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藜芦醇在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04-24韩敏何乐婧申子弘陈石芳邓星东黄舒晴何坤晖

医学概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白藜芦醇疾病

韩敏 何乐婧 申子弘 陈石芳 邓星东 黄舒晴 何坤晖

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药理学活性的植物激素,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或者减少疾病的风险。不管是在动物模型如缺血再灌注和糖尿病等疾病中,还是在细胞水平都证实白藜芦醇具有各种保护作用,并对其发挥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白藜芦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疾病

白藜芦醇,化学名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分子式CH0,主要存在于毛叶藜芦、虎杖、葡萄、花生、桑葚等植物中,是一种多酚类植物抗毒素,是植物在应激、损伤、紫外线辐射、真菌感染等情况下产生的防御机制。天然存在的白藜芦醇有反式和顺式两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以反式结构较为稳定,生物活性更加广泛。白藜芦醇的研究表明,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脂质代谢、舒张血管、防止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及电生理效应等作用。从而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1.抗血小板凝集

白黎芦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它对环氧酶(epoxi-dace , COX) 1的抑制作用大于对COX-2的抑制作用。血小板内存在着能合成血栓素A2的COX-1。血栓素A2是一种有效的血管收缩剂,有很强的促血小板聚集的作用,COX-2.也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能促进合成前列环素。前列环素能促进血管舒张和有效抵消血小板聚集。白黎芦醇具有抑制COX-1的作用,而对COX-2.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可以保护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另外,白黎芦醇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向血小板迁移。

2.扩张血管作用

白黎芦醇可以在血管平滑肌上发挥作用使血管扩张,研究发现,白黎芦醇能使离体的大鼠主动脉的肌环松弛。白黎芦醇通过抑制血管中的烟酞胺腺嗦吟二核普酸磷酸氧化酶而刺激K+通道和内皮细胞上的一氧化氮的信号转导通路,使过氧化物的生成减少,使一氧化氮的氧化失活减少。白黎芦醇在动物体内能够使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释放,在内皮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增加,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另外,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抑制AngIl 1型受体(AT1R)的表达水平,而烟酰胺(一种天然的SIRT1抑制剂)可逆转白藜芦醇对AT1R的抑制作用。由此得出白藜芦醇抑制AT1R的效应是通过激活SIRT1实现的,并进一步在小鼠(C57/B6)体内证实,白藜芦醇可抑制AngII引起的血管收缩,明显降低小鼠的高血压。总之,白黎芦醇能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引起血管舒张,增加组织供血。

3.调节脂质代谢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因子之一。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降低apoE-KO 小鼠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增加HDL的水平。血清对氧磷酶1(PON-1)的活性与HDL的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而白藜芦醇可通过芳香烃受体来增强PON-1 的活性。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是其主要代谢去路,其中胆固醇7a-羟化酶(CYP7A1)为该过程的限速酶。 有研究指出,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CYP7A1的表达并增强其活性来改善高脂喂养小鼠的血脂水平。

4.小结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卫生事业防治重点项目之一,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及恶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们引起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心脏猝死。因此,研发新型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天然的、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广泛存在于葡萄皮和葡萄酒中。近20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白藜芦醇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氧化和抗心律失常作用。与此同时,也对白藜芦醇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研究,使广大科研工作者和臨床医生对白藜芦醇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但是,白藜芦醇发挥保护作用的科研结论都是基于动物模型或者细胞水平,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不能把从动物模型或者细胞水平得到的结论完全应用于人体,这就需要以后的研究更倾向于把白藜芦醇的这种保护作用切实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刘志杰,李晓峰,万谦宏.白藜芦醇及其糖苷在虎杖中的存在形式及测定[J].中草药,2005(07):132-133+159.

[2]孙林,张戈.白藜芦醇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抗炎抗氧化及抗增殖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06):937-939.

[3]李萍,杜洪霞,李新华,等.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小板聚集、释放功能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26(05):502-503.

[4]张明. 白藜芦醇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和促进自噬耦联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5]杨汝春,时延朋,朱晓玲,等.从SIRT1探讨白藜芦醇抑制肾小球足细胞表型改变的作用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05):113-116+125.

[6]张卫星. 重组FGF21对高脂诱导apoE KO病变小鼠的影响[D].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2011.

[7]马懿,阮云军,王玉筵,等.白藜芦醇苷通过上调SIRT1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增殖和炎性因子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8,34(03):193-198.DOI:10.

13423/j.cnki.cjcmi.008557.

[8]郑国华,陈锦秀,葛莉,等.白藜芦醇对不同饲料喂养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05):385-387.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823009;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湘教通[2021]197号-3853;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47 号-009

第一作者:韩敏(2000.11-),女,本科在读,临床医学专业

通讯作者:何坤晖(1990.06-),男,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

猜你喜欢

白藜芦醇疾病
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立秋后要注意调养预防呼吸疾病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疾病与人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白藜芦醇调节STAT3与miR-21表达抗肝癌作用的初步研究
白藜芦醇抑菌作用及抑菌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