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球鞋文化特征的教育思考
2022-04-23陈钰洁
陈钰洁
摘 要校园里的球鞋现象不仅是学生消费行为的表现,更是球鞋文化在学生身上的投射,影响着当代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审美素养和价值追求。基于球鞋文化的时尚性、消费性和审美性特征,学校教育应高度重视球鞋文化对中小学生自我认知、消费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影响,将球鞋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促进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建构,提升审美素养,助力其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球鞋文化;学生发展;自我认知;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4-0062-02
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球鞋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双脚、便于行走、透气舒适等,它被设计赋予了更多的种类和功能。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人们体现自己追赶潮流的工具和群体身份的象征”[1],尤其对充满生命活力的中小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球鞋作为学生喜爱的日常穿着,已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生活状态,代表着学生追逐时尚潮流的态度,彰显着个体的青春活力和个性审美。究其本质而言,球鞋文化可说是一种“以球鞋为媒介或载体,通过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商业销售、社交媒体等手段主要在青年人群中存在的亚文化,其文化群体将球鞋作为其处于主流文化背景下的独特信仰,是一种带有商业娱乐性质和社交影响力的文化”[2]。校园的球鞋现象已不仅仅是学生消费行为的一种表现,它更是球鞋文化的投射,影响着当代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审美素养和价值追求。
球鞋文化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成功举办亚运会、奥运会、冬奥会等系列世界体育赛事以来,伴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体育精神的传播,以及由此带来的体育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广大青少年成为了球鞋消费的主体,穿什么样的球鞋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对时尚与偶像的崇拜与追捧。球鞋不再只是一双具象的鞋,更具有了意义性,它的商品使用价值被消解,人们追求的是商品所带来的符号价值。因此,学校教育要高度关注球鞋文化对中小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并采取适切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有访谈发现,个体的球鞋认知最初起源于“个体思想开始觉醒并且开始有自己想法的青少年阶段,大多被访谈者最初的认知都来自于‘球鞋本身样子的好看’以及‘周围人的追逐’”[3]。这种盲目的从众和攀比心理与我们要培养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时代新人是格格不入的。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靠外在评价来建构的自我认知是无法长久的,尤其生活在当前的消费社会,球鞋所具有的时尚属性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自我认知的建构,其提供的是“一种相对廉价却有效的自我构建方式”。
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要注重通过对相关消费现象的剖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即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外在的东西赋予的,它依靠的是个体强大的内在力量。通过对当前球鞋现象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2019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的金融简报《警惕“炒鞋”热潮,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就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我們可以将这一素材纳入思政课和相关主题教育中,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辨析、探究等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球鞋不仅仅是一双球鞋,它还具有包含金融属性在内的多重属性,还可能成为引发金融风险的产物,进而从多方面去认知球鞋的功能与价值,培养其多元思维,切实改变浅薄的自我认知,实现健康的自我认知建构。
综观当前中小学生的球鞋消费,大多表现为对品牌和时尚的追随与热衷,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一是从众心理。“因为看到身边不少人在穿,所以也想买来穿穿。”“女生现在也喜欢买球鞋,特别是aj,因为好看。”二是炫耀心理。“穿着球鞋感觉有逼格,很时尚。”“喜欢上球鞋的原因就是很肤浅,好看、贵、有排面。”三是求同心理。“穿上我喜欢的鞋更加自信了,就像化妆一样。”四是攀比心理。“大家有我也要有”“别人有我没有,怕被鄙视看不起。”五是崇拜心理。“这是我的爱豆代言的鞋,所以我要穿。”“穿上我的偶像代言的鞋,就是对偶像的忠诚和致敬。”由此不难发现,当前中小学生的这些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观念甚至价值追求。
基于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在理性追求时尚、崇拜偶像的同时,看到品牌背后的利益关联和价值取向。例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新疆棉事件,就是一次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班会课,以及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中,应将类似事件作为重要的素材资源,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消费和偶像崇拜等行为。切实引导中小学生在心中重新树立中国民族品牌的形象,学会思考如何用我们的价值观去影响世界,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球鞋作为一种时尚单品,反映了穿着者不同的审美追求,成为个人品位和审美素养的直观体现。尤其是休闲运动鞋款式多样,富于新鲜、时尚、个性的设计元素,深受社会各个领域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个体张扬个性、彰显生活品味、情调与风格的工具。可以说,球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不同个体的人生态度与审美追求。中小学生自不例外,球鞋文化的审美性特征影响着中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为此,学校可将球鞋文化等消费社会的典型现象纳入日常美育,通过各学科的美育渗透,尤其是美术课程的教学创新,引领学生的审美素养。例如,教学可带领学生关注、分析球鞋的设计元素,辨析什么样的球鞋、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美的?是不是越贵越美,越流行越美?还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主设计球鞋等。借此,引导学生通过球鞋的审美和设计等,体认真正的美,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育核心能力的培育自然水到渠成。
球鞋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和外来文化带给中小学生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既要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更要防范其消极影响,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个人品位及价值观念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2]李雨豪.浅析当下球鞋文化本质及其对国内青年的影响[J].大众文艺,2020(09):15.
[3]赵雅兰.时尚理论下的球鞋消费分析[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03):20.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重庆 40133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