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安思危 常治久安 从《清明上河图》探究北宋城市消防体系及其现实意义

2022-04-23赵悦文文图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22年4期
关键词:开封府梦华清明上河图

赵悦文/文图

《清明上河图》是家喻户晓的国宝画作,描绘了800 多个人物,各具面貌和身份,一直是研究者探究的课题。在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具有“大宋消防员”身份的人物,应该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定。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大宋消防员”及北宋城市消防体系。

临街的第二间屋子里有两个正在练弓的人,臂膀上还悬挂着水桶,这是当时军巡铺屋内的情形

文字描述的“大宋消防员”

首先我们要讲一下《东京梦华录》,它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书,书中文字记载的信息不亚于《清明上河图》。作者孟元老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交替时期,在“梦华录序”中,孟元老写道:“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又道:“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崇宁癸未是北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 年;靖康丙午之明年是靖康二年,公元1127 年,算一下孟元老在北宋都城开封汴梁生活了有24 年,由此可以认为《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跨时较长,记录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重要文字资料。

《东京梦华录》有一段文字直接为我们展现了北宋城市防火体系,转录如下:“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昼夜巡警,收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长驻军兵百余人,备有救火家什,谓如大小(水)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

不到150 字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北宋城市消防体系是有层级管理的,存在初级的马军及管理级的“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管理,“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都有义务和责任扑灭发生的火灾。东京开封的市民可以不参加扑救工作。

在这个消防体系中,一线的硬件设施是常备的,有专用房屋:“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有专用预防瞭望建筑设施:“高处砖砌望火楼”,有专用消防工具及必备材料:“备有救火家什,谓如大小(水)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除了没消防车外,不亚于现代消防硬件体系。

在这个消防体系中,人员配置有定数:“铺兵五人”,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长驻军兵百余人”。从描述上分析,配置的人员不仅有灭火职能,还有维持治安与区域管理的职能。

历史文献另一个辅证证实了东京开封府防火体系的完善有效,与《东京梦华录》同时期的《枫窗小牍》有这样一段话记载:

“余始寓京邸,于绍兴二年五月大火,仅挈母妻出避湖上。此时被毁者一万三千余家。及家山中,六年十二月京师复火,更一万余家,人皆以为中兴之始改元建炎致此。然周显德五年夏四月辛酉城南火作,延于内城,忠懿王避居都城驿,诘旦且焚镇国仓,王泣祷而灭,计一万九千余家。但临安扑救视汴都为疏,东京每坊三百步有军巡铺,又于高处有望火楼,上有人探望,下屯军百人,及水桶、洒帚、钩锯、斧权、梯索之类,每遇生发扑救,须臾便灭。”

可证《东京梦华录》记载准确,体现了北宋与南宋在都城防火体系的不同,北宋东京开封府的防火体系的高效。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大宋消防员”

现在让我们从《清明上河图》图像的角度来观察一下北宋消防体系。

《清明上河图》画面部分有5 米多长,截取部分可以看到城楼上有瞭望人员正往城内观望,城内第二间屋子里有两个“膀儿爷”,一个人正在练习开弓,左手持弓右手开弓,两个臂膀上还各悬挂着水桶。所在临街屋子可以认定为“军巡铺屋”,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消防站”或“警察岗亭”的图像资料。“膀儿爷”是军人身份,北宋时期的专有称谓为“弓箭手”,是对外敌作战时的称呼。他们在《清明上河图》里的身份就是“鋪兵”,有维护治安及消防的责任。“军巡铺屋”里有大小水桶及现在无法确认的消防工具。弓在这里就是他们用来健身的工具。城楼上的瞭望人员也是消防体系中一员,《清明上河图》并没有描绘“望火楼”,也许望火的功能被城楼取代了。

河边的一条船旁,有两名流动的“大宋消防员”,其中一名拿着现今无法确认的消防工具

如果《清明上河图》存在北宋消防体系的描绘,仅指出局部画面的几个人物有“大宋消防员”的身份是不够的。

手卷前面也有个“膀儿爷”引起笔者的注意,整幅《清明上河图》只有两处有“膀儿爷”,画家在暗示他们存在联系吗?笔者再仔细观察这位“膀儿爷”撩在地上的家伙事,找到了肯定的依据,这个“膀儿爷”也是“大宋消防员”。

接着《清明上河图》陆续又有两处“大宋消防员”被指出来了。

画面中间的“膀儿爷”脚下放着一套消防工具

一处在河边一条船旁;另一处在画面靠后,一堆看地摊的人群中。这三个人拿着相同的灭火家伙事在街头巡视,是流动的“大宋消防员”。

还有不能确认的是在画卷末端,赵太丞家水井旁打水的三个壮汉。其中有两个人绑着绑腿,一定是兵士,结合消防需要用水的因素,也可以把他们看作“大宋消防员”中的成员。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大宋消防员”的指认,使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北宋消防体系在一个空间的真实分布情况,有瞭望、巡视、驻守,还有储备物料人员。近乎动态地展示了同一时空间下“大宋消防员”的工作景象(应该强调“《清明上河图》四季说”是主观意见,消防员无法穿越时间扑灭同一空间的火灾),弥补了文字描述的不足,可称世界最早的消防人员工作记录图像资料。

发现“大宋消防员”的现实意义

从《清明上河图》中“大宋消防员”图像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北宋城市消防管理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并且十分科学,其一线的消防人员是下沉在社会生活里,起到预警勘察的作用。宋朝是灾难频发的朝代,地震、火灾、洪水、干旱、蝗灾、风灾频发,还有外族战争侵扰。由此产生了很多应对危机的有效办法,值得现代社会借鉴。

中华民族也是经历磨难才走到现在,希望以《清明上河图》中“大宋消防员”的发现,提醒国人,重视一切灾难的预防。居安思危,常治久安,只有把常治可能突发的危机放在日常工作中,形成机制,才能在面对灾难来临的时候从容应对,面对任何威胁都应如此。

猜你喜欢

开封府梦华清明上河图
Evolution of Subkilometer-scale Impact Craters on the Lunar Maria as Constrained from Mini-RF Data and Topographic Degradation Model
包公断案故事之巧断雨伞案
领略宋朝极致生活美学——读《大宋梦华》
宋代的开封府
无题(1)
DREAM FACTORY
《开封府传奇》再现“人民的包拯”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嘉靖年间,赝品《清明上河图》酿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