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价值意蕴探析

2022-04-22李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

名作欣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民俗学周作人意蕴

⊙李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而独特的价值意蕴,具体可概括为:深远的历史价值、深刻的规范功能、深入的美育理念、深厚的乡愁意蕴等。而这些价值意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民俗书写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

一、民俗文化概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包含内容较多、指涉范围较广,农村民俗和城镇都市民俗、古代民俗和近现代民俗、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等都可划分在民俗的范畴之内。所以,民俗事项也相应较为繁复,从日常基本生活到人们的意识形态,都附有民俗行为和民俗心理。从具体分类来讲,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把民俗分为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物质民俗包括生产、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内容;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岁时节日、民间娱乐等内容;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哲理等内容;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类。这些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基本囊括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俗语有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的区域差异性较为显著,这也是民俗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呈现,因此需要我们学会善于甄别各类民俗,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摒弃陋俗恶俗败俗,不断增强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二、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价值意蕴

民俗文化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世代传承、延续至今的生活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征,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价值意蕴。

(一)深远的历史价值

民俗文化古已有之,几乎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正是基于民俗文化的悠久历史,传承性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特性也应运而生,主要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连续性。钟敬文先生把民俗的演进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史前民俗、古代民俗和近现代民俗,分别是指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以前、夏王朝建立到鸦片战争前、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民俗文化的历史分期。无论是哪一阶段的民俗文化,内涵都是极为丰富的,形式也极具多样性,并且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习总书记一直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关注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有助于加深民众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提高文化素养,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爱乡土的情感。

(二)深刻的规范功能

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形成不同的民俗规范,一个地区和民族也会有自身的民俗规范。各种乡规民约、家教家风等内容都显著体现了民俗文化的规范功能,这些民俗一般都是无形中支配人们的行为,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个人行为到社会交往,人们都在遵从民俗的隐形规则,这种“软控”有时却是最有力的深层控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描述风俗的重要作用:“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民俗伴随着人的一生,从一出生就进入到民俗的规范中,到之后成长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民俗的指导和指引,民俗在无形中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有学者把社会规范的形式概括为道德、法律、民俗等层面的原因。恩格斯也有过类似观点:“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这里的习惯可以理解为民俗。可见,民俗具有规范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讲道德主要依靠的一种约束力量是传统习俗。

(三)深入的美育理念

习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华优秀民俗文化也是如此。民俗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模式或者文化意识,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说美来源于生活,因此民俗文化是较为直接感受美、认识美的文化形态,从民俗事项、仪式、活动等内容中可以更好地挖掘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民俗中的一些艺术创造行为也是彰显美育功能的重要形式,例如春节贴年年有鱼、龙凤呈祥等窗花和年画的习俗,农民画的创作,蜀绣、湘绣等刺绣工艺等。所以民俗文化体现了民众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智慧,同时也可以满足更多人的审美需求,有学者认为“中国文艺审美的发生,可以通过考察中国的民俗活动来理解”。的确,民俗可以成为文艺的源泉,通过文艺作品可以反过来更好地挖掘民俗文化。因此,民俗与文艺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民俗是具有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美育理念和功能的。

(四)深厚的乡愁意蕴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愁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乡愁文化是不断积累下来的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可以用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精神财富来表达。“当下乡愁文化的凸显,不是偶然现象,折射出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背景下现代人的心灵迷失和精神失落。这就要求回归‘人’本身,关注普通大众,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民俗文化的旨趣是一致的。”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加上异地求学、经商等人数的激增,人们都生成了“乡愁”情结,这种乡愁文化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而民俗文化就成为人们表达怀念、唤起记忆的重要内容。例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所进行的各类节俗活动、在异地寻觅家乡的特色小吃、“老乡见老乡”时交流使用的方言等诸多民俗实践都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对美好回忆的留念。无论身处何地,与家乡相隔多远,乡愁体验只会有增无减。很多民俗活动都透露出远游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也正是通过这些最日常的民俗活动才可能更好地抒发这种思乡情。所以,民俗文化内嵌有深厚的乡愁意蕴,同时也承担着缓解乡愁的重要功能。

本文以周作人的散文《故乡的野菜》为例,来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价值及其所体现出的乡愁情感,进一步理解周作人的民俗文化观。

三、《故乡的野菜》蕴含的民俗意蕴

《故乡的野菜》是周作人于1924年创作的散文,是野趣和雅趣融为一体的民俗画。文中一开始便是作者略感冰冷的介绍:“故乡对于我并没有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这体现了周作人一贯的“冲淡平和”的创作风格,用极为平淡的语言甚至是反语来掩饰思乡心切,通过描写故乡的野菜、浙东的民俗,透露出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虽然通篇只有一千一百多字,但引文却占了将近六分之一的内容,引用了《西湖游览志》《清嘉录》等文献内容,将浙东民俗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了书写。

(一)三月三节俗

论及荠菜,文中引用说:“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接着又引用了《清嘉录》:“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清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相传,过去三月三日有女性佩戴荠菜花的习俗,俗语有云:“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南京还保留着用荠菜花煮鸡蛋的风俗。三月三日又称上巳节,在古代是“祓除畔浴”的重要节日,要到水滨去洗濯,去除污垢晦气,有祈福之意。《周礼》中也有“岁时祓除”的记载,魏晋之后,崇尚自然之风大盛,迎春赏花的形式日渐增多。到唐朝,外出踏青、临水宴饮、祓禊畔浴逐渐成为上巳节的主要内容。宋以后这些活动在南方的西南地区较为流行,时至今日已然演变为蕴含丰富内容的节俗活动。“三月三”有时又叫女儿节,主要进行穿针引线、手工制作小物件等乞巧活动。在壮族,“三月三”是歌圩节,主要进行祭祖、跳竹竿舞、对歌谈情等活动。因为上巳节有对歌谈情、男女相会的活动内容,因此有时又被称为情人节。

(二)清明节俗

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节俗文化。《故乡的野菜》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清明节俗,主要围绕一些季节性野菜展开书写,谈到清明节扫墓时说有人用黄花麦果作供。黄花麦果是一种菊科植物,可以做成黄花麦果糕。据说清明节吃黄花麦果可以预防被雨水淋生病。文中也有清明吃草紫的描述,草紫是一种野菜,通称紫云英,除可以用作肥料之外,还有治病的功效,据说可以治腹泻。一般而言,现代的清明节主要为了祭奠祖先,还融合了上巳节的春游踏青习俗,也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的习俗。此外,清明节还有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习俗。这些民俗活动一方面体现了清明节丰富的节俗内容,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节俗文化的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清明节既是自然节令,又是传统节日;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气,又是亲近自然的有趣时节。这种双重属性也是中国很多传统节日的共同特点。

(三)乡愁情结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感情。从妻子买回荠菜这样一个极为普遍的日常行为联想到故乡的野菜,浙东的民俗风情、市井生活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这一细致入微的记忆无形中透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情深意切。作者眼光向下,从最普通的野菜着手,向我们介绍了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紫云英等野菜的别名、颜色、形状、用途,以及从这些野菜拓展到故乡的习俗,甚至也与日本的野菜进行了对比。这一方面折射出周作人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渊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透过日常节俗生活和民俗事项展现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平淡无奇的语言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为周作人走向平淡冲和的创作道路提供了方向和可能,周作人也通过对自己情感的冷静处理,在平和冲淡中完成了对故乡野菜的追忆。这种思乡情看似朴实简单,却又透露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深刻。所以,乡愁在周作人笔下已经被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彰显了隐藏在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独白。

四、余论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在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翻译等领域都有显著成果,此外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中国民俗学家。周作人对民俗一直是格外关注的,他较早就开始关注西方民俗学,翻译介绍了一些世界民俗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且极力提倡在中国建立民俗学学科,这些都促进了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这些具体的思想和实践都表明周作人在中国民俗学的创立和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周作人注重强调文学与民俗的关系,他也多次表示在中国研究文学需要了解本国的民俗,虽然直观来看民俗可能属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但民俗与文学之间还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他1912年的《在希腊诸岛·译者附记》中有类似论述。在同年的《童话略论》中,周作人认为童话研究应该以民俗学为依据进行研究探讨。早期的研究实践表明他已将神话、传说、童话、儿歌等历来仅被认为是民间文学的研究纳入了民俗学研究的范围,从而以民俗学的视角观照整个文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领域。正是基于周作人这样的民俗文化观,他在审视文学、创作文学、理解文学等方面也会不自觉地吸纳民俗学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得他的创作更加“接地气”,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人物更加鲜活灵动。这也是周作人强调“平民文学”“人的文学”理念的直接体现。所以说,从周作人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俗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也能深刻领悟到我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中华优秀民俗文化虽然多数是日常生活化的一种呈现形式,看似简单普通甚至“土味”十足,却内含着极为丰富的价值意蕴,它的历史价值、规范功能、美育理念、乡愁意蕴这些具体内涵为我们正确理解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本质提供了方向,也为我们更好地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提供了另外一种有效手段。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是极具鲜活生命力、较为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文化,因此我们还可以试图挖掘它内含的其他更丰富的价值意蕴,从多维度、多视角去理解和掌握具体民俗实践和民俗事项的价值和意义,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做出贡献。

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③〔德〕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8页。

④ 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⑤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民俗研究》2016年第6期,第118页。

⑥ 〔清〕顾禄:《清嘉录》,来新夏点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8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⑦ 周作人:《在希腊诸岛》,见《永日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⑧ 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1页。

猜你喜欢

民俗学周作人意蕴
干将莫邪传说演变路径及文化意蕴
中日民俗学的早期交流
——何思敬与《民俗学手册》的引进中国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论述类文本阅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不说穿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试论民俗学对中国戏剧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周作人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