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敌、万人敌到底存不存在
2022-04-22
影视剧中不乏“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名将、悍将,那么古代将领在战场上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千人敌、万人敌到底存不存在?古代一人杀敌的最高纪录是多少?
项羽“百人斩”
在秦末楚汉争霸的那场著名的鸿门宴中,猛将樊哙凭借挺身救主而名垂青史。在汉高祖刘邦麾下,百战百胜有韩信,出谋划策有张良,打理后方有萧何,阴谋诡计有陈平。但要是到了撸起袖子直接开战的场合,汉军之中还真没谁敢说自己比樊哙还猛。
可以说在秦末汉初那个时代,要是单拼武力值的话,除了西楚霸王项羽外恐怕也没谁敢跟樊哙比拼。
这位汉军第一猛将戎马一生,到底取得了怎样辉煌的战绩?《史记》记载:“从,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
而《史记》记载项羽:“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即便在乌江边那个真正的绝境中,项羽垂死挣扎,仍“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羽“百人斩”的战绩无人可比,能在一战中杀敌百人以上其实极其少见。
而能跟“狂化”状态的项羽相比的,则是北宋名将杨业。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分兵三路北伐契丹,欲一战收复燕云十六州。其中西路军分别以名将潘美和杨业为正副主帅。
如同项羽一样陷入绝境的杨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杀起契丹人来如同砍瓜切菜般酣畅淋漓:“杨业力战,自日中至暮,手刃数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
古代军队打仗也许能持续打上一整天,但那是建立在兵力及时进行轮换的基础上。可杨业被契丹人四面围攻,哪有轮换休息的时间。“自日中至暮”,这就意味着杨业在战斗厮杀中没有片刻喘息,差不多一分钟就要消灭一两个敌人。
“杀神”的“外挂”
像项羽、杨业这样的猛将能在战场上化身“杀神”,以一敌百,最关键的因素并非是他们的天赋或者是战斗技能,而是“外挂”。
一名将领全身上下的行头足以装备几十名士兵,能以一敌十、敌百是应该的。简单说,就是护卫、坚甲和利兵这三样。
在战场上,哪怕二者实力相差悬殊,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毕竟身为一方势力的重要人物,一般都享受很高的安保措施——在侍卫没死绝的前提下,哪能让主将先上场?
而拥有一套制作精良的甲胄,在战场上就是无敌的保证。披甲与无甲,或者披挂了精制甲胄与凑合的烂甲之间,差距究竟有多大?在隋末唐初的虎牢关一战中大放异彩的唐将李道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敌我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仍然敢主动发动进攻,原因之一就是其麾下的3500名玄甲骑兵装备精良,堪称武装到了牙齒,根本不是窦建德(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那10万乌合之众能比的。
李道玄在敌阵中几进几出,浑身上下中箭无数,如同刺猬一般,但在甲胄的保护下依旧安然无恙。相反他以弓箭回射,则是射中一个倒地一个。
这就是甲胄的威力。其实让一个普通士兵披挂上精制的铠甲,打出“手杀五六人”的战绩也没什么难度。相反要是把将领身上的这层“外挂”扒掉,那些所谓猛将、悍将的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
三国时曹魏的头号猛将典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典韦之于曹操,如同樊哙之于刘邦,皆是两军中的头号战将。在濮阳之战中,曹军面对吕布的三面围攻陷入颓势,典韦率数十壮士慨然应募破阵,提出的要求只有两个——人均披挂两层重铠,武器配备长矛大戟。正是在这样的坚甲利兵的加持下,典韦如同杀神降世,打得吕布大败而逃。
可是到了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反叛并夜袭曹营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当时典韦为了掩护曹操逃走独守营门,可能是因为匆忙应战等原因导致甲胄不全,尽管那对重达80斤的铁戟仍然在手,但一战便“被数十创”。此后典韦虽奋起余勇“前突贼,杀数人”,但终因伤势过于严重而当场阵亡。
试想要是典韦甲胄齐全,甚至能像在濮阳时那样“重衣两铠”,说不定还真能守住营门。甚至弄不好反杀出去,破了项羽的杀敌纪录也未可知。
因此,古代大将要么被重重护卫以至于敌人根本够不着,甚至连兵器都不拿就可以打完一场又一场的大仗,要么就是有坚甲利兵加持,占尽装备优势,一仗下来至少能“手杀五六人”。
杀死敌人并不容易
在一场兵力、士气、装备和训练水平大致相当的战斗中,想亲手杀死一个敌人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比如商鞅变法后被军功授爵刺激到了的秦兵——在他们的眼中,敌人已经不再是敌人,而是一颗颗可以换取爵位、田宅、钱财和妻子的首级,像熟透了的果子等待他们去摘取。于是脑子里只剩下“战功”二字的秦兵到了战场上,就化身成为六国口中的疯子,连盔甲都嫌累赘,光着膀子发起冲锋。
在这样杀红了眼的秦兵面前,哪怕项羽、杨业这样的“杀神”集体穿越过去,也难以复制他们那些逆天的战绩。
所以历史上一战杀敌百余人甚至数百人的战绩,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偶然性和运气的成分。 (澎湃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