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强引擎

2022-04-23姚颖超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创宁波人才

姚颖超

五年来,宁波地区生产总值从8973亿元增加到14595亿元,全国城市排名从第16位跃居第12位,从“东方文明港城”迈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宁波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解析宁波城市气质提升的密码,答案之一便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宁波城市发展的重要基因。

五年来,宁波通过抢抓一系列战略机遇,持续推动、扩大创新,紧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金字招牌,聚力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建设,高能级平台加快落地,重大创新项目加快布局,为区域创新能力腾跃打下了扎实基础。五年来,宁波高新技术企业从1479家增加至3919家,实现2.6倍增长;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从突破1万家到突破2万家,实现翻倍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46%提高到3.0%。

聚焦重大专项 培育高端成果

去年11月,宁波企事业单位牵头或参与完成的9个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超高纯铝钛铜钽金属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就是要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领域,敢于向国际领先水平发起冲击。2017—2021年,宁波企事业单位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6项、省级科学技术奖216项。

五年来,宁波立足基础,瞄准前沿科技和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需求,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18年,宁波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制从境内外广泛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建立起“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创新资源协同破题”的攻关组织机制,将技术攻关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创平台布局、创新人才引进、科创项目招商等有机结合。据统计,宁波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面向10条标志性产业链及智能交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实施攻关项目近500个,吸引超过800个研发团队参与揭榜。

通过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在北仑,东方电缆研制出首条国产化500千伏深海脐带缆并下线应用;在鄞州,伏尔肯研发的高端大尺寸陶瓷密封环被应用于深空探测装备的关键系统中,作为一项核心关键设备助力神舟十二号出征和返回;在奉化,瑞凌生物研制出全球首批产业化辐射制冷降温薄膜……

企业加紧攻关拓市的同时,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五年来,全市财政科技经费累计投入505.03亿元,年均增速达22.23%。为发挥出科技专项的最大效能,宁波不断优化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创立“三色图”管理模式,形成更加精准的技术凝练机制。截至目前,宁波已梳理形成红色类(国内尚无能力替代)159项,黄色类(正在研发有望实现进口替代)200项,绿色类(可实现国产化替代)705项,并对其实施分类攻关。同时,宁波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材料、注塑装备等领域启动首批5家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

聚焦栽树工程 培植创新沃土

近日,位于镇海区中官西路双创大街靠近东昌路一侧的工地里,工程车正在繁忙作业。这里,是正在快马加鞭建设的甬江实验室科研启动区。作为甬江科创大走廊科创特色园区系统布局的硬核支撑,甬江实验室从规划图纸到开启实质性建设阶段,仅用了9个月,充分展现了宁波创新发展的信心、决心与速度。

创新,离不开科创体系的持续完善和科研能力的不断夯实。五年来,瞄准科创要素资源薄弱这一短板,宁波提前规划、统筹布局:高质量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宁波高新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全国高新区最新排名提升到全国第13位;高水准布局甬江科创大走廊,构建“一廊双片”的总体空间格局,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引领性科创策源地。

同时,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建设持续提速。2017年以来,宁波引进建设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西工大宁波研究院等高能级大院大所46家,其中70%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及国家级研究院合作共建。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71家,这也覆盖了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宁波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高性能模具结构设计、汽车轻量化技术推广等方面与宁波企业开展大量协同创新工作,在项目联合申报、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逐渐成为宁波提升创新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五年来,宁波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吸引力和集聚力持续走高,以高端创新人才主导的人才结构实质优化,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的局面正逐步形成。2017年以来,宁波通过顶尖人才科技项目支持在甬工作的战略科学家队伍增加到21名,其中全职12名、柔性9名;甬籍院士全职回归、自主培养海外院士均实现零的突破。2021年,宁波首次入围“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排名第7位,居计划单列市之首。

创新服务机制 培育创新主体

今年2月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宁波市2021年认定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宁波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89家,增速超2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是宁波创新主体持续培育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宁波聚焦平台、人才、资金等要素,狠抓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发力攻坚,进一步激发企业主体创新动能、活力,打造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创新企业梯队,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针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进等实际需求,宁波从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科技惠企政策落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据统计,2017—2020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所得税390.9亿元。去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503.0亿元,增长28.1%。同时,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也不断加强。目前,全市培育市级以上众创空间9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2家,建成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企業研发机构4000家。

创新驱动离不开资金投入。五年来,宁波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不断激发创新生态中“金融活水”的作用,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目前,宁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扩至1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296项,财政资金放大倍数从初期的6.6倍提高到17.5倍。2021年,总规模50亿元的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成立,吸引社会资本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强大保障。

东风吹正劲,创新正当时。五年来,宁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全域创新全面创新格局,迈向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坚定有力。

责任编辑:胡 珊

猜你喜欢

科创宁波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