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研究

2022-04-22卢兆欣

时代商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财务视角行政事业单位

卢兆欣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行政事业单位落实良好的内控制度,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除此之外,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落实内控制度建设,也能有效地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提高管理水平的经营目标,进而能够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视角;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中转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运营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社会服务,但是从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来看,还存在着阻碍行政事业单位进步发展的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对单位内部资金的管理程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向好向上发展,这样对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能起到积极效果,进而能够推动我国强化经济深化改革措施的落实。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管理的必要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强化内控制度管理程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本身的财务内控措施优化不能实现全面管理效果促进的目标,同时原有的财务内控体系不能充分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因此应该落实内控制度的优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落实内控制度建设,能有效优化自身管理水平和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完善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金以及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还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以及职责,这样能有效避免行政事业单位中推诿扯责现象的出现,进而能够促进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最后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落实内控制度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因为内控制度的出现能帮助工作人员充分明确自身职责,将各种经济活动的实际性和符合相关规章制度的特点进行统一,落实责任和权力,对防范单位内部出现的贪污以及腐败现象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财务内控制度环境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过程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缺乏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环境。根据我国相关的内控规范要求,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该是由行政事業单位的负责人或者是管理层来负责的。但是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层内控意识相对淡薄,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尤其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大多数都只对单位中的业务方面进行全面的认知,但是对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内容不了解,这就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能落实内控制度。同时,一部分事业单位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使用财务内控制度是照抄照搬其他单位的,不能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单位实际业务出现脱节和漏洞,最终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下降,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工作也不能良好的开展。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财务内控工作了解程度较低,多数工作人员只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及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低,这也是财务内控制度管理措施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不能良好落实的重要原因。

(二)财务内控制度精细化程度不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制定的目标较为粗放,在具体实施时缺乏可操作性[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精细化程度较低也就导致实际落实的效果不能满足财务内控制度落实的目标。比如说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出现资金粗放式管理、印章管理制度疏松、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细化到采购、核查、处置等环节等等。这种粗放式的财务内控制度管理不仅不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发展进步,还会显著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出现的概率。因为财务内控制度越粗放,精细化程度越低,被不法之徒钻进制度空子的机会就越高,长此以往必定会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成本,甚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想要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充分落实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应该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方式和目标,尽可能地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督,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精细化程度,最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以其独特单位性质忽视了财务风险的管理,在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时忽视了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导致经济活动中出现资金损失。甚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控制度。这种行为非常容易引发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从而可能会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风险评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风险评估作用的良好实施,能有效降低单位出现资金断流、无效资金使用率高以及可能出现的贪腐现象。但是一定数量的行政事业单位忽视甚至无视财务风险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只有在发现单位出现了财务风险时才会想办法进行补救,但是风险出现时已经对单位的财务造成了损失,所以应该充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尽可能的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应急管理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提高业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需要财务监督部门来进行保障,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独立性较差,所以很容易出现财务舞弊等影响单位经营管理质量和提供服务水平的现象。这是因为审计部门从属于财务部门,这种单位结构会导致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时畏首畏尾,无法单独开展[3]。在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时,内审部门往往将常见的经济活动监督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财务内控制度执行的目标、财务部门落实内控措施、制度本身健全完整度等内容的评价工作。内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受到财务部门管理的,所以内审部门对财务部门中内控制度措施执行情况不能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也就不能发现财务内控制度的不足,内控水平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水平,不能及时处理新出现的问题,不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质量。所以财务监督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落实财务内控措施的重要手段,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是阻碍落实内控制度措施的重要原因,对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会造成阻碍作用。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财务内控制度环境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质量和水平,首先应该营造财务内控制度落实的环境[4]。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层应该充分结合单位的实际需求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应该想办法切实提高单位内部全体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重视,帮助其认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充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以及流程,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对出现漏洞的环节以及流程进行补充,进而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内控重点。在明确了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工作重点之后,应该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内控制度以及措施的构建,之后督促单位内部全体成员进行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全体成员都能在内控制度管理的范围内,避免有成员游离在制度之外。在构建相关的财务内控制度之后,还应该建立动态的制度管理体系,这样在发现相关制度问题之后,能够对内控制度以及内控制度建立的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能有效保证内控制度措施执行的效果,最终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以及业务质量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强化全员财务内控制度以及措施的培训,应该对全员掌握财务内控制度的质量进行规定,同时单位内部应该定期组织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这样能有效提高单位内部全员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知,进而能推动财务内控措施在单位内的推行,有效促进财务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内控制度在单位中效果更好的实施[5]。建立健全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该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建立。首先就是构建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就是要求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来设置岗位,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因此,在岗位设置时应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比如说出纳岗位主要负责正确使用国库的集中支付系统,记录和核对上繳财政的收入,及时结算各种款项。而会计岗位应该定期分析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督促单位严格执行制定好的财务规章等相关制度,对单位的财务账簿进行定期抽查,通过这种手段来降低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其次就是要建立良好的资金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单位性质,应该严格加强单位内部资金的管控,杜绝擅自挪用以及侵占资金的情况。应该建立良好的货币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批使用制度,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大额资金支付审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同时应该建立定期盘点资金、日清日结以及账实相符的相关制度。对于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会议费、差旅费等费用严格进行管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使用单位资金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公务卡进行结账,降低现金支出,全面管控资金的使用。

再次就是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往往是国有资产,所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有效降低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固定资产购置的环节,应该对购置方案进行可行性的研究,避免出现资产重复购置的现象。在固定资产核算的环节,应该根据实际的固定资产价值变化情况对账面进行处理,保证账实相符。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应该严格执行相关的处置程序,不得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处置单位的固定资产。

最后就是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首先事业单位内部应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将所有的经济活动、业务收入以及涉及资金流转的工作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中,深化预算管理效果。其次就是要严格规范程序、落实责任,保证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能实现良好的沟通协调目标,比如说加强业财融合,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工作进行方向上的统一。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年度预算编制。最后就是要监控整个预算的执行过程,也就是要严格按照预算明细用途使用,保证专款专用,不得随意调整财务项目。对于确实需要调整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审批程序,防止越级审批现象的出现。在执行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不能只停留于预算目标编制、汇总与审批等纸面环节,还应该对预算执行情况落实监督,并经过预算考核等手段推动预算目标的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当遵循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重点性等原则;预算编制落实中,发生项目变更或者是终止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并进行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和完成后都要适时进行考核,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预算资金使用问责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预算制度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良好的作用。

(三)建立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可以从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应急处理制度两个角度进行入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行政事业单位降低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点识别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出风险解决方案,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程度之内。例如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风险评估的相关计算机模型,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输入模型中进行计算,提高风险控制的质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应该强化工作人员数据收集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数据使用来切实避免风险出现的现象,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比如说要求工作人员在经济活动开始之前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以此作为经济活动开展的依据,从而保证管理层作出的决策能提高经济活动抵抗风险的能力。

建立财务风险应急处理机制能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同时也能降低风险出现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的财务损失。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对风险进行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设计不同的风险应急预案。比如说对于固定资产核算环节出现的风险,应该及时对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应急核算,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

(四)完善财务监督和问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将内审部门作为和财务部门平等的独立部门,这样能有效地监督和评价单位内部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效果、目标完成情况,对于财务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并且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单位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内审部门应该检查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效果是否满足目标、监督财务内控制度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除此之外还应该落实问责机制,在职责明确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落实责任追究到个人的制度,这样既能够降低单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单位员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在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限期整改,整改之后还要对问题进行重新的核查,不满足内控制度落实要求的应该进行严格的追责,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处罚。比如说在整改之后发现工作人员和工作部门仍然不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工作的,可以扣除部门的部分奖金以及员工的部分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内部全面落实财务内控制度管理措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全面遵循内控规范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保证内控制度高效高质量在单位中推行。单位要在财务内控建设中落实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环境、落实财务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娜.论财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及构建[J].中国市场,2021 (22):2.

[2]余柳凤.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 (03):3.

[3]李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 (18):2.

[4]杨荣温.现行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探讨[J].商业2.0 (经济管理),2021 (15):2.

[5]郭佳妮.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探析[J].经济学,2021,3 (06):31-33.

猜你喜欢

财务视角行政事业单位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财务视角的英国脱欧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行为财务理论对公司理财所起的启示探讨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财务视角的运费纳税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