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西南茶树害螨替代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2022-04-24马军辉赵珠蒙朱彩虹吴东涛雷永宏

茶叶 2022年1期
关键词:虫螨腈药效喷药

马军辉 赵珠蒙 朱彩虹 吴东涛 雷永宏*

(1.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浙江 丽水 323000; 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浙江 杭州 310058;3.遂昌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遂昌 323300)

1 引言

茶橙瘿螨、茶跗线螨是茶树上主要螨害。茶橙瘿螨的成螨、幼若螨均能刺吸茶树叶片汁液,使被害叶片失去光泽,叶色呈黄绿色,主脉变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芽梢停止生长;发生严重的茶园呈现一片红铜色,造成大量落叶、树枝干枯[1,3]。茶跗线螨成、若螨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致使芽叶色泽变褐,叶质硬脆增厚、萎缩多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量锐减,品质下降[2-3]。近年来害螨在浙江茶区发生较为严重,一般成螨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开始由叶背转向叶面为害。浙西南茶区全年有两次明显的发生高峰,第一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8至10月高温干旱季节。由于螨类个体小,繁殖快,世代短,暴发性强,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3-4]。目前茶树害螨田间化学防治大多采用的水溶性农药,由于茶叶冲泡饮用的特点,农残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因此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浙西南地区防治(茶橙瘿螨/茶跗线螨)的低毒农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逐步替换当前使用普遍的水溶性农药,降低消费者因茶叶农药残留带来的健康风险,为茶叶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药剂

240克/升虫螨腈(德国巴斯夫)、15%哒螨灵(市售)。

2.2 气象及土壤条件

2.2.1气象资料 见表1、表2。

2.2.2土壤条件土壤类型:红壤;土壤肥力:中等,略板结;未采用杂草覆盖,春茶结束后修剪枝叶覆盖厚度大于 10 cm。

表1 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情况(或设施栽培条件)

表2 示范期间气象资料表(8月20日-9月17日)

2.3 茶园的选取和操作流程

在茶橙瘿螨盛发期,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且易发生螨害的鸠坑群体种茶园70亩,分为三块区域进行茶橙瘿螨替代农药药效试验。试验茶园基础情况:海拔 220~265 m,红壤土,土层深度>80 cm,等高梯级单行条栽,行距 1.5~1.7 m,株距 0.35~0.42 m,株高 80~105 cm,树幅125~ 140 cm,树龄>25年。茶园于2017年10月石硫合剂进行封园。试验时间为 2018 年8月20日至9月17日,以喷洒清水茶园为CK,CK面积为0.67公顷,考虑到替代农药的市场前景及推广,以便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增加了市售哒螨灵的试验面积,虫螨腈和哒螨灵的示范面积分别为1公顷、3.6公顷。

药剂用大烧杯稀释并充分搅拌均匀后定容,使用3WBS-16C型手动喷雾器(台州市广丰塑业有限公司“花果山”牌),操作压力0.2~0.3 MPa,喷片孔径1 mm,均匀喷洒,亩喷药液60 升。

2.4 调查时间、次数和方法

2.4.1调查时间和次数 喷药时间为8月21日上午10时~ 12时,螨情调查时间为 2018 年8月20 日至 9月17日。调查7次,分别为8月20日喷药前、8月21日、8月23 日、8月27 日、9月3日、9月10日、9月17 日,分别调查药后1天、3天、7天、14 天、21 天、28天的螨情指数。

2.4.2调查方法 按照国标《GB/T 17980.57-2004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7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害螨》规定执行[5]。每处理标记8个观察区,每次每小区随机采集30张叶片(取芽下第2张嫩叶),选择20张叶片用体视显微镜调查叶背螨虫数,并根据分级标准(见表3 、表4)计算螨情指数。

2.4.3药效计算方法 按照国标《GB/T 17980.57-2004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7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害螨》规定执行[5]。

表3 茶橙瘿螨分级标准

表4 茶跗线螨分级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根据观察,上述药剂对茶树未见药害,对飞鸟等天敌未见影响,施药茶园中捕食性昆虫、蜘蛛等仍有活动迹象,和对照茶园基本相同,对其危害性未作系统观察。试验区所采制的成品茶从感官上未见异常,对施药后第七天以后的鲜叶进行农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标。

3.2 示范效果及分析

试验记录如表5《示范(茶橙瘿螨/茶跗线螨)药剂试验结果统计表(8月20日~9月17日)》,统计分析结果见表6《示范(茶橙瘿螨/茶跗线螨)药剂试验结果(8月20日~9月17日)》。

由表5、表6可知,CK对照试验区域茶园,螨情指数一直呈上升趋势,螨情指数从35.27上升至67.90。施用虫螨腈和哒螨灵茶园对茶橙瘿螨均有控制效果,防治效果均呈逐渐上升态势,在药后14天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 86.40% 与 57.07%。其中虫螨腈防治效果较好,喷药后三周,校正防效仍在 80% 以上;哒螨灵防治效果较为一般,持效性欠理想; 此外,虫螨腈和哒螨灵的速效性均为一般,都要在喷药三天后才可见明显防效。综合来看,这两种农药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替代水溶性农药防治茶园螨害。

表5 示范(茶橙瘿螨/茶跗线螨)药剂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6 茶橙瘿螨/茶跗线螨药效试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4.1 新农药在示范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1)农药在防治持效性差异显著,速效性一般

试验示范期间,螨情指数一直呈上升趋势。虫螨腈和哒螨灵对茶橙瘿螨均有显著控制效果。其中虫螨腈防治效果较好,喷药后三周,校正防效仍在80%以上;哒螨灵防治效果一般,持效性不理想;此外,虫螨腈和哒螨灵的速效性一般,在喷药三天后才可见明显防效,与其它水溶性防螨农药类似。

(2)新农药无价格优势,茶农使用积极性不高

和茶园常用防螨水溶性农药相比,虫螨腈和哒螨灵(按照每亩地年喷施2次)使用成本基本相当。在安全性上,虫螨腈和哒螨灵毒性较弱,且在茶叶冲泡过程中不易被析出,不仅对茶园生态环境破坏较小,还确保了茶叶产品的质量。因此这两种农药尤其是虫螨腈在茶园螨虫防治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经调查多数茶农对此并没有直观感受,且使用积极性不高。

4.2 新农药示范推广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的安全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农业博览会和农产品展销会等途径,宣传推广新型农药,让农户认识到使用常规水溶性农药的危害,重视茶叶的质量问题[6]。同时,科学示范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大力宣传相关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有效地转变农户的思想认识,提高农户对新农药的使用积极性。

(2)示范带动新型农药推广及应用

对新农药进行多区域、多次试验,充分掌握其药效、安全性等特点,再进行示范,然后逐渐扩大推广面积,推广期间应密切关注防治效果[7]。充分发挥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及农技推广部门的作用,鼓励支持在重点产茶区域建立茶树病虫害新型农药综合试验点,对新型农药能及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试验,对其药效进行总结并示范推广。

猜你喜欢

虫螨腈药效喷药
虱螨脲与虫螨腈的区别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果树喷药巧时期
虫螨腈在青菜中的残留量及其消解动态
虫螨腈防治桑树害虫及对家蚕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某农用型无人直升机喷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药效
夏季喷施农药有四忌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