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稍微”+ 单音节动词 + 响应成分

2022-04-22赵小玉阿孜古丽·夏力甫

雨露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料库

赵小玉?阿孜古丽·夏力甫

摘要:本文讨论“‘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结构,尝试对动词进行分类。通过对结构中后部分响应成分分类探寻单音节动词分类,以及解释单音节动词进入该结构的条件。同时通过对结构的外在表现,总结解释该结构成立的内在原因——动词语义不同,即必须通过动词重叠式、V一V结构或者其他响应成分与前面出现的低程度量词“稍微”呼应。

关键词:稍微;单音节动词;动词分类;响应成分;语料库

现代汉语中副词都能做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但程度副词“稍微”通常不能单独修饰单音节动词,例如:

(1)*稍微睡

(2)稍微睡一会儿

(3)*稍微写

(4)稍微寫写

(5)*稍微说

(6)稍微说一下

如上例子可以反映出,单音节动词若要被程度副词“稍微”修饰,则必须通过动词重叠或者后接补语、宾语等响应成分时才合乎汉语语言表达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纵使有不少单音节动词能进入“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结构中,但是各单音节动词在此结构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如:

(7)*稍微爬

(8)*稍微爬爬

(9)*稍微爬一点/些

(10)稍微爬上去/远/近/一点

大部分单音节动词被程度副词“稍微”修饰时,都可以通过动词重叠的方式,但类似于“爬”这样的动词,必须在响应成分中补全其动词的动量或者趋向才能达到完整的表义性。

此前各语言学者就程度副词“稍微”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吕叔湘先生认为“稍微”可以修饰动词,他也指出只要“稍微”+动词后有表示少量的状语、补语或者通过动词重叠、或后接宾语里有表示少量的定语,这样才是符合表达习惯和语法规范的。

而后时卫国[1]总结分析了“稍微”+动词+响应成分结构中动词和响应成分的关系,指出动词接受哪一些补语成分修饰,阐释各类动词与“稍微”及其呼应成分的组合关系。结论得出“动态动词可修饰范围广,可以接受‘稍微及其各种响应成分的限制;静态动词可修饰范围窄,一般只接受一部分补语修饰,有的动词则与‘稍微及其修饰构造格格不入。”

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围绕“稍微”一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少有相关著作解释“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结构中“稍微”与动词和响应成分之间的关系。

本文基于BCC语料库,[2]筛选出进入“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结构中的动词。收集语料共计3018条。进入该结构中的单音节动词总共有308例。依照其后所跟的响应成分对此结构中的动词进行分类整理,尝试探究结构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借以分类动词。

二、响应成分的总结分类

结构中的响应成分是指,该结构成立“稍微”+动词后必须加少量的状语、补语或者通过动词重叠、或后接宾语里有表示少量的定语,将这些在结构中与“稍微”呼应的成分统称为响应成分。

基于BCC语料库筛选出以“稍微V”为关键词语料共8668条,其中动词共1851例,以动词音节为区分点,多音节动词1543例,占总出现动词的83.36%,有效单音节动词308例,占比16.63%。可见多音节动词更容易出现在“稍微”+动词+响应成分结构中。“稍微V”为关键词语料中,“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的语料共3018条。

表1着重总结3018条语料中“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结构中的响应成分。

总结得出,结构中的响应成分主要有八类,分别为——重叠动词、V一V、一(点)、一些(些)、一下(下)、一会儿、趋向动词+NP、“的”字结构、N。前五类占比最多,后三类占比较少。

(一)响应成分的语体色彩

以上总结的几种响应成分出现在篇章中的分布并不相同,通常来说响应成分趋向动词+NP、“的”字结构、N多出现在书面语体中。而重叠动词、V一V、一点(点)、一些(些)、一下(下)、一会儿等响应成分更多地出现在口语交际中,纵使它们出现在具体的书面材料中,也总是带有口语色彩的。

(二)响应成分在结构中的句法成分

响应成分大部分都是在结构中作补语存在,只有少部分宾语。大部分作宾语都出现在书面语体中。而绝大多数作补语的都在口语语体中出现。

(三)响应成分的语义

上述八种响应成分,重叠动词、V一V、一(点)、一些(些)、一下(下)、一会儿、趋向动词+NP、“的”字结构、N。前五种重叠动词、V一V、一(点)、一些(些)、一下(下)、一会儿,都带有“少”的语义。重叠动词、一V[+动量少]、一点(点)、一些(些)、一下(下)[+少]、但一会儿、趋向动词+NP、“的”字结构、N[-少]。

三、结构中单音节动词与响应成分的搭配

依据1所分析的响应成分,大致可以将“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分为四类。

A.稍微+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一V

B.稍微+单音节动词+一点(点)/一些(些)/一下(下)/一会儿

C.稍微+单音节动词+趋向+NP

D.稍微+单音节动词+“的”字结构/N

各单音节动词能进入以上四种结构的表现并不一样。例如:

(11)稍微写写/写一写

(12)稍微写一点(点)/一些(些)/一下(下)/一会儿

(13)*稍微写上字

(14)稍微写下字

(15)*稍微写的字 /字

单音节动词“写”可以有两类响应成分与之对应。但是“有”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情况,“有”能进入“写”无法进入的两种结构。例如:

(16)*稍微有有/稍微有一有

(17)稍微有一点(点)/一些(些)/一下(下)/一会儿

(18)*稍微有上/下/来/去

(19)稍微有头脑的人

(20)稍微有时间

(一)稍微+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一V

基于BCC语料库中筛选出的单音节动词总共308例。能够进入A结构的总共263例,占总单音节动词的85.3%,不能进入该结构的总共45例,占比14.6%。

不能进入A结构的单音节动词分别是:有、能、懂、出、会、作、使、像、愣、费、闲、受、亮、呆、得、没、给、沉、到、为、可、跌、惹、响、欠、坑、令、垂、平、超、叹、肯、活、尽、失、怔、赢、觉、显、偷、度、识、施、迷、反、怕。

A結构中动词重叠式/V一V在语义上有尝试、动量小或时量短、轻松等意义。但是如上动词自身本就不存在动词重叠式或者“V一V”结构。以上动词可以表达瞬间的,在持续时间上较长或表示某种状态。本身与重叠式和V一V所表达的语义是不一致的。

由此,能否进入A结构,不与表达程度的副词“稍微”有关,关键在于单音节动词能否有尝试、动量小或时量短、轻松等意。

(二)稍微+单音节动词+一点(点)/些/下/会儿

响应成分一点/些/下/会儿,在结构中作补语,本身内部表义有些许差别(见表3)但总体都与副词“稍微”形成对应,表示“小、少”等意。

任选以上三种小类中的一个,语料库中所有单音节动词都可以进入B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A结构动词重叠或V一V本身的语义表达与某些单音节动词不匹配,而此处,纵使有一些动词本身表义不指数量少、动量小、时间短,但是通过后面的响应成分的修饰,与前面表达“少、小”等义的“稍微”形成呼应。所以所有动词都可以进入B结构。

(三)稍微+单音节动词+趋向+NP

语料库中不能进入A式的单音节动词都不能够进入“稍微”+单音节动词+趋向动词+NP。除上述45例之外,语料库中剩下的263例都可以进入C结构。纵使数字上相同,但是A和C的表意是不相同的。

部分不能进入C式的单音节动词因为本身动量较大,而C式后的响应成分不表示修饰限定动量。其次,如“响”“怕”等单音节动词本身不存在趋向,所以也无法进入C式。

能够进入C式的单音节动词可以大致分为两小类。

第一类,单音节动词本身带有一定的位移。例如,“爬”“走”内部动作,都可以说是从A点到B点。这时候后部分的响应成分在结构中充当补语成分,此时结构中仅有“稍微”在修饰限定程度,说明单音节动词及其趋向的低程度。例如:

(21)稍微走进你的世界

第二类,本身不存在位移,趋向动词比较固定在“上”一词,形成“稍微”+单音节动词+上+几,不表示位置上的改变,而是类似于B类,响应成分与稍微共同修饰限定动词,表示少量。第一小类都可以进入第二小类,但第二小类不能进入第一小类。例如:

(22)稍微看上几眼

(23)*稍微看上/下/来/去的人

(四)稍微+单音节动词+“的”字结构/N

语料库中能够进入D式的单音节动词较少,大多数存在动词、能愿动词、情感态度类动词等无位移动词都可以进入D式。D类展现出了与前三类完全不同的景象。从响应成分的句法成分上说,D式中的响应成分主要充当宾语。其次,这里的“稍微”的修饰限定不再是单纯的动词,而是动词与响应成分的整体,例(24)不是“稍微”修饰限定动词“有”,而是限定“头脑”(这里表示智力、智商)的多少,而不是有的多少。例(25)是指时间的多少。D式应当看作“稍微”修饰转移到响应成分上。例如:

(24)稍微有头脑的人

(25)稍微有时间

四、结语

“稍微”不能单独修饰单音节动词,必须当动词后还有对应的成分时才能达到完整的语义表达效果。单音节动词后的成分总共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单音节动词进入的结构不同,能进入结构的数目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稍微”在语义上表示的数量不多或者程度不深,而动词内部语义并不一定都与此语义有同一性,使得需要在动词后加上修饰限定成分或者通过动词重叠、V一V这样的形式与前“稍微”形成呼应。

单音节动词进入具体哪一种结构与“稍微”无关,而在于动词本身的语义。通过“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结构中的响应成分这一外在表现对动词进行分类。基本反映出动词可以按照动量多少、时量长短、动作次数及动词是否有位移来分类。动词“自我”匹配了相应的成分与动词前的“稍微”形成呼应,达到平衡,从而顺利表义。

“稍微”+单音节动词+响应成分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稍微”限定动词量,动词本身不表量,通过重叠式或者响应成分与前置低量级形成对应。

作者简介:赵小玉(1998—),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语言及应用语言学。阿孜古丽·夏力甫(1974—)女,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教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时卫国.“稍微”+动词+响应成分中[J].枣庄师专学报,1998(4):84-90.

〔2〕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等.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1):93-109.

猜你喜欢

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库的“はずだ”语义用法分析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把课文的优美表达存进语料库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口译不宜“任性”:基于语料库的外事翻译等效探索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无根回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研究——以suspect和doubt为例
低碳经济英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