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2022-04-24孟浩
孟浩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透过清新淡雅的文字感受浓浓的亲情。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
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数:1
预习任务:老师下发导学案,导学案明确关键字词含义、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时间流淌,总有珍珠熠熠发光,等待打捞。归有光就是一位出色的采宝人。今天,我们学习归有光在光阴之河采撷的名篇——《项脊轩志》。
二、披文入情,研读赏析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找出项脊轩在文中其他的称呼。
从南阁子到南阁子,是时光的简单轮回,还是生命的悲喜逆流成河?让我们研读文本,体味生命的离合悲欣。
旧南阁子:年久失修,北向,阴暗,缺乏阳光。暮气沉沉,一如没落的归氏家族。
归有光稍为修补南阁子:
前开四窗,
院子砌上围墙,用北墙来挡南边照射过来的日光;
种兰桂竹木于院子;
列书满架,书声琅琅。
院子里,小鸟时来啄食。
三五之夜,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老屋有了光,有了景,有了立志考取功名,重振家族的读书声。
于是,南阁子成为了项脊轩。
1526年的项脊轩大概是这番样子吧,竹叶声声,也许就是这个意气书生的吟哦,兰桂花开,沁满庭院的芳菲,浮动着这个19岁的少年考取功名,重振家业的心思。
归有光打捞出了项脊轩中发生的哪些故事?请大家细读三、四、五自然段,做出归纳。
有一首唐诗这样写道,“劳劳亭畔柳苍苍,万缕千丝拂地長,阅尽人间离别苦,一生都为送人忙。”归有光,就像劳劳亭畔的柳树,阅尽人间离别苦,一直都在不断地送别。
8岁时,母亲病逝,少不更事的儿童,只是单纯地以为母亲睡着了;年少时,家族和睦的生活打断,叔伯分家,这对志于考取功名,重振家族的归有光而言,又是一场残忍地告别。
仿佛就在昨日,老祖母的细细叮咛与殷殷期盼,如风过门环,雨打屋瓦,响在耳边。然而,未等归有光功成名就,老祖母已匆匆离开。
常年枯寂的项脊轩,因为妻子的到来,凭添了许多乐趣,单调贫乏的书斋生活,因为妻子的陪伴,有了许多笑语。然而,嫁来六年后,妻子永远地活在归有光的思念里。
1.首先解读叔伯分家
内外多置小门墙(学前教育教材,苏教版教材均在墙后面加逗号,人教版教材在门后面加逗号)
“小门墙”在江浙方言里是“家门”的意思,归有光先生行文多用常语。此处,小门墙之间不加标点符号断开更符合作者原意。
“多置小门墙”说明了家族分崩离析,“凡再变矣”进一步揭示了家族的没落。归有光看在眼里,伤在心上,也更促使他发愤攻读,早日考取功名。
2.再看老妪说亡母事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人教版,学前教育教材均用分号,苏教版用逗号。
老师认为:用分号更符合当时情形,更能体现母亲的慈爱。
“叩”的解析:母亲的关爱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语未毕前,学前教育教材,人教版教材均用句号,苏教版教材用省略号,联系后文“语未必”三个字,用省略号更能表达言未尽而泪已出之情。
室西连于中闺
室,生活场所,老妪在此居住,归有光行文用室而不用轩,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母亲曾在此驻足过,穿过遥远的时空,母爱的气息,似乎就在身边,用室,也体现了对母爱的留恋。
文章很短,但其中用较大篇幅写“老妪”,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安排?
讨论明确:母亲去世之时,归有光年幼,追忆母亲,从其他人那些里得来,符合常理。
一个人年幼丧母,对母爱的温暖的零星回忆,只能从别人口中获得,这又是何等的悲凉!
3.大母激励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归有光读书轩中,老祖母来看望归有光,由感而发。
苏教版为“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人教版,学前教育用书均没有逗号,逗号的一个作用,用来表示语气的停顿。
此处加逗号,似更能体现年少时的归有光读书的勤奋,重振家业的执着,
儿之成,则可待乎!(人教版,苏教版,学前教育用书均用了叹号)
叹号,表现了老祖母对归有光专心读书的欣喜和肯定,归氏家族读书久不见效,老祖母一直是失落的,而归有光叔父的分家,老祖母对家族没落更加失落,归有光的刻苦攻读,给老祖母带来了期待,而这种期待(把祖先上朝用的象笏送给归有光),又给了归有光更多前行的动力。
4.吾妻来归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可以想见的是,归有光之妻,回娘家后,提及最多自然是自己和丈夫在项脊轩中的生活,这生活是她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幸福的。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淡的话语,却从妻子的角度,表现亡妻对自己的深情。本来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却从对方的角度写,这种写法,使得在表情达意上更加蕴藉,曲折深婉。
吾妻死,室坏不修。(余久卧病无聊……)
项脊轩此刻不再是项脊轩,成了“室”,成了夫妻生活的场所。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也许是怕睹物思人,也许是怕愧对妻子对自己的期待,归有光修葺了南阁子,但是稍稍改变了样式,然后,从病中振作起来的归有光,选择了远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思念如同枇杷树,一年一岁益繁华。
一句平淡无奇的“庭有枇杷树”,让时间可量,让思念可见,语淡到了极处,情浓到了深处。
三、质疑问难
文章取名项脊轩志,仅仅是因为项脊轩小如脖颈,因为归有光的祖先在江苏项脊泾居住过?
项脊轩,是一种让人成为人的精神所在。
四、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苏轼的《江城子》,比较二者在表情达意方式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