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溪谷的自述
2022-04-25刘秋期
刘秋期
我叫芷溪谷,坐落在龙南市临塘乡的东坑村,与风景优美的虔心小镇毗邻,是一个宁静秀美的小山村。
關于我名字的由来,是由一群年轻的热血青年取的。芷即纸,因盛产毛竹,我的祖先就用它做成纸;溪是村中央小溪,它缓缓而过,水量充足,给人们水上威尼斯的感觉。村子周围是绵延至山脚如画一般的田园。有山,有水,有田园,这一凝聚时代气息与缕缕乡愁的名字,我还是挺喜欢的,因为它与我的诸多个性相符。
“玉不琢,不成器”。以前的我如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过于默默无闻,我的乡干部们在我身上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经打磨一番,我就变得清新亮丽起来,犹如“清水出芙蓉”。
一条清溪从我身体流过,溪旁各造一个工坊,下游左侧是“竹与君”,上游右侧是“纸与匠”。一个呈圆形,乍看像个挎篮;一个呈方形,模样像竹筐,外形精致,颇具艺术特色,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竹与君”收集村里的巧编艺人,挖掘手艺人竹编潜能,让他们破“土”而出,使那即将消失的竹编技艺重新回到我们的现代生活。
那小角箩,就是小朋友的最爱。以前,孩子们过年手挎一个红色小角箩,挨家挨户去串门,与伙伴们分享母亲放在小角箩里的炒果、芋丝。孩子们挎着小角箩去放爆竹,突然一声响,小角箩连同炒果、芋丝撒了一地,红通通的地面上分不清哪个是爆竹,哪个是小角箩。以前的爆竹威力不大,声音不大响,大伙儿便去捡还未炸开的爆竹放进小角箩,比谁更多,小角箩里装满了欢乐。
除了小角箩,“竹与君”还编织其他竹具:有勺箕、斗笠、花样不一的菜篮、各式各样的磨篮,个个玲珑可爱,令人爱不释手,挂在商店,人们争相购买,具有实用价值又能找回儿时的记忆。
“纸与匠”传承了中国自西周以来的造纸文化艺术。原料用的毛竹、麻等,从切、洗涤、浸水、蒸煮、打浆、抄纸、晒纸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纸成品,在这儿一一得以呈现。你可以坐下来欣赏一番造纸的过程,与历史的长河对话;也可以加入到劳作的行列,做个心爱的小灯笼或一张纸成品,体验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小活动“纸和你玩”就是这样一个让孩子们既长见识又陶冶情操的场所,设计师把我的内涵展现给喜爱我的人们,真是匠心独具,我很乐意。
两旁依水而建的青砖瓦房也与自然和谐。房子大都两层建筑,墙漆与泥土的颜色相似,前有院子,上有阁楼,院子种花,屋后种菜。鸡在竹围栏里奔来跑去;娭毑坐在溪边的柿子树下,看叮叮咚咚的流水溅起的朵朵浪花和调皮孩儿用力击打水漂时的层层涟漪。芷溪水不深,但常年不断,溪边的杜鹃花开得及时,红艳艳地依着小溪一路伸向远方。
墙上写着各种创意十足,撩动心弦的诗行。“乡村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洁白的宋体字立在斑驳石头墙上,显得优雅,带着书香;“乡见还是相见”“我从远方来,赶你一面之约”富有浪漫气息;余光中的《乡愁》配上墨画,把游人的思绪抚慰得如皎月一般。与心灵对话,找回真正的自己,这是我带给人们最大的快乐。
环绕四周的田园更像一幅山水画。那错落有致的一畦畦油菜长得喜人,绿油油地铺向田间地头;田中央有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径,与一条山溪弯弯曲曲地并肩前行;一条一条的田埂上长着青草、小黄花,它们随风摇曳,泛着泥土的芬芳。“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与“诗歌和远方,家乡和田园”遥相呼应。伫立于田园中央,让你忘了时光。夕阳挂上山顶,金色的余晖在山谷里闪着光,爹爹赶着晚归的牛,嘴里吹着哨子,好一幅田园牧歌图。
我叫芷溪谷,正与时代俱进,我希望爱我的人们具有感性和理性。在你能从我身上找到美丽乡愁的同时,要记得尊重我的自然发展规律,只有尊重、敬畏和顺应自然法则,生命才得以生生不息,家园才更加和谐、美丽。
哎,月亮姐姐,你是被我的说话声吵醒了吗?您向我眨眼睛,是提醒我该去睡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