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苏轼过一天

2022-04-23吴雨伦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海淀区东坡苏东坡

吴雨伦

名师点评团

陈玮,北京市八一学校高级语文教师,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八一学校拔萃项目入选学员,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理事,曾荣获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海淀区青年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喜欢苏轼的诗词,尤其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常常感慨,要是能和东坡先生见一面该多好啊!

一天早晨,当我拿起《苏东坡诗词集》时,奇迹发生了——书上的苏轼画像金光一闪,随后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人!虽然他没有开口,但我知道,他就是苏轼。想不到,“穿越”事件居然真的发生了!苏轼先生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兴奋极了,提出去东坡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看,他笑着点头应允了。

先生长袖一甩,我们就来到了第一站——美丽的杭州。三十多岁和五十多岁时,东坡先生曾两度在杭州任职。

站在西湖边上,我们看见很多游客在湖上泛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先生感叹道:“现在的百姓真幸福啊!不像我那时候,只有少数人能在西湖上游玩!”接着,他指着远处纵贯西湖的大堤说:“当年我到這里任职,看到湖里全是淤泥,湖水也快要干涸了,于是我组织了二十多万民工,挖出淤泥,这才恢复了西湖的面貌。”我连忙说:“您知道吗?后来大家为了感谢您的努力,为那条堤取名为‘苏公堤’呢!”“是吗?!”东坡先生听了,眼睛里闪出了兴奋的光。

东坡先生生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海南,我提议下一站去那里看看,先生欣然同意。我高兴地说:“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我们出发!”

为了让先生真切体验一次现代人的生活,我特意带他去坐了飞机。当飞机落地时,东坡先生感慨道:“当年是一艘破破烂烂的小船将我送到了这岛上,如今却是乘着展翅的大鹏飞到这里,真是换了人间啊!”

我们到达了儋州,当年东坡先生的学堂就是在这里兴办的。我说:“许多人曾在这里跟随您学习。直到今天,这里的人们都对您怀有深深的敬意!”东坡先生轻轻抚摸着学堂里的物品,陷入了沉思中。

离开学堂,我们来到了海滩。阳光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正在享受惬意的假期生活。我对先生说:“现在的海南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可谓人见人爱!”东坡先生微笑道:“我希望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真是甚感欣慰!”

丁零零——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把我吵醒了。原来,这是一场梦啊!

我捧着诗词集,看着书中的画像,感到格外亲切。“东坡先生,下次再见面,我们交流一下您的诗词吧!”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点评

《我和苏轼过一天》这个题目本身就很吸引人——和苏轼在一起过一天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小作者和东坡先生一起来到美丽的杭州,远眺苏公堤,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让我们看到小作者丰厚的文学积淀。行文有人文情怀,有深度思考,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睛。同样的,海南儋州之行,将东坡先生当年的生活场景和现实对照,使得跨越千年的相遇更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小作者对苏东坡先生说的“许多人曾在这里跟随您学习。直到今天,这里的人们都对您怀有深深的敬意”,说出的正是千百年来所有喜爱苏东坡先生的人们的心声。这一天的相处,在当年东坡先生生活、行走的地方故地重游,作者除了表达对东坡先生的敬仰,更有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热爱。读罢文章,我也开始和小作者一样,期待着他在《苏东坡诗词集》中与东坡先生再一次相遇、相知。

(陈玮)

猜你喜欢

海淀区东坡苏东坡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早春欣见海棠绽
定风波
千年英雄苏东坡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苏东坡学无止境
东坡画扇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