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2022-04-23李海广

民族文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海广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疑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智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了老师及家长的引导,语文课文的育人功能也应得到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导向性很明确——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能从课文中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但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把语文阅读课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僵化闭锁的教学方式培育的不是拥有批判思维能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英,而是一批又一批遵从权威的模板复制品,很多学生习惯了思想上的盲从、依赖,乃至无法独立进行自主思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积极寻找合乎学情的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质疑,在质疑中享受阅读,这应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那怎样在阅读过程中生发疑问,提出质疑呢?

一、鼓励学生“敢问”

从小学开始,多数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相信课本,这本是好事,但如果一味遵从课本所讲,对所谓“权威”不敢有自己的看法,这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应鼓励学生读书要大胆质疑,要尽量拓开自己的思维面,不被书中的思想与条框束缚。比如在讲《祝福》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柳妈是害人者还是被害者?如果是害人者,她是主动害人还是被动害人,为什么?如果是被害者,是被谁害的?经过提问,学生会更好地去理解小说的主旨,进而能更好地理解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在“问”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思”,“思”后再“问”,就有了“辨”的过程,这样会让学生理性地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給个结论。

二、培养学生“想问”

学生有了“敢问”这一意识后,如果没有老师的进一步引导,那这“问”也只能是浅层的问,所以老师应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阅读文本包括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概括文章主题和主要论点,勾画关键概念等,完成这些任务后,让学生评价文章内容,思考自己的立场,指出文章的局限性等。这样,学生就会有许多问题,就有了“问”的意识。比如在讲《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有可能会对“推敲”二字有不同的见解,有可能会有新的做学问方法等,在这一问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对文本有了较好地理解,且能结合自身阅读实际提出质疑,这样的阅读是有思辨力的阅读。。

三、引导学生“会问”

有了前两步,这第三步的形成就会简单一些。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质疑常见点,鼓励学生“会问”,要弄清楚什么问题有效,什么问题无效。在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学生能想到“梁思成曾经说过:‘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那么作者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介绍的九大特征背后反映出中华民族怎样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一类问题,就已从简单的理清行文思路,搞懂写作特点这类问题上升到了思学合一的境界了。学生带着思和疑去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才会有深层理解,同时也才能建立一套自己的阅读体系。

四、支持学生“巧问”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也可采用小组合探究的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究提问时,要鼓励学生“巧问”。合作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提问,问题必须出自文本但又不能重复,这就要求学生查找收集各种信息,做到读写结合。比如在学习《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时,一个四人的学习小组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①你能想到生物和人类的哪些共同点?②生物和人类相像,人类为何会难过?③人类对待生物的态度,会遭到生物的反抗吗?④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科普文章?”这几个问题源于课文,也能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识,都是比较好的问题。合作小组在思考、讨论时既结合自己原有的阅读经验,也能借鉴别人的阅读方法,最后提出这四个问题,这是他们的学习成果。从生活到文本,从文本再到生活,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让学生“思”“辨”的过程,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五、带领学生“反问”

当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到问题及答案时,学生其实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阅读体系,如果要让这套阅读体系更加完善,老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反问”——我来写这篇文章,我会怎么处理?这一环节其实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说理能力。分析说理能力的培养,其实也就是论证能力的培养,任何阅读能力的形成都必须从文本中来,而文本往往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都隐藏在文字背后,读者要通过作者在文中所举的实例,理出作者的思路。比如在《拿来主义》一文中,作者先写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然后才写到“拿来主义”,这和我们平时读的议论文有些不同,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安排,然后就会懂“先破后立”,“破中有立”这一写作手法。列举真实、可靠、典型的事例证明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有说服力,这是作者构建文本的基础,老师应引导学生依此来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边阅读边思考边质疑,判断文本中的例证是否合理、恰当,能否找到更合适的例证来论证中心论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说理能力之后,阅读文本可以保持理性的质疑状态。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建立起一套自己的阅读体系,在阅读过程中要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最终能解决问题。学生从最初的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变成为了享受而阅读,能从阅读中体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蒿莹;;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策[J];数码设计;2017年10期

[2] 崔开宇;;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普童话;2019年04期

[3] 杨丽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