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构建:以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2-04-21游仁义余先怀蒋启波陈英灿张世春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梁平小微科普

游仁义 余先怀 蒋启波 陈英灿 邱 玲 张世春 赵 丹

(1 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重庆 405200;2 重庆市梁平区森林资源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站,重庆 405200)

科普宣教作为湿地公园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展示湿地公园形象的重要方式(崔丽娟等, 2009)。2018年原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修订了《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自然教育,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已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承担激发公众参与生态旅游、传播湿地知识、提升湿地保护意识的重要作用。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起步较晚,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形式与内容比较简单,亟需有效推动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的建设(何倩倩等, 2019)。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展示生态保护方法、弘扬湿地特色文化、普及传播湿地知识,还能为中小学生自然科普提供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功能,让湿地公园成为公众了解湿地科学知识的自然课堂、天然博物馆(陈佳秋等, 2021)。

1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双桂街道都梁新区,东临体育馆,西连千明村,南至响水村,公园总面积349.97 hm2,湿地面积190.76 hm2,湿地率为54.5%,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稻田湿地等,具有多功能、多形式、多维度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刘嘉等, 2017)。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3个功能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脊椎动物277种,其中鸟类207种,包括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红头潜 鸭(Aythya ferina)、棉凫(Nettapus coromandelianus)、鸳 鸯(Aix galericulata)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公园内共有高等维管植物623种,隶属132科,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蓼科、蝶形花科、蔷薇科和菊科等为优势科(艾洪莲等, 2020)。

2 科普宣教体系构建原则

2.1 生态优先原则

科普宣教应注重保护与恢复优先的原则,在宣教规划分区、宣教活动举办、宣教场所建设中都应降低甚至消除对湿地可能受到破坏的威胁。

2.2 以人为本原则

在科普宣教过程中考虑不同受众人群的感受、尺度、思维与接收程度等,真正从人的价值衡量为出发点,最大化发挥科普宣教的功能作用(宋君, 2017)。

2.3 科学性原则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内容具有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注重科学引领对湿地保护修复的积极作用,深入挖掘自身特色,突出地域特征,实现科学高效的宣教效果。

2.4 因地制宜原则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要充分吸取当地的人文特色与地域特征,避免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同质化现象。在湿地公园的不同位置和功能区展现不同的科普宣教内容与形式,给受众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体验(陈敏, 2018)。

3 科普宣教体系

3.1 科普宣教场所

3.1.1 认知型宣教场所 认知型宣教场所主要是以传播湿地科学知识及湿地文化为主,引导并激发游客认知体验兴趣(朱国钰, 2017)。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认知型科普宣教场所主要包括:以科普植物为主的三峡竹博馆、荇菜长廊展示厅;以科普动物为主的双桂湖宣教中心、声音秘境(图1);以科普湿地保护政策为主的生态文明展示厅(图2);以科普湿地文化及文创产品为主的自然驿站;以科普湿地保护技术为主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站、巴蜀水情馆等。

图1 双桂湖宣教中心Fig.1 shuanggui lak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enter

图2 生态文明展示厅Fig.2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xhibition hall

3.1.2 情感型宣教场所 在情感型宣教场所无需过多的人为修饰与解说,只需选择适宜场景的宣教设施烘托意境,让游客唤起对湿地情感的波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情感型宣教场所主要有:湿地农耕情感、历史文化情感、传统院落情感、水利文化情感等的唤醒,比如万石耕春景区利用层层梯田复垦湿地经济作物,再现湿地农耕场景,唤醒游人农耕记忆;垂云北观景区将抗战时期被炸毁的梁平著名古建筑垂云楼恢复重建,再现故时场景,开启游人尘封的悠久历史文化情感,现垂云楼已成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地标性建筑(图3)。

图3 历史古建—垂云楼Fig.3 Historical ancient building – Chuiyun pagoda

3.1.3 体验型宣教场所 体验型宣教场所旨在鼓励游客参与湿地实践活动,以增强游客科普记忆与湿地知识,丰富湿地实践经验,强化湿地生产体验感。双桂湖南岸耕作研学体验区拥有约15 hm2的稻作耕地,通过采用“稻田+”生态种植模式,建立“稻鱼”“稻虾”“稻蛙”等共生系统,簇状栽植有机稻、水八仙等湿地经济作物,旨在传承巴蜀农耕耕作技术,开展二十四节气、春耕秋收等亲子研学农耕体验课程(图4),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式体验型宣教场所,让双桂湖南岸成为自然学校、耕读课堂。

图4 耕作研学区的插秧体验Fig.4 Traditional farming experience

3.2 宣教人员及受众

3.2.1 宣教人员 为增强湿地公园科普宣教成效,宣教人员在宣教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科普宣教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为宣教受众提供引导、讲解服务。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现配备宣教人员7名,不仅需要了解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湿地文化以及宣教内容外,还需要利用趣味性和科学性的讲解方式,让游客充分吸收宣教内容,激发游客科普兴趣。

3.2.2 宣教受众 湿地公园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公益性的特点,其科普宣教受众主要面向社会大众、学生、游客以及附近居民,他们在湿地的活动直接影响着湿地生态环境,因此,提高宣教受众的生态意识极为重要。宣教受众的主要措施:成立公益宣传队伍,定期开展宣传活动,让公众主动参与到湿地保护管理中;应对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在湿地内建立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成立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设置趣味性湿地体验活动,例如观鸟活动、湿地写生活动、湿地耕作活动等;利用科普宣教场所以及主题活动日发放湿地手册、湿地动植物图集、湿地管理办法等;创建成立长江三峡自然学校、重庆小微湿地特色学校、重庆梁平碧湖湿地自然学校等一批科普自然学校,编撰《初识湿地》《小湿地大作用》《湿地酷虫》《湿地飞羽》等湿地教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湿地自然课程教育;开设游人互动性宣教设施,激发游人参与感。

3.3 宣教展示牌 宣教展示牌是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中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科普设施,能够体现湿地公园的科普特色、历史文化、修复技术、生物资源等。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宣教展示牌主要内容有湿地保护修复技术理念、湿地文化、湿地动植物、小微湿地等的科普展示,其广泛设置于公园的主要出入口以及各个景区的重要节点处。

3.3.1 湿地保护修复技术理念宣教牌 宣教牌主要展示针对双桂湖的山水林田湖草6个要素的现状问题,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保护修复策略与措施,充分挖掘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的生态修复理论技术,以期实现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生态目标,向公众传播双桂湖生态保护修复体系理念,促进双桂湖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3.3.2 湿地文化宣教牌 湿地文化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内涵,是人类与湿地自然双向诠释和对话的产物,也是人类认识湿地自然的实践活动成果(牛霞霞等, 2021)。湿地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的核心,对其进行科普宣传展示有助于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同时提升湿地公园形象与城市软实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梁平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多样的湿地文化,双桂湖湿地文化科普宣传不仅展示了渡槽文化、古桥文化、溶洞文化、山坪塘文化、果林文化等湿地物质文化,还展示了竹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湿地精神文化,其对于湿地文化传承、提高公众湿地文化保护意识、扩大湿地文化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3.3.3 湿地动植物宣教牌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双桂湖科普宣教展示的重中之重,双桂湖现有高等维管植物623种,脊椎动物277种,其中鸟类207种,包括有青头潜鸭、棉凫、鸳鸯、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等国家Ⅱ级以上重点保护动物21种。在湿地动植物资源科普宣教展示中,双桂湖重点做好对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湿地水八仙、药用植物、蛙类蛙鸣、鸟类生境、珍稀鸟类、昆虫生境等科普展示和解说。

3.3.4 小微湿地宣教牌 小微湿地是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重要湿地资源,在修复多种生物生境、保护乡土基因库、维持小微湿地生命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桂湖拥有湖岸多带多功能堤塘小微湿地、湖岸多维小微湿地、竹林小微湿地、湖岸湿地农业小微湿地、湖湾果基-草丘基塘小微湿地5种类型。双桂湖积极探索出“小微湿地+环境治理”“小微湿地+自然教育”“小微湿地+有机产业”等“小微湿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蒋启波, 2020)。通过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利用宣教展示牌以及数字宣教设施科普小微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模式,进一步实现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教育价值与综合效益。

3.4 科普宣教策划

3.4.1 活动策划 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湿地科普资源,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围绕各类湿地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体验活动与主题活动,利用稻田湿地资源,每年定期开展插秧、稻收、写生、田间捕鱼等实践体验活动,传承悠久的巴渝耕作技艺与农耕文化。同时,在每年的世界湿地日、国际爱鸟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重庆湿地保护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开展观鸟、辨识植物、湿地讲座、征文比赛、湿地知识竞赛等各类主题活动,激发公众主动参与湿地保护事业的热情。

3.4.2 宣传材料策划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宣传材料包括宣传手册、海报、宣传单等纸质宣传材料与湿地宣传片、湿地网站推文等媒体宣传材料。其中,宣传手册主要包含公园简介、生态资源、湿地知识问答等内容;宣传海报则根据科普活动主题制作专类海报;宣传单主要为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湿地保护条例、生态文明思想等政策方针。已制作完成了《湿地润城乡愁浓》《归又来》《湿地润都梁》《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等宣传片。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的在湿地中国、双桂湖智慧湿地等网站、微信公众号发送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动态推文。在湿地主题活动日推送湿地保护宣传语,动员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修复,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助推梁平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4 结语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是保护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环境、完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合理利用湿地景观资源的重要保障。因此,认识和了解国家湿地公园和丰富生态旅游体验的关键是构建一个体系合理、内容完善的科普宣教系统(耿满等, 2015)。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以科普宣教场所、宣教人员及受众、宣教展示牌、科普宣教策划4个方面为主,较为全面地挖掘利用双桂湖湿地资源、湿地文化、湿地保护修复措施等宣教素材,注重视觉展示与互动性体验建设,形成内容丰富、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的科普宣教系统,让走进湿地公园的每一个人主动参与到湿地保护事业中,促进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梁平小微科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科普达人养成记
昆士兰大学
小微企业借款人
The Color Purple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