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022-04-25王伟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教学

王伟燕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笔者从紧扣语文要素,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聚焦言语形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设计读写迁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等三个方面,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运用;阅读教学

一、紧扣语文要素,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统编教材相关的语文要素,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认真落实,强化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

以复述为例,在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课文中,要求学生借助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在第七、八单元中,重点落实“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的语文要素,在课后习题中,又提供了利用关键句、示意图、词句结合的提示图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学生在系统的训练中,学习、运用、发展语言文字。

二、聚焦言语形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一)品遣词造句之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深化理解文本内涵。如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通过增减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妙等,培养他们字斟句酌的品析习惯。在教学《乡下人家》时,笔者先让学生采用“长”“冒”与“探”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笋刚破土的动态;再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感受“探”字写出了竹笋的羞涩、胆怯和渴望,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学谋篇布局之巧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好课文这个范本,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如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引导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至四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让学生明白文章先总后分的结构,学习写作方法。又如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谋篇布局的巧妙,明白全文是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具代表性。

(三)悟表情达意之深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题、重点句、重点段、主要内容等方面入手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因对时代背景不熟悉,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李大钊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本重点,即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有的放矢地去与文本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三、设计读写迁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是运用的基础。在引导学生掌握文本所蕴含的语言规律后,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读写迁移,让学生通过模仿、借鉴、创新,逐步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搭建一个循序渐进的迁移平台,让学生在从低到高的思维坡度上前行,实现“仿”中求“新”。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在品析第二自然段的两个重点句子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句式训练:它把( )色给了( ),( )像( ),( )啊( )啊,( )了( )。在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学生说得不亦乐乎,有的说:“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金黄的稻谷像一串串珠宝,摇啊摇啊,摇来了丰收的喜悦。”有的说:“它把橙红色给了果树,橙红的橘子、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照啊照啊,照出了农民的笑脸。”……又如学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通过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笔者先让学生确立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等,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观点选取合适的材料,注意在不同的事例之间加上过渡语,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四、词语学习中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两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进行专门的识字与写字教学,还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词语教学穿插其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两方面的优势:其一,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词语学习,学生能够在阅读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词语,并加深对词语含义的印象,从而更加精准与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其二,将词语贯穿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已学词语进行巩固与复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结合阅读情境,通过直观且形象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精准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

在小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词语有很多,包括“即使”“浙江”“额角”“稍微”“仰卧”“蜿蜒”等,教师可以将词语学习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比如在学习“孔隙”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家想想看,孔是什么?”有学生回答:“很小的洞。”教师继续提问:“那隙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思考,能够比较轻松地得出答案:“隙就是指很窄的、很小的意思。”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然后提出疑问:“这个很窄的、很小的东西是指洞吗?”学生回答:“不是,是指缝隙。”教师:“同学们说得不错,那我们现在将两个字联合在一起,大家再思考一下,孔隙是什么意思?”因為有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快做出回答:“孔隙就是很小的裂缝。”最后,教师再机进行总结:“是的,孔隙就是指窟窿眼非常狭小的缝。”之后,教师再结合文本内容,对这个词进行拓展、延伸:“大家通过了解‘孔隙’这个词语,能够发现文章中孔隙这处景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这处景点在很窄小的地方,主要特点就是窄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词语,并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五、文本速读中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所谓文本速读,是指在能够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学生对文本进行速读能培养自身的语言文字识别能力,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获取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本速读的习惯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速读技巧的传授、阅读时间的限制及明确问题的提出来帮助学生学会速读。

首先,在速读技巧传授方面,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速读的要领,从而提高学生速读的效率与质量。

其次,在阅读时间限制方面,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的时间观念,如果没有对阅读时间进行限制,学生就难以感受到紧迫感,也就不会对阅读速度进行提升。给出时间限制后,学生就能真正实现快速阅读的目的。

最后,在明确问题提出方面,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使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能够有层次地进行阅读,清晰掌握阅读内容的主次。

六、文本细读中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常在进行文本速读后,便需要进入文本细读阶段。在该阶段,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详细阅读,并分析其中的语义,从而帮助学生精准、透彻地解读文本意义,这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读写结合中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与表达,如阅读过程中的自言自语,或者主动写读后感等。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 王宁. 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 语文学习,2018(01):9-12.

[2] 唐建军. 语文阅读教学“言语体验”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教学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