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PS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高速公路”

2022-04-22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德顺主权国际化

王红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考虑扩大对华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我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自2015年上线至今,截至 2022 年 1 月末,共有 1280 家参与者,其中直接参与者 75 家、间接参与者 1205 家,覆盖全球 103 个国家和地区。

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相比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CIPS还有一定差距。目前,SWIFT在20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11000家参与机构,可在40亿个账户之间实现即时处理。

不仅覆盖程度,从支付金额看,CIPS与SWIFT的差距也不小。数据显示,2022年1月,人民币全球支付以3.2%的占比,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位居第四位;而美元以39.92%的全球支付占比位居第一。

如何看待CIPS与SWIFT之间的差距? SWIFT美元霸权是否能够打破?如何扩大境外人民币的需求?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突破点在哪儿?

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一些不公正待遇

近日市场传闻沙特正在推进对华石油销售的人民币结算。

“这种可能性挺大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商有光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伴随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中国对原油的需求日益加大,沙特采取对华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措施,有助于扩大对华石油贸易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油净进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共进口原油51298万吨。

而沙特是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2021年,我国共花费2838亿元人民币,从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共8757万吨。这个数量占我国去年原油进口总额的17%。

“我国向沙特所购买的石油数量较大,未来如果中国与沙特的谈判达成,沙特在对中国的石油销售交易中真正使用人民币结算,这将对全球货币体系带来很大影响。”商有光表示。

事实上,随着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等货币的兴起,美元的国际地位受到削弱,甚至面临多重替代方案的挑战。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慢慢地被打破。

“世界货币多极化正在形成,而人民币是很重要的币种之一。”商有光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强调说,我国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并非要取代美元,只是让人民币在国际储备当中,能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徐德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去取代美元或者取代欧元。目前全球的国际货币依然是主权货币,这是不公平的。我们一时难以改变这种不公平现状,但是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CIPS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高速公路”,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排名第四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一直没有停歇,尤其是作为我国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CIPS,自2015年上线运行以来,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我国的CIPS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二期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

2015年10月8日,CIPS(一期)成功上线运行,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

首批参与者共有19家,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和东亚银行(中国)。

这19家参与者是人民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参与意愿,结合境内各银行跨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量、技术开发能力和外资银行国别地域分布情况等,经过技术检验统筹确定的。

在CIPS(一期)成功试运行的基础上,2018年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全面投产。

相比较CIPS(一期),CIPS(二期)在功能特点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比如,运行时间延长,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在实时全额结算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定时净额结算机制,满足参与者的差异化需求,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

徐德顺对此给予积极评价,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CIPS的建成运行是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符合国际标准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CIPS向境內外参与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了 ‘高速公路,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徐德顺说。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20 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较快增长,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 28.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3%,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人民币在全球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排名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1月,人民币以3.2%全球支付占比,排名全球第四位。美元、欧元、英镑分别以39.92%、36.56%、6.3%的占比位居前三位。

可喜的是,这一名次相比2021年6月又上升了一位。去年 6 月,我国人民币支付金额占所有货币支付金额2.5%,排名第五位。从比例来看,今年1月份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3.2%,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新高。

在学者看来,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支付比例依然较低。

“从全球支付来看,使用人民币支付在5%以下,说明目前国际上的主要贸易还是通过SWIFT结算,全球支付系统还是以SWIFT系统为主。但是,从趋势来说,我国的CIPS空间还很大。”商有光说。

现有国际结算体系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SWIFT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简称,创建于1973年,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主要职能是在全球银行系统之间传递结算信息。

“当时之所以成立SWIFT,是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支付清算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于是在欧美的带领下,就成立了国际银行间收付信息电文标准制定及其传递与转换的会员制专业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徐德顺介绍。

公开资料显示,SWIFT国际结算系统由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管理,是为全球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企业提供金融信息传输服务的高安全性网络。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通过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与同业交换电文来完成跨境金融交易。

除此之外,SWIFT还向金融机构销售软件和服务。公众一般往境外汇款时会接触到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不同地区、不同银行各有专属的代码。

据SWIFT网站信息,目前全球有超过1.1万家成员通过SWIFT代码与SWIFT国际结算系统对接,形成了标准化的互通。2021年,通过SWIFT国际结算系统日发送信息4200多万条。这些信息的背后,是各个国家、地区大型企业的国际贸易数据。

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业内普遍认为,基于SWIFT国际结算系统覆盖的国家地区成员、金融机构数量以及数据量,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双边或多边结算体系替代。

徐德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贸易伙伴,对美元SWIFT结算系统比较熟悉,不仅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从事跨境结算的银行,也已接入SWIFT国际结算系统,当金融机构用美元这一国际货币进行跨境支付清算时,习惯依赖该系统。全球范围内的企业、交易贸易伙伴因为用习惯了,对SWIFT就有路径依赖。

通过制度安排让企业主动使用CIPS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2021年我国GDP达1143670亿元,不仅突破了百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但是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交易中3.2%的占比,与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并不相称。为何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存在感这么低?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我国CIPS结算系统的功能已经比较齐全,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中国政府包括央行等金融部门推进得比较快,但从实际效果看,并不是很理想。”徐德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比重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贸易合同中的计价货币主要为美元等国际货币,境外客户较依赖SWIFT系统,当然也与制度安排有一定关系。

如何扩大境外人民币的需求?如何拓宽境外人民币持有者的资金运用渠道?如何建立良性的人民币国际循环?如何让市场主体基于利益的驱动,发自内心地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

针对上述问题,徐德顺指出,这就需要决策层在顶层设计制度时,让企业觉得使用人民币结算相对美元有利可图,使用人民币结算更为便捷。

而让更多的民企甚至境外企业主动使用人民币结算,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甚为重要。对此,徐德顺建议,金融部门的服务要到位,贸易和投资走到哪里,人民币的服务就要到哪里。

“事实上,海外的一些人民币服务并不很到位,服务网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徐德顺表示,更多地应该利用市场的手段,让国内外用户感觉到通过CIPS系统挺方便、快捷。“我们并不奢求CIPS结算系统能够取代SWIFT,但是至少可以通过努力将跨境人民币系统打造成国际上通用的公共产品。”

超主权货币呼之欲出?

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二战以来确立的国际金融秩序正在进行调整。欧元、英镑、人民币、日元等多个支付平台的出现,也是国际金融秩序调整的一种反应。

“从大的方向看,未来需要出现一种超主权货币。”在徐德顺看来,超主权货币,就是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撰文,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构想,很快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俄罗斯和巴西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支持。

“因为用一国主权货币充当世界货币有失公平,为此大多数国家普遍呼吁超主权货币的诞生。我们希望超主权货币能够纳入到 G20议题,让一些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参与,这样能够实现客观、公平和公正。” 徐德顺向《中国经济周刊》記者表示。

此前,国际社会一直主张推出“超主权储备货币”,即与任何国家主权脱钩的具有稳定的定制基准且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并以此作为国际储备和贸易的结算工具。

随着数字货币的出现,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诞生有了可能性。

“超主权储备货币和超主权数字货币是一回事,只不过‘货币变成了‘数字货币。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实践,能够促进超主权数字货币诞生和发展。”徐德顺表示,发展超主权数字货币,不能一蹴而就,从产生到推广再被广泛认可和使用,可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阶段,需要分步实施。

国际清算银行(BI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也在国际范围内呼吁各国开展CBDC合作,为“改善跨境支付路线图”提供支持。徐德顺建议,数字人民币在国内加快应用,探索和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应用场景,比如,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国家的数字货币政策协调合作。

徐德顺强调说,数字人民币属于中国主权货币,无意取代当下的美元和欧元。“数字人民币在国内和跨境的应用,其主要目的在于积累实践经验,为推动全球认可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诞生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应该在推动超主权数字货币构建中发挥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德顺主权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缘分
主权
活动预告
中国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刘公岛开馆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
姬德顺与他的青铜浮雕壁画“黄河”和“乐”
姬德顺 陈舒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