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环节关键点与教学有效性的联系

2022-04-25雷华勇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有效课堂

雷华勇

摘  要:有效课堂的前提是教师要设计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学习活动环节,要把这些学习活动环节有机串联起来,就必须抓准、用好每个教学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课堂知识系统性、递进性呈现给学生,从而达到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环节;环节关键点

一、环节关键起点要有效衔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教学片段:一、复习引入铺垫。师:同学们,上节课已认识了整万数和万以内的数,下面教师让大家来看几道题,有信心做对吗?1. 读一读下面的数:5239、2500、3060、8004。师:这些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你能联系刚才的几个数说一说万以内的数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读的?2. 下面这几个整万数,你能准确地读一读吗?52390000, 25000000,30600000,80040000。问:谁能联系这几个数说一说整万数是怎样读的?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复习只解决了万以内数和整万数的读法,对于数的组成和多位数的分级复习整合不到位,不利于学生对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的理解认识,从而对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法的学习造成影响,也不利于进一步掌握分级读、写多位数的方法。总之,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既抽象又难以掌握重点。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数学的学科特点了决定数学教学环节必须做到环环相扣,新课的每个新知识点和相关的旧知识点紧密联系,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数学新旧知识点之间就像一根根链条一样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原有的知识点就是新课新知的基础点和发展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前应该明确本课教学任务和学生原有基础知识情况和学习状态,精心设计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点,把它作为教学环节的关键点,积极组织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迁移整合、拓展发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以确保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能够融会贯通,有条不紊地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环节关键点要环环相扣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教师从“CCTV”“扑克牌”等生活实例导出扑克牌游戏“24点”的计算,引出“J、Q、K”表示特定的数;然后用一张空白的扑克牌来猜可能会写什么数,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想中明白初步理解可以用字母任何变化的数更简单;再用猜一猜教师的年龄让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数。在这些环节中,从生活情境提取扑克牌,从扑克牌中导出游戏“24点”的计算,接着用空白牌猜数,再猜教师的年龄,一环紧扣一环,最后用一个关键问题:“这些字母都表示数,它们表示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把后面三个小环节有机结合一起——“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在对比、讨论、交流中使学生的知识生成形成系统性。因此,此问题就是这个环节的关键点,既让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又把课堂还给学生。

本环节通过游戏、猜谜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和质疑问难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探索知识的乐趣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教师语言不多却又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一节课的环节设计过于随意、教学目标游离,学生的知识生成没有系统性,不能循序渐进,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从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规律上看,抓住环节关键点使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三、环节关键点要精准高效

苏教版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段:在初步认识二分之一的基础上,通过辨析哪些图形涂色部分是二分之一,从图形引出四分之一后设计了一个操作环节: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接着通过问题:“这些几分之一谁大谁小呢?”引出例二:其结果第一次竟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四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大,通过析疑后还有20%左右的学生还是这样的认识;再次析疑后还有3个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教师又再一次引导。这一环节虽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但花费了太多时间,教学自然不够高效。那为什么学生的新知生成让教师出乎意料呢?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个人认为该环节教学不高效的原因,关键是教师在设计“折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环节的目的不够周全,原目的仅让学生通过动手对折后大小一样来进一步理解平均分;通过折出不同大小的图形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几分之一;通过学生上板展示讲解,说明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激励评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但教师只关注到学生前面环节学习的知识运用,对下一环节学生学习未进行周密思考,对学情预估不到位,环节关键点的设计未精准到位,导致环节设计出现缺陷,前后环节不紧扣,学生环节知识生成出现误差,致使教师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引导,无效时间相对较多,这就是本课教学低效的原因所在。

那么,这一环节的关键点应该是什么呢?其实,教师只要在学生个人折出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增加“把折出的几分之一”进行同桌、小组比一比的过程,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比一比”的活动过程就是这一环节的关键点,它不仅是前后两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流畅,又让学生知识生成符合学生思维形成发展的规律:直观对比(折纸)——平面图形——抽象比较,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效果。 因此,教师对教学活动如何有序开展的思考,环节目标要思虑周全,要从众多子目标中找准环节关键点,有利于突破教与学的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四、环节关键点要动静结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环节一:教师运动会“趣味套圈”活动,怎样让更多的教师能同时参与,又能保证比赛公平?教师从学生发言、讨论中引出“围成圆形”,接着让学生安静思考:“你对圆有哪些了解?”学生在静静思考的过程中有了对圆的初步印象,之后运用学生生成的知识点,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逐步探究认识圆的相关知识,最后又用一个问题:“xx同学提出参赛教师围成圆形进行比赛的建议合理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完整地说出理由?”让学生在“静”中进一步提升對圆的认识;教学环节二:为“趣味套圈”活动画一个圆:想一想,平时是怎么画圆的?让学生先思考再回答,从中引出画圆的工具——圆规,从任意画、定点画、定大小画的动手操作中逐步学会用圆规画圆;最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画一个直径四米的圆来进行“趣味套圈”比赛活动……这样利用“趣味套圈”活动环环相扣的一节课,教师不仅注意适时留给学生一定思考和考虑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思考、想象、生成,更让学生有动态的操作和讨论交流的过程,“动”“静”结合使整节课的教学节奏张弛有度,同时也符合学生身心和学习的发展规律,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显高效。

有效课堂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就必须设计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学习活动环节,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从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规律上看,抓准环节关键点使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让各种教学活动随着教学环节的变化不断展开,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 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抓好的三个环节[J]. 现代教育科学,2009(02):94+113.

[2] 耿云.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新课程,2022(05):147.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有效课堂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