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对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水平的影响

2022-04-22岳春艳丁巧娟赵杰琼雷晓琴

临床误诊误治 2022年4期
关键词:房水湿性黄斑

岳春艳,刘 云,丁巧娟,赵杰琼,雷晓琴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属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通常由各种因素诱导产生,患者具有视功能障碍以及中心视力进行性减弱等特征[1-2]。有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AMD患病率呈现不断升高趋势,且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是年龄超过50岁人群发生不可逆视力损伤的常见原因[3]。在当今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背景下,预计2040年全世界AMD患者数量可达2.88亿[4]。关于AMD临床分型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先分期再分型,其中晚期包括干性型和湿性型,前者特征主要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大量增生或脱失、产生玻璃膜疣等;后者特征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造成出血与渗出表现,损伤到光感受器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可对视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激光光凝、药物治疗、光动力疗法以及手术等均为湿性AMD(wet AMD, wAMD)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故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5]。以往报道显示,血管形成相关因子及炎性因子在wAMD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6]。白细胞介素-8(IL-8)、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均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且参与血管形成的调控。本文探究抗VEGF药物Ranibizumab治疗wAMD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8月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108眼)wAMD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符合wAMD诊断标准[7],荧光素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早期荧光染色,并且晚期荧光渗漏;无相关治疗史;具有正常的意识及沟通能力;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高度近视者;合并其他影响视功能疾病,比如视网膜血管炎、葡萄膜炎、高血压或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及多灶性脉络膜炎等;有全身糖皮质激素用药治疗史或眼部手术治疗史。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wAMD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81眼)和保守组22例(27眼),并选取同期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者20例(20眼)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 ①观察组: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首先予以常规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然后进行表面麻醉,冲洗结膜囊;使用眼睑器开睑,在颞下角巩膜缘后3.5 mm部位注入Ranibizumab(NovartisPharmaSteinAG,国药准字号:S20170003)0.05 ml,若患者眼压正常,需在结膜囊部位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20496)包封术眼;每个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月。②保守组:行保守治疗,结膜囊内滴入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Pharma Stulln GmbH,国药准字号:H20130295)治疗,每天1滴,滴入药物后需要闭眼休息5 min,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wAMD患者治疗前后,以RTVue XR OCTA系统(购自美国 Optovue公司)进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检测;以非接触式眼压计(型号:NT-510,购自日本NIDEK公司)进行眼压检测;通过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测,最终结果使用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予以表示。②观察组于第1次与第3次注射Ranibizumab前采集患者房水100 μl,并于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采集静脉血2 ml;白内障患者则于术前分别采集房水100 μl和静脉血2 ml;标本均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取上清液,置-80 ℃冰箱中保存待测,利用液相悬浮芯片系统(型号:Luminex®200)进行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A与VEGF-D水平检测,严格依据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观察组与保守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观察组与保守组治疗前后眼压值、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CRT比较 观察组与保守组治疗前后眼压值,以及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治疗前及保守组,黄斑CRT明显小于治疗前及保守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两组治疗前后眼压值、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CRT比较

2.3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A、VEGF-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4治疗前房水和血清指标与wAMD的关系 将上述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房水及血清IL-8、LIF、SDF1-α、VEGF-A、VEGF-D水平与wAMD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见表4。

表4 治疗前房水和血清指标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关系

2.5观察组治疗前后房水和血清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A、VEGF-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见表5。

表5 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后房水和血清指标比较

3 讨论

IL-8属于潜在趋化因子,能激活人体中性粒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参与血管生成过程和急性炎症的调节[8]。有报道显示,当低氧状态时,IL-8水平升高,在眼内能够起到激发炎症反应、加快血管生成及提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9-10]。相关研究指出,IL-8可能参与wAMD致病过程,具有重要检测意义[1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前房水和血清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wAMD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与上述研究观点一致。说明IL-8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wAMD发病。LIF为IL-6家族成员,一般于炎症过程中表达,并且在不同细胞中具有不同作用。有报道显示,在正常血管形成过程中,LIF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其对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则无抑制作用[12-13]。亦有研究表明,LIF属于双向调节炎症反应与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14-1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前房水和血清LIF水平较对照组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考虑可能与患者LIF调节反应性升高,从而发挥拮抗VEGF作用紧密相关。VEGF-A、VEGF-D均为VEGF家族中重要的细胞因子[16]。其中,VEGF-A具有促血管生成、提高血管渗透性等作用;VEGF-D能够同时刺激人体新生血管以及淋巴管生成,并促进细胞增殖[17-18]。相关研究指出,AMD患者房水VEGF-A、VEGF-D浓度具有异常升高改变[19-2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前房水和血清VEGF-A、VEGF-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与wAMD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与上述报道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wAMD发病过程中VEGF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眼部组织没有淋巴管,因此VEGF-D可能与VEGF-A一样,在患者眼部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AMD患者房水VEGF无明显升高[21]。考虑可能与检测手段与样本数量差异等有关。现阶段,关于SDF1-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与眼部新生血管相关疾病有关的研究非常少,可为临床治疗wAMD提供新思路。本研究显示,房水和血清SDF1-α水平与wAMD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由于SDF1-α属于CXC趋化因子,主要由基质细胞(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等)合成并分泌,能够通过结合CXC趋化因子受体4,趋化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进入相应炎症组织,通过激活眼部以及全身炎症反应,促进wAMD形成[22-23]。

Ranibizumab属于抗VEGF药物,其优势为分子量较小,能够高效透过眼部视网膜,同时特异性结合VEGF-A[24-25]。以往研究指出,对AMD患者每月使用Ranibizumab进行注射治疗,连续2年,高达90%患者视力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26]。因此,本研究选择Ranibizumab治疗wAMD,经过治疗,观察组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A、VEGF-D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表明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能够有效改善上述指标表达情况,从抑制血管生成、降低机体炎症等方面发挥疗效。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保守组,且黄斑CRT更小,表明相较于保守治疗,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产生,减轻患眼黄斑水肿,提高现有视力,疗效显著。考虑可能与Ranibizumab治疗能有效降低wAMD患者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A、VEGF-D水平有关,通过调控上述指标水平变化,抑制血管生成,减轻眼部与全身炎症反应,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变化了解wAMD患者病情,当房水取样存在困难时,可通过检测血清样本,辅助判定临床疗效。但本研究具有样本量较少、为单中心研究、未分析不同抗VEGF药物治疗对房水和血清指标的影响等局限性,有待后续大样本、多中心及比较不同抗VEGF药物作用的研究予以进一步补充、完善。

综上所述,对wAMD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能够起到抑制血管生成、提高患眼视力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抗VEGF药物能有效调控房水和血清IL-8、LIF、SDF1-α、VEGF-A、VEGF-D表达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房水湿性黄斑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裂孔在黄斑
氧化应激指标在白内障患者体液中的改变及与年龄的关系
Analysis of spectrum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bacteria in the aqueous humor or vitreous of patients at an early stage of penetrating ocular trauma
不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泪液NO浓度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变化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新型湿性敷料在脊髓损伤患者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兔眼小梁切除术中丝裂霉素C放置部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