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消费主义文化

2022-04-25牛芳

西部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消费主义

牛芳

摘要:文艺作品是社会文化最直接的、最具象化的表现形式,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要能准确反映历史和现实、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然而在近年,历史虚无主义渗透进了文艺工作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与历史和现实逻辑相悖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深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具有注重感官刺激、低俗庸俗等特点,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呈现消费狂热、商品经济改变了人际关系发展的逻辑、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不平衡加剧了社会心理压力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对消费主义文化的蔓延进行遏制,为此,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对于涉及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审查,引导和鼓励多出精品佳作,从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关键词: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K01;A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1-0042-03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程度和文明程度有多种标准,这其中,文化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堅持文化自信,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文化的具体形式——文艺作品,其是否能准确反映历史和现实,能否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否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是评判其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志。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文化领域推出过多部成功的文艺作品,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对外开放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潮涌入给人们在思想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在这其中,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社会思潮,其从产生之初起就抓住了“历史”这一关键点,在历史、文学、影视作品等方面进行渗透,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向更多领域进行渗透。

近年来,在影视领域方面,出现了一系列与历史和现实逻辑相悖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大多以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抗美援朝战争等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为背景,但并非严格遵照史实对战争过程进行还原,对战争的残酷性进行描绘,而是在其中掺杂了超现实、权谋、爱情、悬疑甚至是色情等多种元素,采用戏谑的态度,通过编造和虚构情节,对战争进行“泛娱乐化”的“戏说”,围绕这种现象,在网络上还出现了各种如“手撕鬼子”的“梗”。诸如此类的文艺作品,非但没有起到引领广大民众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和革命史,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党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以及历史功绩,企图消解党执政地位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通过对这类文艺作品从策划、制作、生产及传播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并非所有造成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文艺作品在产生之初都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而是存在着消费主义文化的身影。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言:“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终点而且被看成最后目的的结束行为,除了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之外,本来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1]经济文化的影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也同样存在,因而,探究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文艺作品与历史虚无主义之间的联系,是当前了解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途径。

一、消费主义文化引导下的文艺作品特点

(一)注重感官刺激,低俗庸俗化

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先进文化不同,消费主义引导下的文化,被赋予了价值含义,其核心是追求并实现文化的商品属性,通过对文化的消费促进文化产品的“再生产”,以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要保持消费行为的持续就需要不断刺激受众的消费欲,“为了提升消费能力,决不能让消费者休息。他们需要不断被置于新的诱惑之下,以便于一直保持激动状态。”[2]消费主义不是以需要满足为导向的,而是倡导由被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欲望推动消费者购买商品,并在已占有商品后,仍在商家的诱导下继续消费行为。这种情况下,人的理性丧失,心理始终处于无法满足的状态,成为欲望的“奴隶”。因而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文艺作品,其生产初衷不再是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出强烈的感官刺激,以不断激发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兴趣,促使其进行持续的、频繁的消费。这类文艺作品所盲目追求的感官刺激,一是表现在内容上违背基本逻辑和客观规律虚假编造情节;二是表现在形式上运用不符合史实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逻辑来建构具有强烈视觉刺激的“大场面”。

(二)时效性强、传播快

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文艺作品具有逐利性,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快最广的传播,有利于文艺作品的生产者获取最大利益,因而这类文艺作品通常在内容上会紧跟商业需求,采用具有强时效性的流水化作业方式。同时,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由于受众对文艺作品的消费并非建立在真实、理性的需求上,而是被由生产者营造出来的需求感和欲望所裹挟,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因而这类文艺作品通常会利用心理学上的“羊群效应”,通过营造诸多话题,借由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实现作品的极速传播。然而,文艺作品与一般社会商品不同,需要制作者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和历史文化底蕴,即便具备了工业化流程,其产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不能得到保证。与之相反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的《资本论》尽管诞生已有一个半世纪,马克思在撰写这一经典著作时的社会背景也早已不复往昔,但《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到现在仍是世界范围内研究资本主义的巨著,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的理论学习时,仍强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坚持“读原著、看原文、悟原理”,这是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文化产品绝对达不到的高度。

(三) 注重“贴标签”特定身份

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文艺作品,会人为地将受众按收入、阶层等进行分类,并为消費这类文艺作品的人设定相应的标签,正如“消费市场滋生对消费者用来满足其需求的产品的不满——它们还培养对已获得的身份和定义这种身份的一系列需求的持续不满。改变身份,抛弃过去,寻求新的开始,为重生而奋斗——这些都被这种文化当作一种责任,伪装成一种特权。”[3]当文艺作品成为一种纯消费品时,它就已经远离了人的真实需求,消费这类作品成为满足与自身经济和社会地位不符的虚荣心的途径,商家也对这类作品进行相应的包装,以强化这类作品在公众中的形象,让具备消费这类商品能力的人拥有凌驾于他人的想象。将通过消费不同的文艺作品作为划分不同群体的标准时,文艺不再是“大众”的和人民的文艺,受众在文化面前的地位不再平等,这完全违背了我国文艺工作的原则。

二、消费主义引导下的文艺作品产生源流分析

文艺作品是社会文化最直接的、最具象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一种文艺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其社会背景,当文艺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消费主义文化,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时,这类作品所存在的社会必然也存在着消费主义泛滥的趋势,值得人们警惕,如何应对这一作品的泛滥,首先要对其产生的源流进行社会心理上的分析。

(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呈现消费狂热

改革开放短短四十多年时间,我国从物质的极度匮乏迅速实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得民众有更多的能力和途径进行消费,特别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的消费方式、途径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方式为广大民众所知,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更加方便。一些商家通过策划“购物节”等消费场景,刺激民众消费欲,甚至引发了消费狂潮。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消费主义文化被民众所接受,进而影响到了文艺作品创作,同时此类文艺作品的出现和传播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消费。

(二)商品经济改变了人际关系发展的逻辑

商品经济社会,人际关系围绕市场经济行为展开,原有的建基于血缘和地理的“熟人社会”关系面临瓦解,人们需要重新部落化,以此寻求某种身份和个性、兴趣的新共同性[4]。而消费文化总能满足这种生存状态的人们的日常需求,成为最简便易行的联系建立途径。抓住这种社会心理,商家对消费进行了不同的场景设定,从而固化了民众对于消费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意识形成。

(三)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下的不平衡加剧了心理压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所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近年来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不同行业间收入及发展水平不平衡加剧,社会阶层固化日益严重,各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卷”,整个社会虽然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民众整体处于一种外部和内部压力剧增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一部分人在努力改变个人现状失败后,便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消费在此时能起到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甚至几乎成为一些人忘却烦恼、宣泄压抑的唯一通道[5]。此外,长期处于强大心理压力下,人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更偏向于做出非理性选择,从而陷入“心理压力大→通过消费缓解→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消费增加了心理压力→通过消费缓解”的怪圈。

三、降低消费主义文化对文艺作品影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

文艺作品是民众了解和接受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窗口,然而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文艺作品,不仅不能真实还原历史、深入反映文化,还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必须对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文艺作品予以坚决抵制,尽力降低消除其不良影响。在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一)文艺作品创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文艺作品创作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融入到文艺作品创作中。特别是对于涉及党史、新中国史等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者,有关部门要通过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引导他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进行创作。文艺创作者也要积极配合,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使自己的作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对于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审查

一方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要提高文艺作品的内容审查能力。对于文艺作品进行内容审查是我国文艺工作的重点之一,这个工作通常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其他有关部门协同完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鉴别能力,及时发现文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涉及重大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者的监督,及时发现文艺创作者在立场观点问题方面发生的错误。此外,搭建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合作桥梁,利用好专家智库为文艺作品审查提供帮助。

(三)健全涉历史、政治文艺作品准入机制

一是要完善涉及重大历史的文艺作品的全过程审查制度。对存在重大问题的文艺作品制作者和出品方,不予备案;对于制作过程中违反审查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作品发行前要进行最终的内容审查,如出现问题予以追责。二是要建立相应的黑名单机制。对曾经制作和出品过低质量、有政治问题的文艺创作者和出品方,不予批准其项目立项,对涉及重大历史问题题材的文艺创作投资方,原则上应为国有控股企业,坚决遏制国外资本投资我国重大历史题材文艺作品。

(四)加强对重大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引导和鼓励

首先,加强对重大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引导,重视该类题材的创作,选择有实力的团队参与创作。各级相关部门要做到“抓”“放”并举,在做好基本审查和过程监督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出精品力作。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挖掘相关历史资料,为创作提供优秀素材。高校、智库等研究机构应加强对于党史、新中国史的研究投入力度。建立专门的研究团队,鼓励更多人才投入到相关问题研究。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和专业招生上,适度向该学科倾斜,建立好相关的人才梯队。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优秀社科基金成果等项目评选评比上向相关课题研究倾斜。对于水平质量高、社会反响好的相关题材文艺作品,建议加大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力度,激发创作者出精品佳作的动力。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M].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39.

[3]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9.

[4] 李恩来,张俊泽.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消费权力的逻辑与批判[J].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20(2).

[5] 朱其锋.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我国主流文化的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20(6).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消费主义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Film review:WALL·E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