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方志中神异类轶闻传说探析

2022-04-22王立洲刘付文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名作欣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县志奇遇记奇遇

⊙王立洲 刘付文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党和国家要求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吉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并颁布了《吉林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方案》,为吉林省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吉林省方志是东北地区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其记载了多达46个县志的内容,极尽详细地向我们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脉搏,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但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来看,吉林省方志文学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史料梳理和民俗考察阶段,对吉林省迷信轶闻传说的探析还是空白。

轶闻传说作为地方特色的显著代表,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轶闻”一词,据吉林省方志《海龙县志》二十二卷记载:“故凡事不属于各类而含有怪异及闲话之色彩者,悉以载之,是以志轶闻。”可见,轶闻就是关于天下怪异之事的记载。神异类轶闻往往带有迷信色彩,江绍原认为迷信是“一切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它们并存的行止”,可见,迷信与科学对立,且往往具有民众无意识盲从的特点。本文将所要研究的轶闻的概念界定为具有怪异、迷信性质的传闻,首先筛选出吉林方志中具有神异色彩的轶闻,其次对文本内容进行命名及分类,最后探析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

经过对吉林省方志的内容筛查、整理发现,其轶闻传说大多列于县志卷末的轶闻卷,主要分布于《抚松县志》《海龙县志》《辉南县志》《辑安县志》《梨树县志》。

一、轶闻类型

针对传说的故事情节、传说主题,可以将吉林省方志中的神异类轶闻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人物奇遇类、景观传说类、精怪述异类。

(一)人物奇遇类

人物奇遇类指人物在进行个体活动时,偶然间遇到的不寻常的,甚至是超自然的特殊事物。根据奇遇经历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狩猎奇遇、采参奇遇、休憩奇遇、人异化奇遇。

1.狩猎奇遇:狩猎奇遇是指猎人在抓捕猎物过程中的奇遇。吉林省方志中记载了不少以猎户为主体的轶闻,这些猎户往往会在狩猎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奇异的事情。如《抚松县志》中《猎人天池奇遇记》,记述猎人在钓鳌的过程中,在长白山天池遇龙。

2.采参奇遇:采参奇遇是指山民在采参过程中的奇遇。吉林省山地较多,其中以物产丰富的长白山最为著名,采参是当地人们的重要经济来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活需求,导致人们对采参有一种特别的情怀。这些情怀伴随着人们美好的想象和渴望,衍生出了一系列采参奇遇的故事。如《抚松县志》中的《长白山奇遇记》,讲述了山民采参奇遇无数珍宝的故事。

3.休憩奇遇:休憩奇遇是指人们在休息过程中的奇遇,表现出一定的诙谐色彩和警戒意味。如《梨树县志》中的《醉鬼古榆树下奇遇》讲述了刘某喝醉后在古榆树下休息,后被不知名物体打骂,脸上留其掌印归家的故事。

4.人异化奇遇:人异化是指一些和命运相关的、某种程度上使人超脱自然人的奇遇。这里的人身上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异化成超自然人后,有了奇异的表现。如《灵神庙传说》,有一老人在灵神庙布施,很受他人爱戴。敌军入侵驻扎此地时,会莫名生病死亡。

(二)景观传说类

对景观传说类的界定主要是指某地显现出非常奇特的超自然现象,借助景物表现,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1.尊崇神灵:当时灾害频繁、生产水平落后,导致靠天地吃饭的人们无比尊重自然,渴望天地无恙,风调雨顺。如《辑安县志》中的《龙湾祈雨》,传言热闹街村有一湾,水呈黑绿色,传言遇旱时求雨很灵验。

2.探索未知: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对自然的认知水平低下,神秘巍峨的山川、广袤无垠的大地、变幻无穷的天气等未知的事物,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母体,所以吉林省方志中载录了许多具有探索性质的轶闻。如《抚松县志》中的《白云峰石异》说此处有异常冰凉的石头,颜色雪白,却不知缘由。

(三)精怪述异类

精怪述异类指一些常见的生物,超出了人们对其原本习性范围的认知,这些事物被赋予了某些特性,如预示吉凶、满足愿望、趋利避害等。

1.预示吉凶:先民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便将事物现象与精怪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联系,赋予精怪以昭示吉凶、预知祸福的本领,以便人们能及时地规避风险。如《海龙县志》中的《枭鸟怪闻》,传闻人见到枭鸟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2.满足愿望:当时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百姓,遇到困难时便寄希望于鬼神精怪能在关键时刻显灵施法,满足自己所求。如《海龙县志》中的《胡仙显盛》,狐仙帮助忠义军破匪患。

3.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是人们生存的本能,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当时医疗水平的落后导致的。一些会伤害人类,导致人类患病、危及生命的事物,便被记载下来,有了迷信色彩。如《梨树县志》中《古榆树传说》,据说折其枝干会头痛生病。

二、文化内涵

从所体现的深层文化内涵来看,这些轶闻都被赋予了典型的人性特征,是现实世界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在神异世界的反映。这些特征借助人物、景观、精怪,传达出了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积极美好、敬爱万物等世代传承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生存理想的不懈追求

部分轶闻传说中多描写一类人,他们有着奇特的遭遇,并且最终获得了奇珍异宝等巨大的财富。这些故事具有奇异性,寄寓着人类本身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以《抚松县志》中人物奇遇类传说为例。《抚松县志》地理卷载:“县城位于省城之东略北,长白山之西北。”

《长白山奇遇记》讲述了嘉庆年间一山民为了生计深入长白山深处采人参,误入一个洞穴,意外得到了不计其数的红参、菱角、金蟾、龙爪等稀有珍宝,自此山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一传说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只能凭借简陋的辅助工具和顽强的求生意志,踏进布满危险的深山之中采摘人参。人参数量稀少,采摘能力低下,能随意而又安全地采摘人参无疑是山民们最深切的愿望。这些人参是山民们生活的保障,有了人参,就可以换取生活所需物品。这个传说饱含着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热切渴望,以及对生存理想的不懈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抚松县志》中描写的《长白山奇遇记》之外,《辉南县志》中《红参奇遇记》的故事情节几乎与《长白山奇遇记》一模一样,只是主人公的性别有差异。

(二)未知事物的积极探索

这些迷信传说通过记录一些特异的现象,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疑惑和求索。以《海龙县志》景观传说类为例,对未知事物的求索体现为人们对未知的积极学习和思考能力。

据《双顶山市》记载,在海龙县十余里的地方有一座山,有一年,突然出现两座城,人们可以看到城墙和行人。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海龙县未曾有过这两座城。

这个传说表现了人们对奇异事物出现的疑惑。这件事之所以被记录和流传,是出于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积极探索。这种探索行为,也是华夏民族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见证。

(三)与自然环境的不屈斗争

这类轶闻传说表现为一些动植物可以预测吉凶,这些特性使人们能自觉学习自卫,提高和自然环境斗争的能力。《黑鱼发水预警》讲的是梨树县的西边有一个小水塘,里面有一种黑色的鱼,一旦它发出叫声就会发大水,人们常用它来预测水患。

这一传说体现了人们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趋利避害的生存智慧。除此之外还有以植物为代表的传说,比如折其枝叶会头痛的榆树和红花,这些都是人们在日常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趋利避害的生存本领。

(四)惩恶扬善的道德宣扬

这些迷信传说通过人的异化,使人超越自然人,化身为正义的使者,为公平正义的实现而呼号,为善恶果报的到来而抗争。以《海龙县志》为例,这种道德宣扬体现为人们对惩恶扬善、渴望公平正义的道德追求。

《旋风案》讲的是王财的妻子和刘秧子通奸多年,嫌弃王财年迈,用毒药杀了他。王财的弟弟性格懦弱,未能及时为哥哥讨回公道。两年后,王财的弟媳要求彻查此案,开棺验尸却发现没有尸体,只有一阵旋风。审理此案的过程中,旋风一直颤动不停,其妻还妄图脱罪,旋风用神力逼迫她说出当年杀人真相。正义得到伸张后,旋风才得以平息。

故事中的旋风,表面是王财的化身,其实象征着公平正义,它强调了人类社会所宣扬的惩恶扬善的道德准则,坏人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五)万物有灵的生态平衡

这类轶闻传说叙述人们在抓捕动物中,要么陷入危难,要么迷失方向的经历,表现出要爱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核心思想。以《海龙县志》和《梨树县志》为例,故事通过一系列狩猎后的危难经历,呼吁人们要尊重自然,以此倡导万物有灵的生态平衡观。

如《猎人天池奇遇记》 《道士天池奇遇记》 《六路人天池奇遇记》 《甲乙云门奇遇记》 《玉柱峰仙鹿》《穆三杀鬼》,这些传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类在抓捕动物,虽然结果不尽相同,但都遭遇厄运。《猎人天池奇遇记》 《道士天池奇遇记》 《玉柱峰仙鹿》 都是遇雾障迷路;《六路人天池奇遇记》 是遇雾障迷路和挨冷受冻;《穆三杀龟》是穆三在杀龟后历经水灾,一贫如洗。

《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指出人和万物的相处应该是和谐、友爱的,并且世间万物都能被天地所容纳。这种思想也在吉林省地方志中得以体现,并被传承,以此希冀后人有守护万物有灵的信念,不随意捕猎、伤害动物,尊重自然万物的平等。

三、结论

吉林省方志中的轶闻传说蕴含着东北地区人民的生存智慧和生活理想,其传承的价值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文,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其经济价值。轶闻中蕴含的经济价值是难以用数字衡量的,它不仅是文化符号,也是地域符号。比如《抚松县志》几乎所有的传说都与长白山相关。长白山俊美秀丽、群山巍峨,将它与长白山旅游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方志传承的文化意义,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域文化的知名度。情感是相通的,文化不应该固定于一隅。东北人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脉搏,不只应该被国人所重视、了解,更应该借助文化产品形式走向世界,这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其次,轶闻传说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其传说背后的人文价值。地方志中载录的迷信轶闻传说无疑是东北地区精神文化的缩影,体现着这方子民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祝愿。这种精神作为力量源泉,滋养着东北人民,使人们获得心灵慰藉。除了精神支柱外,这些传说还体现了东北地域文化的人文情感。轶闻的字里行间传达出东北人民对乡土的关注,对大好山川乃至一草一木的关注,是东北人民艺术和文化的结晶。

最后,方志轶闻传说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其时代价值体现在传承了东北优良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核,继承了积极向上的民族信仰。无论是人物奇遇类,还是景观传说类或精怪述异类,三者并不是分割独立的个体。它们各具特色而又相互浸染,共同构成了东北文化肌理,彰显了东北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传承,是该地社会历史的生动写照。

综上所述,地方志对于研究地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地方志中关于该地区神异类轶闻的相关记载,让我们得以了解东北人民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进一步探析出东北人民精神文化的一角。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到勇于探索的坚定步伐,再到中庸之道的处世方式等,都是其民俗风情的生动写照。其优秀的精神文化融入东北人民的血脉之中,浸润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些轶闻传说的魅力,在新时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其独具特色的文学意义依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①孙雷:《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川戏剧》2021年第2期,第201页。

② 《吉林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方案》,《吉林日报》2018年3月2日。

③⑤ 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第445页,第60页。

④ 王文宝、江小蕙:《江绍原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⑥ 王国轩译注:《大学 中庸》,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43页。

猜你喜欢

县志奇遇记奇遇
我的奇遇
县志里的乡贤
节日派对奇遇记
海底奇遇
地球奇遇记
第十一章 奇遇达尔文之船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一个外星人的奇遇
雷公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