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2022-04-22张彦丽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张彦丽

摘要: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理清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重在“精神”,“经典诗文”是“精神”的载体,更是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教师只有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规范引入“经典诗文”,才能使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充分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并对包括古文在内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使学生把已经掌握得零星的文化知识,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和框架,把碎片的知识形成完整的储备。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珍贵的思想文化,体现了独特的民族精神、特色。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共同发展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品质。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合理地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既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集体意识,同时能强化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品质,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传达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后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在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有效引导

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但大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将传统文化的“人文性”融入到课堂中,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要借助语文这门学科,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通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则能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普及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社戏》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社戏属于民间传统艺术,同时也是民间传统的习俗。教师可以在写作课的时候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例如写关于“看戏”这个主题的作文。为了完成作文,很多学生会主动去查询更多的过年习俗。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到台上讲述关于“社戏”理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传播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民间的习俗,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然后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语文阅读视野,同时还可以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为此,教师应丰富课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本地域文化

教师也可以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当地的文化知识,如将语文教学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持续的改进和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不同民族的知识,鼓励他们分享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对本地文化知识的传授,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课堂,而让学生对当地文化传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在学习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当地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遗产知识,进一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语文教学内容,比如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文化遗产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分析其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尊重历史。

(三)注重阅读古文献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从而对学生的精神追求带来深远的意义。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他们的对阅读的感悟和探究能力,同时还要增加一些优化传统文化知识,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忍辱观念,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和探究古文献的好习惯,因为古文献中蕴含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对古代文献的阅读兴趣,便可以产生阅读动力,就有了渴望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的想法,在阅读古文献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而促使他们

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地了解,从中感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语文的“《孟子》二章”一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阅读《孟子》这本古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与古典名著相关的活动,在开始讲解前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解自己读过的一本古典名著,并不要求学生对所读名著有多么深入的见解,也不强制要求必须通读整部书籍;大家可以就书中的某一情节、某段印象深刻的对话、某句喜欢的诗句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以此从学生的视角来吸引同龄人的其他同学也去读这部古典名著、爱上古典文化。

(四)结合传统风俗,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在语文课堂上体现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传统的文化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语文《元日》这首古诗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当时的民间习俗,借助这个主题给学生普及传统节日的知识。比如结合诗作讲解春节的由来等等。再比如,重阳节要登高、赏菊等是必不可少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最佳篇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元宵》这首古诗很形象地描写了作者眼中的元宵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过元宵的,谈谈他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等等。教师通过语文课文素材,以古诗的创作为背景,来突破传统文化知识的引导和渗透,让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了不一样的特色,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

总之,新教材不断加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也间接体现了国家和教育部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重拾经典,重温传统,让传统文化之花开遍在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不忘经典,不忘传统,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散在每个青年的心中,不断地生根发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廖海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素质教育,2013(10).

[2]周喜平,兰兴国.中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与反思[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