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工程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2022-04-21刘耀飞周庆辉李志香
刘耀飞,周庆辉,李志香
(1.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32;2.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6)
大型工程机械行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机械的设备管理和施工任务逐步由专业租赁企业承担。而这些企业的设备状况和施工管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这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大型工程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大,设备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1 传统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
利用现代科技研发适应这种变化的管理系统,规范和加强大型工程机械的管理,尤其是作业现场的管理,提高安全保障和作业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备租赁行业是资产密集型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设备租赁公司的主要经营任务就是对设备资产进行管理和经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依靠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准确地掌握资产状况,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产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益是设备租赁行业的发展方向。
然而,与飞速发展的市场现状和公司资产规模比起来,传统设备管理系统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在:
1)管理粗放 现有系统仅能对设备台账进行简单管理,没有对设备、配件、辅料进行动态监管,难以从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对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2)信息采集全部为人工手段 现有系统的数据录入全部依靠手工录入,容易出错,动态性严重不足,实时性无法保障。
3)难以有效提供管理数据支撑 现有系统的先天不足难以及时提供管理数据,如实时的设备、配件、辅料的区域分布数据,设备产出率数据等,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一次设备清查,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2 新型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2.1 在生产管理中重新定位
传统信息系统定位为管理人员的辅助记忆系统,是一个事后登记系统。新系统定位为实时生产系统,是管理和生产的重要环节,信息系统记录的是生产、管理行为产生的过程数据,通过对过程数据全面、实时、翔实的记录达到对设备、配件、辅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2 更新信息录入方式
传统信息系统主要依靠人工录入数据。新系统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干预,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在利用电子标签技术对设备、配件、辅料进行全面标志的基础上,信息采集将主要依靠电子设备自动识别,自动接入服务器端。
2.3 成为管理和生产决策的核心支撑
通过上述基础数据夯实,新系统加大对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力度,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提高系统对管理决策支持的能力,使设备管理系统在资源调配、绩效考核、计划规划等经营活动中发挥决策的核心支撑作用。
3 新型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
物联网从标志、感知、接入和应用4 个环节入手,对传统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变“信息录入”为“自动采集”,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将信息化数据和设备真实形态两者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使信息系统在真实性和实时性上得到实质性的提升。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石,基于RFID 技术,为每个设备或资产赋予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标签,可以实现万物互联。塔式起重机设备由标准件构成,在标志和感知的粒度建立上有先天的优势,是实现物联网化信息管理的优势项目,也是优先发展方向。本课题试图基于物联网和RFID 技术进行研发,实现一种与设备及其配件、辅料真实形态绝对一致的、实时的、动态的物资管理系统,为公司的设备管理、调度乃至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提供详实的管理数据支撑。
新型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如下。
1)充分梳理设备租赁企业的管理、生产流程,结合实际情况完成设备租赁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详细需求设计。
2)充分研究系统涉及的设备、配件和辅料,确定电子标签的基本设计,完成编码方案设计,同时确定采集设备的基本设计要求。
3)完成设备管理系统物联网的标志、识别、接入和应用方案设计。
4)研究合适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案,使系统能够提供管理决策过程中需要的全部支撑数据。
5)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程序编码和代码测试。
6)完成系统的中试和最终上线运行。
4 新型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4.1 设备管理
1)设备使用计划 本功能由项目部对设备使用计划进行登记,设备使用计划关键信息包括计划制定人、制定时间、计划采购设备信息、采购方式等。
2)供应商管理 本功能对设备供应商进行登记,包括供应商资质和主要设备资产登记。
3)设备证件管理 本功能对供应商的设备证件进行登记,设备证件信息包括证件类型、取证时间等信息。证件类型信息包括证件名称、颁发单位、年检周期等。
4)出场和入场 新工程需要使用机械设备,或者现场需要更多的设备配件(升节作业、附着作业)时,生产调度生成设备入场通知单。对工程需要使用的设备、配件、辅料进行规划和安排。供应商收到入场通知单后,将设备或配件运抵现场,项目部使用手持式RFID 读写器对出库的设备配件、辅料进行扫描,确认无误后在PC客户端上打印设备接收单,确认收到设备。现场作业完毕,生成出场通知单。供应商拆除设备,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持手持式RFID 读写器读取出场设备,确认设备出场,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出场和入场流程协作图
4.2 设备维护
1)日常维护 供应商进行日常维护时通过本系统录入维护记录。其中设备和配件ID 通过手持式RFID 读写器录入,维护效果上传照片作为附件。
2)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流程的发起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发现设备故障,通过现场终端或其他客户端填写维修申请;另一种情况是设备管理人员发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发起维修流程。
3)设备改造 设备的性能下降,或者设备不能满足作业生产的需要,通过改造能够提高设备性能时,可以启动设备改造流程申请。设备改造申请可以由现场管理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发起。上述人员填写技术改造任务单,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改造原因、改造技术方案描述等。可以上传附件详细描述技术方案。改造完成后,作业负责人向平台提交改造作业信息,包括改造完成时间、改造效果等信息,可以上传图片、文档等信息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4.3 设备台账
1)设备总账 设备总台账是各种分类账的汇总,综合反映各项目部的机械设备的价值、使用、维护、维修等情况。
2)设备分布台账 设备分布台账反应台账周期内集团各个工地的机械设备分布情况,便于企业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把握设备分布结果,对企业后续生产进行规划。
3)设备维护台账 设备维护台账反映台账周期内设备的维护、维修、改造情况。通过设备维护台账,管理人员能够掌握设备的性能现状。
4)设备使用台账 设备使用台账反映台账周期内设备的使用情况,数据来源于现场作业产生的记录。通过设备使用台账,管理人员能够掌握设备对企业生产和效益的贡献情况。
4.4 作业管理
1)安装作业 现场一切准备就绪,提交安装任务单,安装操作人员按调度命令到达现场,完成安装工作,在平台录入安装作业情况。
2)升节作业 升节作业人员按调度命令到达现场,完成升节工作,在平台录入升节作业情况。
3)附着作业 附着作业人员按调度命令到达现场,完成附着工作,在平台录入升节作业情况。
4)改变倍率作业 改变倍率作业人员按调度命令到达现场,完成改变倍率工作,在平台录入改变倍率作业情况。
5)维修作业 维修人员按调度命令到达现场,完成维修工作,在平台录入维修作业情况。
6)拆除作业 现场作业结束,拆除操作人员按调度命令到达现场,完成拆塔工作,在平台录入拆除作业情况。
5 系统开发中的软件工程问题
本项目包括软件和嵌入式开发两部分。在软件工程上,采用螺旋模型,即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坚持从核心功能开发,逐步覆盖全部需求的方式。在工程组织上,从文档和测试两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开发效果。
课题开发组织包括技术委员会、技术总监和项目部。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确认需求和概要设计。技术总监是系统开发的技术负责人,对开发过程和质量全面负责。项目经理负责开发过程的日常管理,包括工作量考核、质量测评和文档管理。
5.1 文档管理
软件的开发文档包括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开发进度规划、源代码。要求每个环节必须提供详细的文档,并通过先进的文档版本管理工具Svn 进行管理和控制。
5.2 每日集成
在开发进入代码编写阶段时,为了控制软件的进度,项目成立Building Daily(每日集成)小组,负责每天集成开发小组的代码,发布到内网上,供测试组测试。
5.3 开发质量控制
软件的开发质量控制包括测试驱动开发、集成测试、典型使用3 个环节。
5.3.1 测试驱动开发
测试驱动开发是指在开发的所有环节首先考虑可测试问题。只有能测试的模块,才是可靠的模块。在需求整理阶段,在整理用户需求用例的同时,整理测试用例。在设计阶段,要求每个模块必须有对应的测试模块设计。在代码编写阶段,要求程序员必须首先编写测试代码,再编写软件功能代码。功能代码完成后,必须运行测试代码验证无误后才能提交小组合并。
5.3.2 集成测试
进入Building Daily 阶段后,集成测试每天进行。集成测试组成员熟悉需求和客户情况,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审视产品质量。集成测试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将来客户服务工作量的大小。
5.3.3 典型使用
产品完成集成测试后,在进入大规模全面部署之前,还要组织典型用户小范围使用系统。典型使用环节除了继续测试软件质量外,主要验证用户体验设计是否合理、产品在大规模并发条件下能否适应等指标。
典型使用结束后,使用客户将应开发组之邀对典型使用效果出具典型使用评估报告,对典型使用的情况进行评估。对该报告提出的整改意见加以完善,必要的话可以组织需求变更和新的集成测试。完全通过后,产品才能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
6 结语
传统的设备管理系统完成了设备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实现了对设备基本信息录入、查询、统计等自动化管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信息管理的便捷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但其信息采集主要采用人工录入方式,存在时间滞后和数据准确性难以核实的先天缺陷,形成了信息化数据与设备的真实形态割裂开来的不利局面。物联网从标志、感知、接入和应用四个环节入手,对传统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变“信息录入”为“自动采集”,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信息系统在真实性和实时性上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设备管理系统从核心模块开始研发,边研发边投入使用,使得系统不断完善,最终达到设计目标。选定的目标客户,已使用该系统近一年时间。与传统的设备管理系统相比,新系统与实际工作更贴近,更能反映设备的实际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许多一手资料为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当然,新系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优化的地方,我们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升级,最终打造一个适用于现代租赁企业的完善实用的设备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