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运河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2022-04-23朱颖朱蓉

艺术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运河遗产空间

朱颖 朱蓉

摘要:通过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分析北塘空间环境的演变过程及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梳理了北塘的水系格局、道路系统和各类型建筑布局形态特征,研究北塘空间形态构成及与建筑遗产之间的公共性关系。文章从历史形态保护角度,从点、线、面三应该始终借助历史形态引导建筑遗产自然地方面提出今后北塘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营造策略。在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融入整体环境,使得建筑遗产与环境能够更好地协调共生。

關键词:运河北塘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空间形态

北塘位于无锡城北门古运河畔,为近代无锡经济中心,其空间形态主要随无锡运河水系自然形成,建筑遗产黄埠墩、天主堂分布于其中,如图1。目前北塘大部分的水系格局、路网结构、住宅分布特征犹存。北塘自建成几经沧桑巨变,相关学者将目光聚焦于遗产本体的保护,而对遗产本体之外的空间环境鲜有研究。对于周边环境的改造大都采取拆除重建的粗暴方式,新建的空间环境与遗产本体完全脱节,忽视了北塘历史人文底蕴和传统空间形态构成。本文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出发,将建筑遗产置入北塘整体空间中,通过分析北塘空间形态的分布特征,探讨在保留原始肌理的前提下,如何协调新旧环境的关系,提出北塘空间环境与建筑遗产共生保护与再利用建议。

一、北塘建筑遗产周边环境演变概况

(一)古代——早期的集市形态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伐齐国破土开挖运河,于古芙蓉湖中留下了一座小岛,命名为黄埠墩。黄埠墩至江尖这段水域面积辽阔,河浜众多,遂在河浜岸边兴建码头,逐渐形成往来船只漕运要道。到唐代时,无锡作为国家漕粮征收的必经之处,于莲蓉桥北自江阴巷至北栅口成为江南有名的“大市口”。明代万历年间《无锡县志》曾记载,无锡北门大桥即有米市,说明当时的北门塘上已初具集市规模。至清代时,无锡已是田少人多,本地产的粮食已不足以供给百姓食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的粮食市场。依托于运河这条黄金水道,北塘米行粮店的数量不断发展壮大。清朝时期,无锡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而北塘米行尤甚。

(二)近代兴盛——综合性的商业中心

米市的繁荣除了引来无锡周边地区的米粮商人之外,一些外国传教士也相继来锡传教。18世纪20年代,洋人于里塘河建立了天主堂,为方便祭拜,于天主堂周围兴建住宅,因此天主堂周边多为住宅区。

近代以后,北塘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少工厂选择在此兴建。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塘的商市达到鼎盛时期,从竹场巷到北塘大街东端也开设了不少银行钱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融一条街”。随着来往商客逐渐增多,书、戏、香、游码头开始出现,也诞生了大量富有江南情趣的市民生活码头,居民区范围逐渐扩大。北塘形成以北塘大街、三里桥街、小三里桥街、江阴巷为主要街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三)现代衰落——城市的边缘地带

与中国大部分传统城市一样,近代无锡的城市现代化改造是以古城的路网改良为起点,城内河道由于交通工具的迭代,水利功能逐渐丧失,再加上卫生状况不佳,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填埋为道路。因此,在这样的思路下,北塘地区的小三里桥、三里桥、运河沿岸河浜先后被掩埋,北塘大街的里街和外街也合并成一条街,铺上柏油形成宽阔的机动车道。原先北塘外街河岸线演变成一定宽度的园林绿化用地,沿岸的码头、商铺、矮脚楼大量拆迁,两岸河房形态基本消失,形成滨水景观绿化带。由于商铺码头的消失,国家对于米市粮行的需求也不再依靠水路支持,无锡的经济中心南移,北塘因此不断衰落,成为无锡城市的边缘地带。

二、近代北塘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空间形态解读

自明清时期商市的繁荣到近代的鼎盛,北塘逐步发展,黄埠墩、天主堂等建筑遗产如明珠般点缀在其中,其周边环境与北塘融为一体。就空间形态而言,近代北塘最能代表其独特性,如图2。

(一)水系

北塘位于无锡城北门上游,临河地带多为河浜,黄埠墩处于运河之中。古时黄埠墩南面有蓉湖庄,至今还与之隔水相望。蓉湖向东有众多河浜与运河主流相连,在近代时还予以保留,而这些河浜均成为古运河支流。水系的形态直接影响到建筑遗产的选址和商市的发展。

黄埠墩周边由山水形成的河浜主要包括七条,由东向西依次为惠山浜、锡丰浜、蓉湖浜、李家浜、丁里浜、龙船浜、酱园浜、游山船浜。上述七条浜中,除龙船浜主要用于居民贩卖鱼虾和停靠龙船、游山船浜用于居民游船之外,剩余六条浜于岸上都兴建了堆栈、面粉厂和碾米厂,与北塘米市的兴旺发展息息相关。

由于外塘河河面宽广,风浪大,中小型货船经不起大风大浪,时常出现翻船事故,为了运输安全,居民于外塘河三里桥向北开挖了里塘河,后于里塘河岸建天主堂,于河上建三里桥,串连成连通的水网,形成北塘塘岸下前后两条河的形态,如图3。

(二)自由布局的路网

北塘路网受运河水系影响,呈现自由的网络状态。以贯穿东西的北塘大街至吴桥东路、三里桥街以及环绕天主堂的民主街为主要道路,串联着北塘的所有道路。

北塘大街是北塘区域最重要的街道,东起莲蓉桥西至三里桥,分为里街和外街,外街与运河相接,沿岸有众多码头和商铺。清乾隆年间,接官亭至莲蓉桥为石板路,路宽不足2米,1914年由商业家蔡缄三提议将其修筑为石子路。抗日战争北塘大街被烧毁,后在废墟上重建,里外街都缩进2米,里街改为石子路,外街用65青砖纵砌而成,成为最主要的集市街道。

过了北塘大街往西便是三里桥街,为方便运输,里塘河两岸兴建了两条三里桥街,全长200多米,宽4-5米,南北横跨小三里桥街,形成与塘河交错平行的网格状路网。里塘河北岸坐落着天主堂,为方便祭拜,于天主堂东、南、西三面建天主街,街宽在4-5米左右,与周边居民区相连,交织分割出大小各异的区域,形状多为不规则方形。居民区交通路网顺应水系地势,大部分为2-3米的巷弄,沿宅院曲折自然延伸相交,形成自由布局的路网,如图4。

(三)各类型建筑形态分布特点

北塘米市繁盛,以北塘大街和三里桥米市为最,沿河码头、商铺密密麻麻。步入近代之后,更是在运河两岸开设了大量米粮工厂,居民住宅粉墙黛瓦,保留着浓郁的江南民居风格。

商铺作为北塘最重要功能建筑,主要沿外塘河和里塘河呈线状分布,前店后宅,商住结合,如图5。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北塘大街沿河及吴桥东路西段,临河一面都是矮脚楼,这种建筑,在塘岸上建三架屋,再打桩,借水面再架二三架屋,并于临河开窗,因地处江南水乡,变成了具有水乡特色的“水上矮脚楼”。

集市造街巷,街巷铸码头,码头旺市街,在运河两岸排列着的码头成为北塘最亮丽最独特的风景线。不同于一般的码头,北塘码头面广,常作为市场,一般都处在街巷与运河的交界处,呈点状分布。除了功能性码头之外,沿河两岸更是布满市民生活码头,星罗棋布,成为水城一景,如图6。图7为三里桥货船码头。

住宅占据了北塘大面积地块,呈明显的块状分布,如图8。建筑大都朴素简洁,不添加华丽装饰。住宅通常有几进院落,以庭院或天井相连,形成稳定的整体。住宅中还有一些特色住宅建筑,如群板房,如图9。一层为沿街店面,二层有老式长短窗,主要用作居住。一些工商业家宅院建有石库门,以传统住宅为基础,融入西洋建筑元素,作为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面粉厂、碾米厂、纺织厂建筑形式中西结合,一般建在水边,呈点状分布。

(四)空间形态成因

1.地理优势

北塘的发展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以运河水系和京沪铁路的开通为主要原因。

北塘地处古芙蓉湖畔和古运河无锡城区北段,外塘河中有黄埠墩,又称“天关”,古时逼迫漕粮商船进境必经黄埠墩与蓉湖运河北岸,极大地推进北塘成为米市聚集的大商埠。从江尖到黄埠墩,河面宽达百米左右,能够停放大量商船,于是沿河岸兴建街巷,布满商铺。南岸又有众多河浜,后来都在河浜上建造了堆栈。近代以后,因其水路交通的优势及京沪铁路的通车,米、面、纺织厂等工厂都选择在此兴建,引发近代北塘空间形态的变化。

2.城市化

北塘城市化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人口城市化和功能城市化两个方面。

自明清开始兴起的米市,使北塘区的渔民、农民逐渐放弃原有的田间农耕生活,转而开始经营店铺粮行。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崛起,大量的劳动力流向工商业,富户人家创办的钱庄工厂为许多农民提供了离乡入场的机会,这极大地促进了北塘的人口城市化。新型生活模式的出现,使原本以米粮业为中心的北塘出现了许多新的功能,工厂、教堂、学校相继出现。

3.多元化

北塘在功能和建筑形式上呈現出多元化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变化也引发了一系列变化。自北塘开始成为商业集市之后,繁华的街巷为各种品类的产业提供了恰当的场所。尤其进入近代以后,北塘老街经营品种可谓齐全,从米店粮行到山地货行,从吃饭穿衣到日常百货一应俱全。由于出售的产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日用品,因此建筑通常为前店后宅式的院落围合布局,将商业和居住结合在一起。受现代风潮的影响,近代以来兴建的工厂其建筑形式一般都采用中西合璧式,新式建筑风格融入北塘,在传统粉墙黛瓦中出现了清水砖墙的集中式小洋楼,与传统江南民居呈现出明显差异性。

4.空间形态特色

北塘因水而兴,空间形态、遗产选址、米市兴起都与运河息息相关,因此存在着以下特色:

(1)受运河形态的影响,北塘区域的整体形态与扩张方向都因运河有所制约。形态并不是规整的矩形围合,而是呈自然曲线展开,与周边的河浜有所呼应。

(2)北塘区域内部有里塘河穿过,功能布置如街道、码头、商铺等都与河流呈明显的相关性。如里塘河周围的三里桥街、民主巷都与里塘河平行,形成水路相邻、河街平行的棋盘形态。

(3)居住区及沿河商业区都与河道形成均匀的块状空间肌理,运河作为较强的线性构型因素,与街巷布局有相当高的关联度,水系与之高度关联的街巷成为北塘区域的骨架,形成稳定细密的整体。

(4)建筑遗产黄埠墩、天主堂都依水而建,考虑其功

能,选择兴建的位置与水系有关。如黄埠墩就建在风浪较大、河面宽阔的外塘河处,方便往来商船停靠;而天主堂主要用于祭拜,因此建在居民来往便利的里塘河岸,周边环绕居民区,方便居民来此祷告。

三、北塘段建筑遗产周边环境设计策略

当前对于北塘建筑遗产的保护是片面的,完全将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割裂开,仅仅对遗产本体进行独立保护,其周边环境的建设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在对周边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把建筑遗产放置到整体城市环境之中,将它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看。同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北塘的空间环境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传统的街道形态、水系河流、特色空间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体化的城市建设。因此在营造周边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尊重其本身的传统空间形态。结合目前北塘空间环境的实际情况,可将设计策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营造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北塘最为典型的标志性节点景观就是黄埠墩和天主堂,在保护和修缮遗产本体之外,需要重点营造其周边的环境。作为标志性节点景观,应确保在遗产保护区内视线通廊的畅通无阻,对其周边建筑的高度和尺度也应控制得当,需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同时在运河湾角处可植入港口码头,以此作为北塘地区的滨水地标。入口作为向心力和离心力最为突出的地方,应引起重视。可在重要道路或桥梁出入口等重要节点区域进行统一规划、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北塘标志性节点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二)建设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随着近年来北塘沿岸的改造,北塘沿岸已被改造成了滨水景观绿带,成为衔接运河和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担负着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功能。基于现状,进一步提升这条绿色空间轴线是十分重要的。以北塘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为基础,利用水系的优势和形态分布,将北塘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雕塑、小品融入其中,形成文化景观节点,并利用节点突出生态景观,提高环境质量,为北塘建立特色生态绿廊。

通过对北塘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北塘大街至吴桥东路是东西向空间发展的另一条主轴。北塘大街同时连接小三里桥街、江阴巷,这三条路均联系了对外交通,是展示北塘空间环境风貌的走廊。同时,吴桥东路、民主街附近连接黄埠墩和天主堂,建筑遗产保存状况良好,可作为欣赏建筑遗产的景观走廊。

因此可将主要景观轴线确定为两横三纵的格局。横轴为东西向,为滨水绿廊景观轴、北塘大街——吴桥东路景观轴;纵轴为南北向,包括民主街景观轴、小三里桥街景观轴、江阴巷景观轴。规划中可对各轴线风貌特征进行分段控制,需控制道路两侧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以协调与建筑遗产的关系,同时能够突出城市轮廓线。通过分析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可以控制两侧建筑物外墙的样式和颜色,并在道路两边添加景观节点,以增强其空间形式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保留強化型的面域景观

北塘沿着自然水系展开的空间肌理浑然天成,主要表现为面的空间形态特征的是大面积的住宅区。在对其空间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住宅空间的整体轮廓线,遵循传统的格局和肌理,重点做好对外交通的组织,保护内部道路和水网格局。同时也应该考虑天主堂与周围住宅区的关系,协调新旧建筑形式,对住宅区传统的平面形式及建筑尺度、传统建筑外立面等也应该予以保护。做到“整旧如故”,新与旧之间应有可识别性。

四、结语

通过梳理北塘近代的空间形态,可以看出原北塘的水系格局在近代空间环境的布局中也得到了延续与再利用。建筑遗产作为运河水系的衍生物,随着水系主要功能的变化,周边环境也随之改变。北塘近代的空间布局,与不同时期的路网、水系具有明显的共生布局特征。可以说,北塘的空间形态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北塘的空间形态具有无可争议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当整体性、科学性、完整性地保护历史形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北塘原有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遗产的周边环境与遗产本体出现了断层。在对其空间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借助历史形态引导建筑遗产自然地融入整体环境,使得建筑遗产与环境能够更好地协调共生。

参考文献:

[1]翟斌庆,徐博.汉长安城的历史形态演变与遗址区村落保护[J].中国园林,2019,35(6).

[2]邰学东,陈勇,崔宝义,刘溪.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空间形态塑造的规划探讨:以宿迁市市区运河沿线空间形态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10(2).

[3]汪润.乌镇滨水建筑外部边缘空间的形态构成[J].工业建筑,2014(11).

[4]陈薇等.走在运河线上大运河沿线历史城市与建筑研究: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无锡运河志》出版[J].江苏地方志,2009(3).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锡市北塘区委员会编.北塘老街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A- ZH131)。

猜你喜欢

运河遗产空间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空间是什么?
《中国运河志》简介
遗产怎么分
如泰运河谣
创享空间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