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制作竹灯笼
2022-04-24丁茜王亚莉
丁茜 王亚莉
制作竹灯笼是幼儿园的传统活动。熙熙和硕硕打开材料包,看了看材料包里的步骤图,便对照图示寻找对应的材料。但是在把竹棍拼接到一起时,两人使劲按压,反复操作了很多次,竹棍两端的拼接点都没办法固定好。
熙熙边按边自言自语:“就是压得不太紧啊!”“那怎样才能压紧?”他没理我,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我没再说话。但结果不如人意,又散架了!
熙熙扭头问旁边的小朋友:“你们安装好了没?”他得到的回應是:“没有啦!”
于是,熙熙和硕硕继续拼,看着他们俩拼了散,散了拼,我试着问:“为啥拼不稳?还有其他办法吗?”熙熙指着凹槽处大声说:“你看嘛!这个孔有大有小。”我说:“好像是哦,那怎么办呢?” 熙熙没抬头,突然说:“给我拿个锤子过来!”硕硕说:“咱们没有锤子呀,我来做一个!”只见硕硕从美工区取来木片和筷子,自制的“锤子”很快做好了。他提醒熙熙说:“我们再看下说明书吧?”“我就是按照说明书弄的。”熙熙接过“锤子”边敲边说:“太难了!”他们的兴趣好像有点降低,不过没有放弃。熙熙又到建构区找来一块三角形积木当“锤子”。竹棍又散架了!
这时候熙熙用质疑的语气问我:“老师,您是不是买到‘假货’了?”我顺着他说:“有这个可能,那怎么办呢?还能装好吗?”“装是能装,就是少点东西,我从来没有装过这么复杂的。您要不要来试试?”他要让我帮助!我想再不出手,孩子可能就放弃了,便说:“好吧,那我来试试!你告诉我要做些什么,我们一起做。”
终于,框架装好了,熙熙转动框架检查:“这里又松了,要不要涂点胶水?”硕硕立刻递过去了胶水。熙熙忍不住说“我原以为这个灯笼很容易安装,但是做起来好难啊!”
● 以兴趣为切入点
兴趣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专注力。故事中的孩子刚刚接触七巧板时很感兴趣,但当熟练地拼出不同图形后,兴趣就逐渐减弱了。这时候老师通过设置七巧板比赛,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拼,以及合作拼搭都是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当孩子产生了兴趣,自然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力也随之提升了。
● 设置有挑战性的任务
有挑战性的任务才更容易让孩子专注,他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专注力的过程。熙熙和硕硕二人合作做竹灯笼时,专注于拼插稳定性的问题,不断地想解决办法,甚至无暇顾及老师的提问,这些其实都是孩子专注力的体现。所以家长要适当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同时,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孩子本身就很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
● 不随意打断孩子
不打扰是对孩子专注力发展的保护。当老师发现孩子遇到困难时,总会忍不住去指导,而孩子的不理会正好提醒老师—不要打扰我。所以,当孩子在认真地做事或思考问题时,即便遇到困难,只要孩子不开口,家长都应尽量保持沉默。但家长也要认真观察孩子的状态和情绪,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