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融合的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探索
2022-04-23李赠华林巧钟永江
李赠华 林巧 钟永江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是未来评价的方向。笔者认为,信息化等手段是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该方式能够客观记录学生的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并可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 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学生评价包含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的基于经验、印象的评价;另一种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及数据的评价。第一种评价片面且零散,大部分都是以最终分数作为评价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这种“评价”流于形式、依据模糊、效果低微,而且缺乏过程性。第二种评价是发展趋势。但目前仍然存在如技术堆砌、有头无尾、為数据而数据、没有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等问题。总之,信息技术与教育评价的有机融合迫在眉睫。
● 基于信息融合的学生素养评价整体设计
1.设计原则
(1)指向培养目标:突出“三全”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必须明确而持续地指向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学生评价,应鲜明地突出“三全”:全员参与、全程评价、全面育人。
(2)注重顶层设计:突出“三统一”
综合素质评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各方面观察、测评的结果汇聚在一起,对测评对象的整体情况做出综合判断。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提出了“三个统一”:①统一平台。各学科教师的评价、各班级师生的评价、各课程的评价、校园各项活动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统一在同一平台上(共乐平台)。②统一身份。所有学生只有一个身份代码,用于在平台上获取来自各渠道的评价及各类数据。③统一标准。对所有评价赋予统一分值,并对学生获取数据的兑换等也统一价值。
(3)落实数据育人:突出“三化”
①数据化。用数据说话,借助平台与机制,全面开展数据化评价。②游戏化。坚持赋予评价游戏化,如评价场景游戏化、评价能量游戏化,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③个性化。将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家庭、社会活动细化为一个个有趣的评价点,为学生个性成长提供一份丰富的“自助餐”。
2.总体设计
基于信息融合的学生素养评价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分类、数据应用和数据呈现四个模块构成,如下页图所示。
● 基于信息融合的学生素养评价实现方法
1.组建评价共同体:解决“谁评价”
笔者所在学校以“共乐之城”为平台,以“学生成长”为轴心,把学生成长的“现场”都纳为评价点,把“成长现场”的责任人都纳为评价人,并以此组建学生成长评价共同体,实现对学生的成长评价不留白、不断层。
2.制订评价内容与标准:解决“评价什么”
为了不让评价成为一种负担,学校将评价内容分为“必做”和“选做”两个板块,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为了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在各项内容的评价标准制订上,学校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统一评价分值,二是开放评价标准。
3.建构评价平台与机制:解决“怎样评价”
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是评价体系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笔者所在学校最终确定了“数据化育人”“一二三四五”评价机制。具体内容为:一个系统——“共乐之城”成长力生态系统;二条主线——数据生长线(内生与导入)、数据输出线(积分应用和数据应用);三大功能——发现、促变、赋能;四个维度——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五个层面——共德、共学、乐健、乐美、乐创。实现了所有学生评价有“共同的平台、共通的渠道、共用的能量”。
(1)数据采集
①数据内生。学校根据学生评价体系,研发了“共乐之城”成长力平台,全面采集不同评价主体在不同评价场景中的评价数据。
②数据导入。任何一个平台,都无法且不必“一网打尽”学生评价的所有数据,但为了评价的全面、客观、公平、有效,又必须尽可能穷尽相关数据。因此,“共乐之城”平台在研发时,充分考虑了这一问题,借助技术支撑,预留足够空间,设置统一身份,开放架构与接口,积极对接、导入相关学习平台产生的学习数据。目前,该平台主要对接的数据有:阅读力据、体质健康力数据、个性学习力数据、创造力数据、社会实践力数据。
(2)数据输出
在平台上,评价的数据是一种能量,可以生成被评价者的积分,进而兑换成线上和线下的能量。例如,“共乐之城”成长力平台以游戏化的方式,实时将学生的成长数据兑换为他们的积分,供他们在角色体验、兑换礼物、在线体验等场景中体验与消费。
另外,还可以生成评价分析的数据,形成评价报告。例如,“共乐之城”成长力平台后台系统实时分析学生各种数据,并从共德、共智、乐健、乐美、乐创五个维度创建数据分析模型,精准梳理学生的成长档案、素养报告和电子画像,探索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机制与数据分析模型。
4.赋能评价结果:实现“我要评价”
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呼唤“我要评价”呢?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给评价赋能,让评价富有童趣,让学生喜闻乐见。例如,物化兑现——把评价结果变成可以预见的;宠物可视——将学生的数据的生成、生长过程可视化为“宠物环游记”;城市争章——随着积分的增加,学生可以从深圳出发,环游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并获得城市徽章,在各城市完成学习与活动打卡后,还能获取另一笔积分;等等。
● 结语
在“共乐之城”成长力系统项目的驱动下,笔者所在学校实现了综合素质评价可视化。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数据的采集会越来越精准。基于信息融合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在后续的实践中,还应强化评价场景课程化及评价应用资源化,努力转变评价的思维方式,努力向整体式数据思维、关系式数据思维和过程性数据思维等方式转型,让评价更多地基于当下,发现品质,指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