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丽工致 格调高雅

2022-04-22王旭全

现代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物象画家

王旭全

艺术是生活的想象和表现。它将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转移到审美升华的世界里,即参与到对客观物象的审美判断中,从而激起我们对审美认知的无限遐想。而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使审美直觉与客观世界高度融合,这取决于艺术家观察事物的能力、角度,以及自身经验的价值取舍。而以客观世界为情感依托,综合客观物象的意象思维进行自我创造,是艺术家主观审美情感的有力表现。梁时民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他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墨法、笔法、色法、水法融成一统,使之墨韵、色韵、气韵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由此,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他的花鸟世界里繁复有序、璀璨生辉,迸发出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势,并以唯物主义的生命哲学观诠释着一种审美的高度。

吟咏自然,歌唱生命,以诗人和哲学家的眼光放眼花鸟世界,是梁时民艺术创作的动机。他的视野宽广,题材和手法多样,形式不拘一格;技法中西兼容,融会贯通,可谓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花鸟世界。说他的花鸟画已然为一个世界,这一点也不夸张。这是因为梁时民的花鸟作品情景交融,让观者如临其境,早已超越了借景抒情的尺度。按照中国花鸟画托物言志的哲学精神,梁时民呈现出来的花鸟世界不单是包含了这样的人文精神,更多的是从自然的角度去审视生态之美,还自然以真实面貌,还大地一片葱郁生机。因而,梁时民笔下的花鸟虫兽充满了灵动的自然美,呈现出生命的另一种姿态。在这个静谧的世界里,有栖息枝头的鸟儿、漫步包谷林的雄鸡、徜徉在暖冬里的大雁、起舞弄清影的群鹤、怡然自得的荷鸭……暗香疏影、鸟语花香,一派旖旎风光。而这寂静悠远的画面,仿佛是儿时的记忆,亦如梦中的原始森林,把我们带进一个奇幻的清丽世界,让我们遁入童话般的仙境,霎时,世间的杂念荡然无存,一种超越生命之美的图景在充满现实主义的张力下传递出浪漫主义的温情,油然而生的抒情笔触,渲染出极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并致以生命崇高的礼赞。

为了再现心中的完美世界,呈现中国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彰显时代的脉络,梁时民坚持以东方美学精神为主导,兼融中西技法,从传统笔墨中萃取精华,即宋元之静逸,明清之清丽,以及近现代名家的笔墨语言和西画的色光理念,使形、线、色充满了美感。而在全景式或满构图的布局中,空间层次则通过色彩、色墨的明暗关系或物象的叠加交错来体现,更加有力地彰显了中国画墨色与墨法的辩证关系,正所谓“墨法在有无之间,居然苍润”。同时,遵从“尚意重型”的造型原则,更是梁时民工笔画作品的内核。工致细腻时注重以形达意,这使得客观物象更加符合主观愿望的意象造型和审美要求,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这一艺术理论与实践。如作品《包谷林》,融合多种技法,借用油画的色光理念,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厚重的色彩,突显物象的肌理和质感。在一片金黄的田野里,晚霞映染的背景,营造出红红火火喜迎丰收的祥和气氛,这时,一道高光从画面上方直射下来,照在了地面上,把人们的视线从红色的晚霞背景引领到六只雄鸡身上。它们身披黑色的羽毛,庄重典雅、平静安祥、和睦友善,似在觅一份闲适,获一种超脱。高纯度颜色的运用,突显画家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也着重渲染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即借以雄鸡报平安,祈福未来,歌颂祖国繁荣昌盛,赞美人民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作品《暖冬》则以其淡雅的笔调,呈现出一片辽阔苍茫之景。一群大雁栖息在荒草中,互相勉励,它们淡定从容,安静悠闲。作品以山水为依托,平远取势,通过物象的叠加交错,突显空间感,并融入西画的笔触,突显物象的量感与质感。《鹤舞盛世》则通过以线立骨、精勾细染的传统工笔手法展现鹤舞升平祖国盛世平安吉祥的美好图景,同时,通过意象的造型观来强调主观的表现以此达到“尚意”的目的,因而更加注重线条的神韵和美感,以及运动的张力。背景天空则融合了西画的多种技法,似淡蓝的色彩在纸上轻薄地涂抹出一片朦胧般的梦幻景色;沼泽地则运用了油画的色光理念和肌理效果,呈现出厚重、空灵的空间层次效果,使之成为整幅作品的一个重心落点。纵观三幅工笔画,画家将山水与人文有机结合,以大手笔,大气魄,大场景,大格局,展现出自然界磅礴恢宏的气势。同时,融合多种技法,突出作品的个性,并将写实与写意有机结合,丰富了工笔画的语言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工笔画的品读性、观赏性;同时,通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予物象以人文关照,寓意作品深远丰厚的内含和鲜明的主题思想。而形的工细和意的高远,是对物象的提炼和加工,不是摹仿、重新组合起来的意象新事物,是有生命情感的,只是通过精细的手法再造自然,来达成画家对美好事物的意象表达。

一片花草一群鸟,一堆山石一片云,工笔画是一种道,一种规则和方法,就像精致的小楷,追求一种极致的美,让人凝神静气,心怀虔诚。而这种静气又一直贯穿于梁时民的艺术创作中。如他的墨花墨鸟,以《暖阳》《素雪》《荷叶转萧疏》《寒烟》等作品为代表,其墨色浓淡辉映,笔触纵横交错,线条互为穿插,展示出一种崇高的理性审美高度。而《秋声》 《瑞雪》 《晚秋》《新风》《渊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里》《春雨新晴后》等作品通过工兼写的形式,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和现代绘画元素相融合,充分运用印象主义的语境手法和中国画冲、破、积、染、泼等传统技法,同时,借取印象主义的色光理念,将光晕覆盖在客观物象上,将背景幻化成一种意象朦胧的状态,更加注重色墨的层次与递进关系,使作品富有装饰性和趣味性。

在這些作品里,繁复有序的线条是画家道法自然的独立世界观。因而,线条成为独立枝头的“寒霜雪”。画家以远眺、俯仰等角度观察大自然,还以鸟禽自然、自由的生命态势,可以说这也是画家独辟溪径的主观审美意志,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由于是全景式再现客观物象,线条的灵动关乎于作品的生命力。还原线条的独立表现性,如何将抽象的线条与造型的形态完美结合,使线条的穿插更加从容自然、独立自由,从而形成自身的笔墨语言和独立的语境符号。这是因为笔墨的运行轨迹确定了画家的情感取向,从中可以洞察出画家的线墨走向。而在这里,线条的意象性和线形的独立性早已挣脱了传统羁绊的自我解放,且笔笔生发,自成机杼。这是画家将情感专注于生命之中的结果。在《暖阳》中,压着积雪蓬勃向上的树枝自由伸展,活力四现,昭示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与《包谷林》一脉相成,作品追求物象的肌理质感以及光感。计白当黑,知白守黑,只不过更加考验画家的墨色技法。

《瑞雪》《新风》《渊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里》《春雨新晴后》等作品,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静至深处,仿佛接近宇宙的边缘,而《秋声》中的蝉鸣把我们带入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意之中。暖色明亮的调子,极富视觉冲击力,让人顿感秋色烂漫,景色迷人。而蝉虫掩映在一片金黄色的风景里,好不惬意。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背景不是传统的留白,而是通过满构图的方式,通过点、勾、染、皴和破、积、冲等技法,营造一种若隐若现,亦真亦幻的朦胧景致,强化了作品的主观意趣。另外一些作品如《不是春风不管事》《荷净》《荷叶转萧疏》《新秋此处风光好》《镜湖荷花》《春江水暖鸭先知》《憨鸭日晚不归去》《远声》等,沿袭传统布局,融合多种技法,以墨托色、浓淡交错,线面互动,使作品不但充满了意趣,更加彰显出现实主义的浪漫情怀。

在设置虚实关系时,则尊崇中国哲学思想,从老庄的世界观里去寻找物质世界的生命根基,即虚空绝不是“无”或抽象,而是那个被视之为“非有”而实为“有之用”的可以把握的实在。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的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力。”其次,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美学内涵,经过审美内质的交融,呈现出生命节奏的空灵美、朦胧美和意境美,从而透过虚实更替的现象感受万物本质的阴阳调和与明暗对比以及大自然赋予物象的光影魅力。所以,在具体创作中,画家充分运用主次静动、浓淡疏密等关系,以“工写兼备,尚意造型”为主导思想,工至细致时,鸟虫形神皆备,气韵生动,突出了主题的“实”,写意花草树木时,又突显背景朦胧的“虚”,使之具象的鸟虫更加富有灵气。从中可以看出,虚实的美学理念在梁时民的笔下有了另一番诠释,那就是“外师内化,因心造境,中得心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时民笔下的鸟虫都是理智平和安静的,同时也是自由惬意的。这跟画家本人对生活的理解如出一辙。他不刻意把鸟虫作为托物言志的精神信念,而是把它们置放于山水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为在他眼里,所有的花草树木皆是为鸟虫伸展情绪作铺垫,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有着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尊重它。所以,画家把大自然的真相原原本本还给了我们。而这真相里面又包含了童年的记忆,现实的觉醒和对未来的召唤,而这又何尝不是人类一直在寻觅的诗与远方?象征主义告诉我们,呈现的图式,是在暗合某种现实或未知的东西。也即借鸟虫看世界,实则是告诉人们要顺应“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纵观梁时民的系列花鸟作品,继承、融合、贯穿是他艺术创作的方向与特点。既师古,又超然于古。翻开梁时民的艺术人生,你就知道他是一个学而不厌,不断丰富自己,低调做事的画家。在四川美术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的专业学习,铸就了他写生造型的写实能力,而在实践中,又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的养料深耕细作;加之之前的工艺美术师职业,丰富了他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之“融合”成为梁时民艺术创作的精髓。萃取精华,如何将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巧妙地混搭与交融,使其客观物象相得益彰,使其作品完美呈现……无疑,梁时民成功地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无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工兼写,在他的笔下皆以一种高古的气韵、宏大的场面和深远的意境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梁时民

生于四川梓州。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部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徐悲鸿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国画院院长、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团委员、四川省美协主席、四川省花鸟画会会长、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等。

作品《远声》《不灭的圣火》曾分别搭乘“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升空遨游;作品《金秋》《渔家新村》搭乘“天宫一号”并进入“神州十号”在太空遨游返国,被圈内人士称为“太空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多次荣获金、银、铜、优秀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外交部、澳大利亚艺术中心、澳洲美术馆等几十家中外文博单位和国家元首收藏;曾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以及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深圳、台湾、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50余次。

猜你喜欢

物象画家
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优秀小画家
奇怪的小画家
酷炫小画家
从中国传统山水画看艺术模仿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王安忆小说中的物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