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事记》神话中的人物形象
2022-04-23田浩
田浩
【摘要】 本文从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剖析了日本古典文学《古事记》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有形的形象和无形的形象。这两种形象的构建,正是“以无形统御有形”和“神人同形同性”的思想观念作用于日本古典文学的结果。
【关键词】 《古事记》;人物形象;古代思想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3-0007-03
一、引言
《古事记》成书于和铜五年(公元712年),是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之一。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不仅饶有文学趣味,而且杂糅了大量史料、神话与传说,是研究日本文学与文化不可或缺的典籍。其中,上卷记载的神话与传说,流传百代,影响深远。
在《古事记》上卷记载的神话与传说里,出现了诸多神话人物。他们或以隐形之身,伫立于天地之间,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万物之生成。或以有形之身,活跃于寰宇之内,创造出山川日月,草木鸟兽。他们或是凭借着一己之好恶,改变着人类的命运。或是受道德情感左右,彼此之间友好或仇恨,游走在战争与和平的边缘。
本文将从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尝试分析《古事记》神话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为理解《古事记》全书,乃至为日本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尽绵薄之力。
二、无形之形象:以“无形”统御“有形”
在《古事记》开头,有如下描述:“天地始分的时候,生成于高天原诸神之名号是:天之御中主神,其次是高御产巢日神,其次是神产巢日神。此三神并是独神,且是隐身之神。”从这里的叙述,可以看见日本神话中,最早出现的三个神话人物是“独神”,即没有性别的区分,又是“隐身之神”,也就是说,他们是一种无形的状态。根据日本崇古的社会风俗可知,这三个神话人物最为久远,地位自然也就最为崇高。
在这三个神话人物诞生之后,又出现了“宇麻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和“天之常立神”,亦为“隐身之神”。这五个神话人物,统称“别天神”。在《古事记》中,日本最古老的五个神话人物,皆为“隐身之神”,也就是一种无形的状态。
至于日本的神话人物为何会是无形状态?或许跟日本传统文化中对世界的认识有关。在日本神话传说中,世界的原初是一片混沌,因而《古事记》的开头有“天地始分”之说。有学者认为,日本的“混沌”认识受到了中国《易经》的影响。无论其形成原因如何,作为结果,日本民族在传统思想观念中,认为最久远最古老的存在必定是“混沌”,即一种无形无定之状态。所以安万侣在《古事记》的“序”中说:“夫混元既凝,气象未效,无名无为,谁知其形。”另外,《古事记》的第一节,还有如下描述:“世界尚幼稚,如浮脂然,如水母然,漂浮不定之时……”此处的 “浮脂”“水母”比喻,正是利用它们没有固定形状的特征,来描述世界的混沌状态。因而,在叙述日本最古老的神话人物时,《古事记》也深受此种观念的影响,将最初的神话人物描述为“隐身”的形象,也就是一种无形的形象。
虽然,日本最早的神话人物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们对其他神话人物强大的影响力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古事记》开篇之后,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作为有形的神话人物的代表,在生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生儿健康的问题。他们在请教了“天神”(即上述高天原诞生的隐身诸神)之后,在天神指引下,他们重新成功孕育出诸多后代。
由此可知,这些无形的神话人物不仅在时间上比有形的神话人物更为久远,在智慧和力量方面也远远超过了有形的神话人物。从这样的描述中,可以得知所谓无形的神话人物的形象,是一种集历史性与重要性于一体的结合,他们不仅先于其他神话人物存在,而且还在无形之中统御有形的神话人物。从这些无形的神话人物形象中,不难看出以“无形”统御“有形”的思想在日本古已有之。
三、有形之形象:神人同形同性
在“国之常立神”“风云野之神”这两个神话人物诞生之后,首次出现了五对有形的神话人物。此处有形的神话人物,是与无形的神话人物相对应的,具有具体形象(即人形)的神话人物。这五对神话人物中,每一对皆有男女性别之分。其中,女性人物的称号前带有“妹”字。但《古事记》前四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不多,大量的笔墨放在最后一对神话人物“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的身上。可以说,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是有形的神话人物的代表,也是《古事记》开篇神话的主角。在这里,重点解析这两个神话人物的形象。
(一)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
首先,在构建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人物形象上,《古事記》引入了人类性别二元论的观念。书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现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的性别。例如,伊耶那岐命首先询问伊耶那美命身体如何长成,伊耶那美命回复说自己身上有一处未合。伊耶那岐命则言称自身有一处多余,提议将自己“多余处”填塞伊耶那美命的“未合处”,从而孕育后代。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人类男女性别观念,在男女性别之外,并无第三性。正是通过男女性别的结合,从而孕育新的生命。人类生殖行为,已然加诸神话人物的身上。
其次,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到人类生殖观念的影响。正如前文所述,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初次行“闺房之事”后,诞生了水蛭子和淡岛,虽然未曾将之列为“所生诸子数中”,但这种行为本身,却是人类生殖行为的反映。在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的第二次交合后,生下诸多岛屿,从而形成了日本国土。日本国土的此种生成方式,正是人类生殖观念在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体现。
再次,《古事记》通过导入人类的道德情感,丰富了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的人物形象。比如,他们初次交合时,伊耶那美命因身为女性先说话而招致“不祥”,导致出现生育问题,诞生了不健康的“水蛭子”和“淡岛”。在请教天神之后,他们再次交合。这一次伊耶那岐命先说话,结果顺利生育,诞生了日本诸岛。从这一段插曲中,可以看出“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深深影响了《古事记》中人物形象的构建。再比如,在伊耶那岐命因为违背约定,而偷窥了伊耶那美命的复生过程。伊耶那美命因此感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从而迁怒于伊耶那岐命。遵守诺言,保护隐私,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观念。伊耶那岐命违反了人类道德,从而招致伊耶那美命的报复。彼时伊耶那美命的力量陡然增强,伊耶那岐命只能不断落荒而逃。这样一种力量悬殊的对比,正是人类道德观念影响神话人物构建的反映,可以说明人类道德情感在构建人物形象时的重要地位。
最后,在构建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的人物形象时,《古事记》恰当地植入了人类的美学意识。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这样的天性,通过反衬的手法,在伊耶那岐命的身上得以体现。比如,在“黄泉之国”一节中,伊耶那岐命看见伊耶那美命的身体留着脓血,爬满蛆虫,故而惊怖万分,迅速逃离。惊怖源于对身体残缺的厌恶。这种厌恶感既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又深受人类美学意识的影响。人类在潜意识中倾向于完满,残缺无异于对完满的一种损耗。又比如,在“祓除”一节中,伊耶那岐命说自己曾到过“很污秽的地方”。“污穢”与“洁净”相对,而洁净的概念,既是一种道德观念,又是一种美学意识。人类在思考美的理念形象时,往往带有洁净的要素。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反衬手法,伊耶那岐命的身上表现出了人类的美学意识。
正如以上所述,从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的形象构建上,可以看见明显的人类痕迹。所谓的神话人物,更多的是人类自身的形象和意识的反映。无论是男女性别和生殖行为,还是道德情感和美学意识,《古事记》中有形的神话人物,几乎都接近人类形象,也就是所谓的神人同形同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古事记》中一些有形的神话人物,并非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那样。比如,金山毗古神(男性)和金山毗卖神(女性)由伊耶那美命的呕吐之物生成;波迩夜须毗古神(男性)和波迩夜须毗卖神(女性)由伊耶那美命的粪生成;天照大御神在伊耶那岐命洗左眼时诞生,月读命在伊耶那岐命洗右眼时诞生。《古事记》在刻画这些神话人物形象时,诚然也遵循了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但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成却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类生殖行为的结果,也不受喜爱洁净的人类道德观念和美学意识的束缚,反而是一种异乎寻常、颇有新意的想象的结果。
(二)天照大御神与建速须佐之男命
在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之外,还有两个神话人物值得关注,即天照大御神和建速须佐之男命。据《古事记》描述,天照大御神是伊耶那岐命洗左眼时所生,建速须佐之男命是伊耶那岐命洗鼻子时所生。从起源上看,他们是亲兄妹,都是神话人物伊耶那岐命的后代。与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兄妹不同,《古事记》在构建天照大御神与建速须佐之男命的人物形象时,极有可能参考了日本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在日本神话传说中,天照大御神无疑是一位主角。她的性别是女性,被认为是太阳的象征。在这个神话人物身上,可以看见明显的权力的欲望。比如,《古事记》叙述她的弟弟建速须佐之男命上天找她时,她内心的反应是:“我弟来必无好意,恐欲强夺我的国土。”从这句简短的心理描写中,可以得知这个女性人物,具有十分突出的领土和权力观念。在对她外形的描述中, 有“男髻”“八尺勾玉的串饰”“箭筒”“竹鞆”“弓梢”等武人的装饰和物件,还用了“威严的”“雄武地”一系列修饰男性的词语。所以,从这样的描写中,可以得知天照大御神的人物形象是一位坚韧的女性,不但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而且具有保护自己的武力和强大的统治力。
日本历史上,具有权力的女性统治者并不鲜见。比如,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因为与圣德太子推进一系列政治改革而留名青史。考虑到《古事记》成书的年代等因素,有日本学者认为,《古事记》中天照大御神的人物形象,正是以日本“邪马台国”的大王卑弥呼为蓝本。例如,日本学者安本美典(1972年)认为,以平均在位年数推定,卑弥呼和天照大御神所处的时代重合;而且,卑弥呼和男子之关系也与天照大御神和其弟建速须佐之男命的关系有相似之处。关于卑弥呼的记载,《三国志》和《后汉书》中有相关片段。
《后汉书》说:“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年长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众,于是共立为王。侍婢千人,少有见者,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语。居处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法俗严峻。”根据“事鬼神道,能以妖惑众,于是共立为王”的描述,可知卑弥呼能力之强大。从“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语”的叙述中,可以知道卑弥呼和某个特定男子关系之亲密。所以,可以推断卑弥呼的形象与天照大御神的形象具有高度相似性。
天照大御神的弟弟,建速须佐之男命个性乖张,人物形象十分丰满。在受父亲之命治理国土时,他不仅无动于衷,反而大哭大闹,“他的哭泣大有将青山哭枯,成为荒山,将河海悉皆哭干之概。”从此处的描写,可以得知建速须佐之男命破坏力巨大,且身上有一种叛逆的精神。正是这种叛逆,引起了后来的种种灾祸。而他叛逆的根由,在于怀念母亲伊耶那美命。也正是这种叛逆,引起了其姐天照大御神的忌惮。后来发生的诸多事实也证明天照大御神的担忧不无道理。比如,在“天之岩户”一节中,建速须佐之男命毁坏了天照大御神所造的田塍,污染了她所建造的殿堂,以至于让天照大御关闭了天之岩户的门,世界被笼罩在黑暗里。在众神的设计下,天照大御神从天之岩户出来,世界重归光明,而建速须佐之男命则被驱逐出高天原。
据日本学者荻原真子(1996年)考证,“射日”之神话广泛存在于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等国,“天之岩户”的神话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十分相似。大胆猜测,“天之岩户”的神话极有可能受到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影响。
另外,《古事记》中建速须佐之男命斩杀“八岐大蛇”的神话传说在日本流传甚广。八岐大蛇是一个凶险的妖怪形象。建速须佐之男命在被诸神放逐之后,凭借智谋和勇敢斩杀了八岐大蛇,并从中得到宝刀,也因此抱得美人归。从这里的故事情节中,可以得知建速须佐之男命的另一面,即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所以说,在构建建速须佐之男命的人物形象时,《古事记》不仅通过正面描写突出其顽劣,更是通过人物境遇的变化,来表现其勇敢和机智。这样一种表现人物多面形象的手法,值得关注。
有学者认为,“斩杀八岐大蛇”的神话,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所谓“大蛇”,或是洪水的象征,或是铁矿的象征。而整个故事,正是描述治理洪水或是开采铁矿的过程。因为彼时冶铁技术刚从大陆传至日本,而由恶劣的自然环境引发的洪水,也给当时民众的生命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威胁。
四、结语
如前文所述,在《古事记》中,可以发现诸多的神话人物。这些神话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其人物形象之构建引人深思。既有伊耶那岐命、伊耶那美命这样具有人类特征的神话人物,也有天照大御神、建速须佐之男命这样与历史相关的神话人物,还有天之御中主神、高御产巢日神、神产巢日神这样“隐身”无形的神话人物。本文综合这些神话人物的形象,大致分为两类,即无形的形象和有形的形象。
在《古事记》对无形的神话人物形象的描述中,可以推断其历史最为久远,地位也最为崇高,在冥冥之中影响着有形的神话人物的诞生,支配着有形的神话人物的命运。这样一种以“无形统御有形”的思想构成了《古事记》的开篇,从而为后文诡异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这种无形的人物形象,或许跟日本民族对世界原初的认识相关,即所谓的“混沌”观。而在对有形的神话人物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人类痕迹。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克塞诺芬尼“神人同形同性”的观点那样,《古事记》正是受此种思想观念影响,刻画了伊耶那岐命、伊耶那美命、天照大御神、建速须佐之男命等一系神话人物的形象。这些神话人物,不仅拥有人类的外表和行为,还持有人类的道德观念和美学意识。而这种道德观念和美学意识,也是日本民族早期文化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作为日本文学与文化的基础性研究,本文以人物分析为切点,对《古事记》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较为细致地考察,从而阐述了日本早期的文化思想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但是未能论及日本早期文化思想的来源,这是本文的缺憾,也是今后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日)安万侣.古事记[M].周作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小西甚一.日本文学史[M].郑清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
[4]范靖宜,林观潮.日本伊势神道“混沌观”解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9,(4):39-46.
[5]安本美典.卑弥呼の謎[M].東京:講談社,1972.
[6]荻原真子.北方諸民族の世界観-アイヌとアムール·サハリン地域の神話·伝承[M].東京:草風館,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