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晓菲:纺织女工圆了“状元梦”

2022-04-22民生周刊王迪

民生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细纱恒丰车间

□ 《民生周刊》记者 王迪

正值青春年少,她选择了进车间当纺织工人;“温度高、湿度大,不分昼夜、劳动强度大”,面对艰苦环境,她仍一如既往全心投入;作为山东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用了近20年时间,诠释了新时代“一线纺织女工”勤学苦练、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从2003年入职至今,本着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和艰辛历练,王晓菲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成长蜕变为行业高级技师,并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等多重荣誉。“要想从平凡岗位上脱颖而出,就要有不抛弃不放弃、肯下苦功夫、善啃‘硬骨头’的劲头。”王晓菲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榜样的力量”

85后的王晓菲,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丁庄乡苑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01年,初中毕业后的她考上了当地的陵城一中。

当时家里经济拮据,二哥上大学要交学费,大哥面临结婚需要盖房,懂事的王晓菲选择了放弃学业,上技校、当工人,补贴家用。

就这样,17岁的王晓菲考入德棉技校,经过两年学习,2003年7月,她被分配到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细纱车间,当上了一名挡车工。

“噪声大、环境差、三班倒。”刚进车间时正是高温高湿的盛夏,轰隆隆的机器声和四处飞溅的棉絮,再加上车间 33℃的高温,让刚走出校门的王晓菲,一度感到“吃不消”。

山东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

当丰满的理想遭遇现实的打击,凭借骨子里的倔劲,王晓菲迎难而上。“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一定可以做好。”

作为一名细纱车间挡车工,王晓菲平时的主要任务是接断头、换粗纱、做清洁、查质量,即每天负责将细纱机的断头接齐,将纺完的粗纱换下来,定时做好机台除尘、巡回等工作,并检查设备各部件运转状况,严格控制好纱线疵点,以降低生产损耗。

“由于管纱在锭子上运转时转速非常快,如果操作方法不对,在纱线接头时,右手中指槽容易被钩破,拔管时也特别容易磨出血泡。”回想起最初那段日子,王晓菲说,每天上千次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手指经常被细纱勒出一道道血痕。“每天下了班,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一样。”

成功,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当时和王晓菲一起进厂的42个学员,走了一拨又一拨。有一次,王晓菲顶着满身痱子,忍不住给家里发牢骚,甚至有回去重考高中的念头。父亲看出了王晓菲的心思,于是给她讲了老纺织工人郝建秀成长的故事,鼓励她攻坚克难、挑战自己。

“全国劳动模范”郝建秀13岁进工厂,不到16岁摸索出“细纱工作法”并全国推广,整个纺织行业的产量大幅提高,成为全国纺织系统的一大创举。后来,学习归来的郝建秀开始走上领导岗位,从青岛国棉八厂的副厂长干起,历任市、省、部委领导,直至2003年3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

榜样的力量,总是催人奋进。从那时起,王晓菲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向劳模学习,争取成为纺织“状元”。

天道酬勤,入行一年后,王晓菲凭借各工序优秀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应知理论知识,成为她所在车间的“种子队员”。

2008年,她代表企业参加全国棉纺行业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最终以102.626分的成绩夺得大赛冠军,同时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王晓菲用了5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状元梦”。

创新 传承

纺织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一度面临技能设备落后、劳动强度大的困境。在王晓菲看来,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只要坚持创新引领,传统产业也能成为朝阳产业。

为提高生产效率,缓解纺织女工劳动强度,2007年,王晓菲和同事一起,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试验,创造出“紧密纺绕皮辊斜接头操作法”,突破了传统的正向抵管接头法。应用之后,一个车间43台车每班用工减少了6人,每天的产量反而增加了一吨多,同时纱线断头率下降了近五成。

此外,在一次次试验和总结中,王晓菲还创造出“罗卡丝紧密纺绕皮辊接头法”和“罗卡丝紧密纺单手接头法”等创新操作法,在改纺过程中,提出“改纺不停车”等操作方法。

“王晓菲创新操作法”不仅提高了接头速度和质量合格率,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效益。

2018年,年仅33岁的王晓菲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与代表一一握手。当与王晓菲握手时,王晓菲向总书记汇报自己是一名车间纺织工人。总书记亲切地说:“纺织工人很了不起。”总书记的话让王晓菲深受鼓舞,但同时,她也深感肩上责任重担。

为履行好职责使命,她积极参加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活动,到处走访听民声,收集民意。履职4年来,王晓菲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总计提交建议38份,为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持续推进产业健康升级,作出一份贡献。

2019年,国家批复了“王晓菲技能大师工作室”,王晓菲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技术革新和研发等相关工作,3年时间里培养了大批纺织业优秀技能人才。2021年,她带领恒丰技术团队成功申请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资质,在全省率先开展“一评双证”试点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恒丰集团通过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累计评价2425人,极大充实了技能人才队伍。

一花独放不是春。王晓菲清楚地意识到,要想让企业、行业、蓝领工人群体发展得更快更好,不能只靠个人的进步,团队力量更重要。随着一批批新人陆续进入企业,她甘当人梯,无私奉献,主动承担起“传帮带”任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徒弟。

近20年的车间一线工作经历,让王晓菲认识到:工匠精神不仅存在于“高、精、尖”产业和领域,也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里发光出彩。

猜你喜欢

细纱恒丰车间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保证春节后细纱开车质量的几项措施
前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对混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
招工啦
内蒙古恒丰集团
“扶贫车间”拔穷根
把农业搬进车间
浅谈对智能型落纱小车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