毕业前与新的专业相遇。虽然大学生活不如想象般轻松、美好,但我依然纯挚、依然上进,也更加成熟。如果遇见四年前的那个女孩,不知她会怎样看现在的我呢?
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学的关系:
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学有一定的延续性,又有以下不同:第一,传统写作学注重教师的理论讲授,创意写作注重以工坊制模式为基础,强调写作的上游思维激发和创意养成,注重写作的分文体(审美性写作、生产性写作及工具性写作等)实操训练;第二,传统写作学注重的是写作学科本身。但创意写作有三个指向,即作为写作活动、作为社会运动和作为独立学科。第三,传统写作学信奉作家无法培养、写作无法教授的理念。但创意写作不同,其核心是“作家可以培养的”“写作可以教学的”。
创意写作与现当代文学的区别:
第一,现当代文学重在文学批评,创意写作则重在艺术创意和文学创作;第二,现当代文学重在文学的经典性,专注于精英作家和经典文学批评,尊崇立足于生活经验的个人创作,创意写作除了关注文学的经典性之外,还注重文学的商业性和社会性,不仅培养作家,还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
以上观点来自于《中国化创意写作的版图、边界和际遇》(作者:陈晓辉)和《创意写作学的学科定位》(作者:葛红兵)。
1.中国人民大学:学硕,有统招和单招两种形式。单招要求比较高,大概是作家级别。统招,正常应届生就可以考。师资有阎连科、刘震云、张悦然等。
2.北京师范大学:单独考试,非全日制。要求有三年以上创作经验,同时要有两名高级作家的推荐信。采取双导师制,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联合培养。
3.南京大学:专硕,2022年取消全日制招生,只招收非全日制。
4.上海大学:学硕,国内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学校的主力之一。主打网络文学,有博士点。国内各学校教创意写作的教师,相当一部分出自上海大学。
5.复旦大学:专硕,面向纯文学,开设时间最早。师资有王安忆、陈思和、张怡微等知名作家和学者。
6.华东师范大学:专硕,新媒体+传统文学方向,偏市场。驻校作家有格非、班宇等。
7.同济大学:专硕,非全日制招生,招生人数较多。
8.西北大学:专硕,历史悠久,在2012年开设本科方向,2015年开设硕士方向,博士挂靠在文艺学下。招生人数较多。师资有贾平凹、陈晓辉等作家学者。
此外,招收创意写作研究生的高校还有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及江西师范大学等。
责任编辑: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