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四条廊道”助推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2022-04-23吴礼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4期
关键词:廊道黄河流域文旅

吴礼明

河南在实施文旅融合战略过程中提出把文旅产业打造为河南支柱产业的目标。因此,以“生态廊道”建设为本,以“交通廊道”建设为基,以“文化廊道”建设为魂,以“产业廊道”建设为用,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步伐,不仅是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落实河南“两个确保”目标的需要。

一、生态廊道: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之本

生态是文化生发、延续、传承之本。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地域如果没有优良的生态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这个地域的文化不管之前多么先进、多么繁荣,最终都会因生态危机而出现发展危机、文化危机。这不仅是恩格斯从自然辩证法中得出的人类文化消长规律,也是黄河流域文明中心历史转移的经验教训,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所在。因此,推进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就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的高度出发,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设生态强省。这就要求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须从黄河文化赖以生发的生态环境建设入手,把生态廊道建设作为文化旅游带建设的基础。为此,河南应基于山形水系的生态框架,以黄河干流为主线,以太行山、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等山地为屏障,以南水北调中线、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为主要串联廊道,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文化遗址周边环境建设、居民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加快构建“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打造文化自然融合、沿线全景贯通的黄河流域生态廊道。这不仅是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黄河文化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也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头活水。

二、交通廊道: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之基

交通是文化负载、传播、弘扬之基。信息的传递、器物的流通、行为的互鉴、产业的发展,无不需要交通的承载与传播。因此,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综合治理,为游客提供安全、安心的交通环境,建设便捷、智能、绿色、安全的综合性交通廊道,是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基础要件。通过实施河南交通优势再造战略,加快提升黄河流域综合交通体系现代化水平,把河南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自然是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先手棋。在建设交通廊道中,一方面应加强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既有铁路、公路、干支线、机场功能,形成河南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优化完善河南黄河流域高速公路网,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加快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提升国家枢纽机场功能,推进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旅游通航和分段通航,在推动河南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过程中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此外,还应加强河南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拓展5G场景应用,推广“互联网+文旅”综合应用,提升河南交通廊道的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这不仅是建设河南全省智慧旅游开放平台的需要,也是提高海内外游客外在体验便捷度、内在体验广深度的需要。通过实施旅游交通畅达工程、智慧旅游支撑工程、旅游设施提升工程等,以交通强省建设优化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环境,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助力,为推进河南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三、文化廊道: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之魂

文化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文旅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之魂。不管是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沟通古今、中外的关系,文化的持久魅力、纽带黏合作用往往是其他因素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河南文化廊道,筑牢文化旅游强省之魂,应是建设体现中华悠久文明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心所在。这不仅是彰显中华文明、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需要,也是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创新之举。河南黄河流域历史厚重,文脉流长。夏迹殷墟、周鼎汉文、唐宋胜景星罗棋布,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黄河流域民风淳朴,风俗多样。既有节制人性的周公之礼,也有愉悦人心的河洛鼓号,魔术杂耍、民间工艺更是散布其间。多样的生态类型,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风民俗,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因此,建设河南黄河流域文化廊道,应从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高水平推进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开始,全面调查和认定河南黄河文化资源,摸清河南重要文化遗产底数。以时间为径,深化对仰韶文化、夏文化、殷商文化、周秦文化、汉魏文化、隋唐文化、北宋文化的研究,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串珠成链、轴带贯通,建设可观可游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加强龙门石窟、白马寺、巩义石窟寺、登封少林寺等石窟、寺廟文化带保护,建设黄河石窟、寺庙遗产廊道;聚焦郑汴洛这一核心地带,实施黄河文化标识工程,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通过改扩建和新建一批黄河文化博物馆,系统展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各环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深入挖掘中传承弘扬,在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品牌的持续打造中,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为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积蓄力量。

四、产业廊道: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之用

产业是文化旅游带建设之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河南沿黄地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抓手,以文化、自然资源丰富而经济、社会生产又欠发达的地区为重点,通过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搭建产供需有效对接、产业上中下游协同配合以及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紧密衔接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平台,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事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文旅融合产业廊道便是重要着力点。因此,壮大产业主体,抓好本土培育,大力发展河南沿黄地域文旅产业,分类建设特色文旅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等产业平台,提升配套项目建设水平,培育具有引领力的文旅新业态,便是黄河文化旅游带产业廊道建设的重心所在。这不仅是文旅文创产业的高渗透性、强融合性、可跨越性决定的,也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须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为此,以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为牵引,整合串联河南沿黄地市优质资源,在实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战略过程中,强化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提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对传统文旅产业的渗透率;通过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精品演艺、沉浸式体验消费、康养基地建设等,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注重创意创新,努力出圈出彩,形成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以旅游环线建设为牵引,整合串联优质资源,通过“快进慢游深体验”,建设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胜地;通过创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吃住行、游乐购、康与养的产业融合,实现物质享受与精神充实的统一。在把河南打造为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过程中,推动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河南“两个确保”目标,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现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编号:2021JC59);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22240041025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廊道黄河流域文旅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文旅照明的兴起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郑州市2014年拟再建千公里生态廊道 共涉9条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