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个饲用燕麦品种在北疆不同生态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2022-04-22赵永刚候国庆

种子 2022年3期
关键词:太阳神燕麦品种

赵永刚, 刘 彦, 候国庆, 杜 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 奎屯 833200)

燕麦草是一种优质的粗饲料[1-4],其富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适口性好。含有高消化纤维,低钾、低硝酸盐及多种矿物质与维生素,特别适合奶牛产奶期饲用[5-6]。目前国内燕麦已经作为饲养奶牛的第三大饲草广泛应用于饲料配方中[7-10],在奶牛产奶期日粮中使用,可代替部分精饲料,提升粗饲料所占日粮比例,增加奶牛采食量,提高群体健康水平、减少代谢障碍疾病、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还可增加牛奶蛋白质含量、提高牛奶品质,提高产奶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11]。

燕麦品种较多,不同品种能适宜不同的环境条件。新疆地区地貌多样,环境差异大,在北疆,奎屯代表海拔低温度高的平原地区,第七师124团海拔稍高,距离天山近,气候较奎屯冷凉,阿吾斯奇是高海拔、积温低的冷凉地区。这3个地区能够代表北疆绝大部分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燕麦是牛场第三大饲草,但新疆多地没有主栽品种,造成燕麦种植量很少,缺口很大,基本是内地外购燕麦,增加了运输成本[12],对新疆畜牧业发展有一定影响。本试验引进10个燕麦品种在北疆不同生态类型的地区进行试验种植,筛选不同地区适宜种植品种,同时测试燕麦品种的适应性和稳产性,为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燕麦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置3个点,分别在奎屯、新疆第七师124团、阿吾斯奇3个地区,试验时间为2017—2018年。

奎屯试验地设于奎屯乌鲁木齐东路农科所16号地,海拔412~460 m,位于东经84°50′40″~84°59′27″,北纬44°25′42″~44°30′25″。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极端最高气温41.8 ℃,平均无霜期为182 d,平均年降水量185.0 mm,年平均积温(≥10 ℃)为3 774.3 ℃。土质为沙壤土。

第七师124团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山前,准噶尔盆地西南侧古尔图河和四棵树河之间的冲积倾斜平原上,海拔504~325 m,地处东经84°02′24″~84°15′00″,北纬44°02′00″~44°42′11″。属北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夏季干热,降雨稀少,蒸发旺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温差大。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 831.9 h,最高气温41.8 ℃,稳定在10 ℃以上的年积温为3 678 ℃,年平均降水量170 mm,无霜期167 d。

阿吾斯奇牧场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位于东经84°48′00″~85°22′00″,北纬46°48′00″~47°04′48″,海拔1 670~1 800 m,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年降水量150~340 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年蒸发量1 660 mm,年平均气温3 ℃,无霜期120 d,≥10 ℃年积温2 088 ℃。土质为砂砾薄土。

1.2 试验品种及来源

10份供试燕麦品种,6份来自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4份来自北京正道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见表1)。

1.3 试验方法

试验选在北疆奎屯、第七师124团及阿吾斯奇3个点进行,种植面积均为10 m2(宽2 m,长5 m),3次重复。行距20 cm。收获中间6行测产,测产小区面积0.2 m×6 m×5 m,其余的进行生育期调查。

奎屯点试验进行了两年,灌溉方式为滴灌。2017年为品比试验,4月24日播种,4月25日滴水,5月4日出苗。生长期滴水共4次,时间分别为5月28日、6月21日、7月5日、7月21日。6月人工除草2次。试验分两个播量,密植播量为225 kg/hm2,稀植播量为112.5 kg/hm2。生长期施尿素675 kg/hm2,二铵225 kg/hm2。2018年选择3个品种进行3个重复试验,小区面积为10.4 m2,播量为150 kg/hm2。4月27日播种,5月6日出苗。

阿吾斯奇点分别于2017年及2018年进行了两年试验,浇灌方式。2017年为品比试验,6月11日播种,6月22日出苗,播量为210 kg/hm2。由于雨水充足,其间未浇水施肥。2018年选择一个品种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播前施牛粪12 000 kg/hm2,灌水4次。播种期6月23日,6月30日出苗。

第七师124团点于2017年在124团4连进行了一年试验,播量为210 kg/hm2,播种时间为6月24日,滴灌种植,未覆膜,6月30日出苗。是饲用燕麦一年两季的第二季,由于试验种植于大田中,8月16日随大田进行了统一收获,个别品种未到收获期。

1.4 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生育期:调查播种期、出苗期、抽穗期、扬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

鲜草产量:在燕麦扬花期进行测产,小区刈割折算成公顷产量。

鲜干比:每次刈割后,每小区随机选取500 g鲜草,自然风干至恒重,称取重量,与原鲜草重量的比值乘以100%。

干草产量:由鲜干比折算出干草产量。

倒伏率:小区倒伏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乘以100%。

分蘖数:于饲用燕麦拔节后10 d,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取3行(1 m×0.6 m)计算茎数,统计分蘖数。

成穗率:于扬花期,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取3行(1 m×0.6 m)统计总穗数和有效开花穗,计算成穗率。

日生长量:作物在一个时间段内生长的长度除以这个时间段的天数。

1.5 试验数据处理

采用WPS 2019软件和SPSS 2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F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疆奎屯试验点表现

2.1.12017年奎屯点生育期及倒伏性

经调查,2个播量的生育期无显著差异。成熟期最早的品种是青引2号,7月8日成熟,生育期为64 d。生育期80 d以上的品种有甜燕麦、太阳神、牧王和贝勒2号,贝勒2号最晚熟,为88 d。由于滴灌水较多,所有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倒伏,严重的有青引2号、甜燕麦和青海444,倒伏率均达80%以上,较抗倒伏的有加燕2号、白燕7号和青引1号,倒伏率在20%以下,其余品种在40%~60%之间(见表2)。

表2 2017年奎屯地区饲用燕麦生育期表现Table 2 Growth period performance of forage oat in Kuitun area in 2017

2.1.22017年奎屯点饲用燕麦农艺性状分析

由表3可见,株高最高的是太阳神,为125.6 cm,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次是青海444和牧王,分别为112.4 cm和110.5 cm,最低的甜燕麦,为81.5 cm,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其余品种株高在100~108 cm之间。从出苗至6月6日,日生长量较高的有青引2号、青引1号和青海444,达到了2.4~2.5 cm/d,较低的有贝勒2号、白燕7号和牧王,在1.6~1.9 cm/d之间。苗期直立的品种有白燕7号、太阳神和美达,披散的品种有加燕2号、甜燕麦、牧王和贝勒2号。奎屯点种植的两个密度,密植时分蘖率最强的品种为青引1号,达109.6%,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次是白燕7号,为83%,最差的是贝勒2号,仅6.2%,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稀植时加燕2号为264.1%,白燕7号为235%,青引1号为207.3%,分别排一、二、三名,加燕2号分蘖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分蘖力弱的是青引2号和青海444,分别为63.1%和84.1%,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稀植比密植分蘖率增加了2.71倍。密植成穗率均不高,最高的贝勒2号仅30.3%,最低的加燕2号为9.8%。稀植成穗率最高的是青引1号,为91.1%;白燕7号和太阳神相当,为74.5%左右。青引2号和牧王均最低,为35.5%。成穗率稀植比密植高1.65倍。其他特殊性状表现,贝勒2号秆粗叶宽,加燕2号和青引1号秆细,太阳神秆粗,青引1号叶片窄。

表3 2017年奎屯饲用燕麦农艺性状调查Table 3 Agronomic traits investigation of forage oat in Kuitun area in 2017

2.1.32017年奎屯点产量性状

2017年对10个饲用燕麦品种的鲜草产量进行了测定,密植鲜草牧王最高,折合产量为6 1734 kg/hm2,贝勒2号产量为60 600 kg/hm2排第2位,美达、太阳神和加燕2号产量依次排第3、4、5位,与牧王和贝勒2号产量相当(p>0.05),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青引2号和青海444产量分别为34 400 kg/hm2和32 000 kg/hm2,排最后两位,其余品种在39 000~60 000 kg/hm2之间。稀植产量最高的是贝勒2号,为68 601 kg/hm2,最低的是青引2号,为28 601 kg/hm2,其余品种在34 066~48 933 kg/hm2之间(表4)。

表4 2017年奎屯试验点不同密度产量表现Table 4 Yield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densities at Kuitun test site in 2017

密植平均产量为48 560 kg/hm2,稀植为44 707 kg/hm2,密植比稀植产量高8.62%。说明除贝勒2号外,大多数饲用燕麦播量以210 kg/hm2为宜。

2.1.42018年奎屯点的生产试验表现

各品种相关性状:株高最高的是太阳神,为1.24 m,最低的是牧王,为1.17 m,贝勒2号为1.21 m。太阳神的分枝数和收获穗数均最高,分别为578.9万个和391.7万穗。这两项表现最差的是牧王,分别为395.6万个和308.9万穗。结穗率最高的是牧王,为78.09%,排第2位的是贝勒2号,为76.60%,最后为太阳神,为67.7%。鲜干比贝勒2号最高,为26.62%,牧王较低,为25.5%,太阳神为26.16%。倒伏率三者相差不大,在25%~35%之间(表5)。

表5 2018年奎屯点饲用燕麦各品种相关性状Table 5 Related traits of forage oat varieties in Kuitun site in 2018

产量性状:贝勒2号鲜草、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48 182 kg/hm2和12 828 kg/hm2。牧王排第2位,鲜草产量为45 911 kg/hm2,干草产量11 709 kg/hm2,两者产量相当(p>0.05),显著高于太阳神(p<0.05)。太阳神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35 168 kg/hm2和9 201 kg/hm2(表6)。

表6 2018年奎屯点饲用燕麦产量表现Table 6 Yield performance of forage oat varieties in Kuitun site in 2018

2.2 阿吾斯奇生态区试验表现

2.2.12017年阿吾斯奇饲用燕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

试验按不同成熟期分两批进行了收获,收获时期为扬花期前后。8月18日收获早熟的一批,9月10日收获晚熟的一批。较早熟品种有加燕2号、青引2号、青海444、白燕7号。其余的青引1号、甜燕麦、牧王、太阳神、美达和贝勒2号较晚熟。

农艺性状表现,株高最高的是青海444,为66.9 cm,其次是加燕2号,为60.7 cm,青引2号和太阳神分别为57.6 cm和55.8 cm,最低的是甜燕麦和美达,株高分别为41.3 cm和41.6 cm,较低的是牧王,为44.8 cm,50 cm左右的有青引1号、白燕7号和贝勒2号,由于土质为沙砾薄土肥力过低,株高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单位面积株数较多的有太阳神和青海444,其中太阳神株数显著多于其他品种(p<0.05),株数较少的是贝勒2号和甜燕麦,其中贝勒2号株数最少,显著少于其他品种(p<0.05)。收获穗数最多的是太阳神和加燕2号,均为33万穗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少的是牧王和贝勒2号,只有9.9万穗和11.04万穗。太阳神有10%黑穗病产生,其他品种未发现病虫害。

鲜草产量最高的是青海444,为8 917 kg/hm2,其次是加燕2号,为8 000 kg/hm2,第三为贝勒2号,为7 625 kg/hm2。这3个品种及甜燕麦产量相当(p>0.05),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产量表现最差的是甜燕麦,为4 667 kg/hm2,青引1号和太阳神产量相当(表7)。

表7 2017年阿吾斯奇饲用燕麦农艺性状及产量Table 7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forage oat varieties in Awski site in 2017

2.2.22018年贝勒2号在阿吾斯奇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

贝勒2号8月22日抽穗,8月26日开花收获。株高0.98 m,鲜干比为34.5%。鲜草产量为17 902 kg/hm2,折合干草产量为6 176 kg/hm2(表8)。

表8 2018年贝勒2号在阿吾斯奇生育期及产量Table 8 Growth period and yield of Beile 2 in Awski in 2018

2.3 第七师124团种植表现

2.3.1第七师124团饲用燕麦分蘖期性状表现

由表9可知,饲用燕麦进入分蘖期,株高最高的是青引2号,生长平均高度为32.9 cm,平均日生长量为1.65 cm,与牧王相当,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第二是牧王,平均高度为31.7 cm,平均日生长量为1.59 cm。生长最慢的是青海444,株高为23.9 cm,日生长量为1.2 cm。其余品种株高介于27~29.9 cm之间,日生长量在1.35~1.5 cm之间。

叶片数青引1号最少,为4片,太阳神最多,为6片。节间长度加燕2号生长较快,第一节间1.2 cm排第二,第二节间3.55 cm,排第一。其次为青引2号第一节间1.35 cm,排第一,第二节间3.5 cm,排第二。第一节间最短的是牧王,为0.45 cm,第二节间最短的是白燕7号,为0.45 cm。从节间看出,前期生长较慢的是白燕7号和贝勒2号,两个节间均为0.6左右。甜燕麦第二节间是第一节间的3.36倍,差值最大。

分蘖数高的是太阳神和贝勒2号,均为2个,少的是白燕7号,为0.5个(表9)。

表9 2017年饲用燕麦分蘖期生长性状Table 9 Growth traits of feeding oat at tillering stage in 2017

2.3.22017年第七师124团饲用燕麦收获期表现

在8月17日进行了调查(详见表10),株高最高的是青海444和太阳神,均为112.5 cm,优势显著。株高最低的是青引2号,为81 cm,其余在90~95 cm之间。生育期方面,处于抽穗期的是牧王和贝勒2号,处于扬花期的是甜燕麦和太阳神;处于灌浆期的是加燕2号和青海444;处于乳熟初期的是青引1号和白燕7号;处于乳熟期的是青引2号和美达。

表10 2017年第七师124团饲用燕麦部分农艺性状调查数据Table 10 Oats data questionnaire of No.4 company of 124 regiments

倒伏率最高的是加燕2号,为50%,倒伏率在35%~40%之间的有美达、贝勒2号、青引2号、太阳神。倒伏率低的是白燕7号、甜燕麦和牧王,分别为5%、7.5%和7.5%,其次是青引1号和青海444,均为15%。

鲜干比最高的是青引2号,为0.22,其次是青海444,为0.2%。最低的是甜燕麦,为15%,加燕2号、牧王和贝勒2号均为16%,其余品种在17%~18%之间。

太阳神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排第一,产量分别为37 050 kg/hm2和6 666 kg/hm2。鲜草产量第二的是甜燕麦,为37 001 kg/hm2,牧王产量为34 001 kg/hm2,排第三。干草产量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青引2号和甜燕麦,产量分别为6 554 kg/hm2和5 601 kg/hm2。白燕7号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26 667kg/hm2和4 401 kg/hm2,排第九。美达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排最后,分别为24 701 kg/hm2和4 266 kg/hm2,白燕7号和美达产量显著低于加燕2号、青引2号、甜燕麦、青海444、牧王和太阳神。

3 结论及讨论

3.1 讨 论

饲用燕麦较易倒伏[17-19]。本试验中由于奎屯点水肥条件较好,饲用燕麦品种80%以上有倒伏现象。所以在推广新品种时,应进行施肥和灌水等栽培试验。

密度对不同饲用燕麦品种产量影响较大[20]。贝勒2号在奎屯地区播种密度为112.5 kg/hm2时的鲜草产量为68 601 kg/hm2,在225 kg/hm2时为60 600 kg/hm2。白燕7号也表现出了这样的特点。但大多数饲用燕麦品种适宜225 kg/hm2的密度。

饲用燕麦分蘖期的调查时间还未见相关报道,笔者根据小麦的最高总茎数调查时间推算,在饲用燕麦拔节后10 d各性状特征较准确。

饲用燕麦不同品种形态类型较多,性状差异较大,适宜种植区域也完全不同,有的品种适应高海拔冷凉环境,有的适应平原温热环境。引进品种时需要进行引种试验,切忌盲目大面积引种种植,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3.2 结 论

饲用燕麦品种贝勒2号在3个试验点均表现出强适应性,在阿吾斯奇冷凉环境产量排第三,在奎屯温热环境产量排第一和第二。由于贝勒2号晚熟,在第七师124团未到扬花收获期即进行了收获,产量排第八,不能作为产量评判标准。本试验结果表明,贝勒2号、牧王和美达适宜奎屯地区种植,贝勒2号、青海444、加燕2号和青引2号适宜阿吾斯奇地区种植,牧王、太阳神和甜燕麦适宜温热环境种植,可用于复播。

猜你喜欢

太阳神燕麦品种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3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燕麦奶不含奶
“这小狗是啥品种?”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燕麦是一把双刃剑
梁晓君 在太阳神赢得自信人生
父子携手
麦汉霞 在太阳神开启崭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