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SA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调查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2022-04-23岳崇梅吴君华黄亚梅尹枭孟

医学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正确率对象程度

岳崇梅,李 惠,吴君华,赵 静,黄亚梅,尹枭孟

(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川 绵阳 621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其可能对多器官、多系统造成损害,如造成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患者发生猝死。OSA的患病率较高,美国的患病率为2%~4%,我国为3.5%~4.8%。该疾病发生于睡眠过程中,患者本身不易察觉,同眠者常常误认为鼾声为“睡得香”,故患者就诊率较低,导致延误诊治而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2]。了解OSA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对健康教育需求,有助于提高OSA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促进医务人员对OSA的健康宣传、教育以及治疗的开展,为防止或延缓OSA 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6 月-12 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初诊为OSA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132 例。本研究调查对象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通过问卷星自制睡眠呼吸暂停知识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3 部分:①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②就医相关问卷;③OSA 知识问卷。调查对象通过扫描问卷星二维码填写问卷调查表,所有调查对象均为自愿参加。相同IP 地址只能作答1 次。问卷中不涉及姓名、具体住址等隐私信息,无敏感性语言。问卷后台自动监测每份问卷的答题情况,未完成所有问卷题目不可提交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相关资料和健康需求情况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数值采用频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OSA 患者性别、年龄、学历、BM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及饮酒史占比均>50%,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n,%)

2.2 调查对象就诊原因、了解疾病的途径及最想获得的OSA 相关知识 调查对象就诊的原因包括具有OSA 相关临床症状、有其他系统症状原因不明,得到医生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排除OSA 可能、失眠以及其他原因。大多数调查对象通过医务人员的途径了解OSA,部分通过手机互联网及电视、报纸、书籍及亲友和其他的一些方式了解OSA 相关疾病。这些调查对象中,最想了解关于OSA的知识包括发病原因、相关症状、有效治疗、呼吸机使用注意事项及生活方式指导等,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就诊原因、了解疾病的途径及最想获得的OSA 相关知识(n,%)

表2(续)

2.3 调查对象对OSA的知识问卷情况 调查对象对OSA 5 个知识点问题的平均正确率见表3。所有35个知识点问题的平均总正确率为33.09%,调查对象对各个知识点问题的正确率均较低。

表3 调查对象对OSA 5 个知识点的平均正确率(%)

2.4 不同学历调查对象对OSA的了解程度 不同学历调查对象对OSA的了解程度均不高,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62,P<0.05),学历越高,了解程度越高,见表4。

表4 不同学历调查对象对OSA的了解程度构成比(%)

2.5 对OSA的不同了解程度与OSA 对健康影响的认知分析 调查对象对OSA的不同了解程度干预了其对OSA 对健康影响程度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269,P<0.05),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越高,则认为OSA 对健康影响程度越大,见表5。

表5 对OSA的不同了解程度与OSA 对健康影响的认知分析构成比(%)

3 讨论

年龄、性别、肥胖增加了OSA的患病率[3-5]。本调查研究中,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比例与既往调查研究相符。患者BM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重患者的比例最高,为56.82%,肥胖患者的比例为14.39%。患者以30~50 岁人群占比最高,为55.30%,而70 岁以上老年人群占比最低,仅占2.27%,该现象提示老年人群对疾病重视程度不够。老年人往往因为身体机能下降,认为嗜睡、打鼾等症状为老年人常见症状,无需就诊,从而忽视对疾病的诊治;同时,老年人群获得疾病信息的方式较年轻人少,对现代化电子设备设施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也影响了他们对疾病的认知,这与张美月等[6]的调查结果一致。吸烟及饮酒均是OSA 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7-10],吸烟者发生OSA的可能性是非吸烟者的3.7 倍,而饮酒可能导致中枢神经兴奋性下降,诱发明确的OSA。本次调查发现,OSA 患者中,有吸烟及饮酒史的患者占50%以上,故而关于这些可矫正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OSA的发生。不同文化水平调查对象对于OSA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历越高,对疾病了解程度越高。在文化水平构成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的患者比例占到68.94%,这可能与这部分人群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高,更加乐于就诊有关,这也证实了李野等[11]的观点,文化水平偏低者更易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教育水平因素会影响患者对OSA的认知水平[12]。

本次调查发现,调查对象中87.12%是因存在打鼾、夜间呼吸暂停及日间嗜睡等症状而就诊,部分(20.45%)因有其他系统症状原因不明而完善PSG检查而确诊,在这些人群中,大多有OSA 相关症状。但部分OSA 患者存在夜间打鼾表现,但无明显夜间呼吸暂停、日间嗜睡或胸闷、气紧等表现,这部分人群更容易忽略对疾病的认知,认为打鼾是“睡得香”,这种现象会干扰患者的就诊,从而延误对疾病的诊治。调查对象了解疾病的途径,从多到少分别为医护人员、手机互联网、电视、亲人、朋友、其他途径及报纸、书籍等。同时,调查对象中最想了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从多到少分别为OSA的有效治疗方式、手术能否一次性根治OSA、OSA的相关症状、饮食、锻炼及睡姿等生活方式的指导和使用呼吸机治疗OSA的注意事项及疗程以及OSA 发病的原因。这些知识内容,从专业医务人员的途径获取更为准确。医护人员为患者获得疾病信息的主要方式,并且更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素养,能够满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问题的解答。由此,需着重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研究证实,由于OSA 反复的睡眠片段化及间歇性夜间低氧,该疾病被认为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13]。本研究显示,调查对象对OSA相关知识问卷所有35 个知识条目的平均总正确率为33.09%,调查对象对各个知识点的正确率均较低,说明OSA 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与国内多项调查研究结果吻合[11,14]。因此,提高患者对OSA的认知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NPPV 是OSA的一线治疗方式,是治疗中、重度OSA 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15]。但多项调查发现[16-19],中、重度患者中有近40%的患者不接受NPPV 治疗,且NPPV 治疗的依从性差。若患者认为OSA 对健康的影响程度越大,则可能越利于接受后续的NPPV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发现,调查对象对OSA的不同了解程度干预了其对OSA 对健康影响程度的认知,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越高,则认为疾病对健康影响程度越大。因此,需加强对患者,尤其是对老年人群及低文化水平者有关OSA 疾病的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利于后续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OSA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多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应根据患者对疾病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提高OSA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改善OSA 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或延缓OSA 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正确率对象程度
神秘来电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生意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