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丹参栽培技术
2022-04-21王怀珍
王怀珍
(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0 引言
丹参在四川、山东、河南等地均有广泛种植,其有活血止痛、清心宁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有抗肿瘤、抗菌、清除自由基等诸多药效。当前国内丹参育种选育工作均处在起步阶段,来源不同的丹参之间存在怎样的亲缘关系尚不确切,人工栽培模式下普遍存在着混杂情况,种植生产长期没有实现产业化。相关部门应重视研究丹参产业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新技术,减少丹参栽培混杂情况,减少栽培成本,创造更多的效益。
1 丹参的生长习性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最适生长气温20~26℃,平均气温低于10℃时,地上部位开始逐渐萎缩、枯死、抗寒能力偏强,于气温-15℃上下,最大冻土深度约40 cm时根系依然能安全过冬。茎叶生长旺季3~5月份,4月下旬起开始长出茎秆,4—6月(移栽丹参苗初期长势较慢,6月中旬开始茎叶快速生长)枝繁叶茂(如图1),(6—8月)陆续开花结果实(如图2),7月份后根系快速生长,过了立冬后丹参植株生长明显减缓至停止[1]。
图1 丹参苗枝繁叶茂
图2 丹参陆续开花结果实
2 丹参栽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优质品种选育落后,种性退化明显
选育优良的丹参品种是提升生产、加工效率的关键,当前山东省丹参品种选育工作尚处于早期阶段,还不能明确来源不同的丹参之间存在的亲缘关系。丹参种质资源遗传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特征,产量及质量不同的重质差异性分析不深入。
2.2 栽培面积偏大,规范化产业化水平整体偏低
当前,栽培种植为国内丹参药材的主要供应途径,山东作为丹参的主要产区,不丹参产量位居全国之首,聊城作为丹参的新产区,近些年种植规模有很大发展。实践表明,栽培管理是影响丹参原药质量的主要因素。聊城很多产地丹参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生产中栽培管理粗放化、过度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等问题屡见不鲜,在优质种植环境条件、良种选育、繁殖形式、田间科学管理等方面很少进行技术性研究,规模化、产业化整体偏低,不同产地之间的产量及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丹参栽种生产的农户热情波动性较大,专研与推广丹参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势在必行。
2.3 连作障碍问题显著
连作障碍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之一,作物根系微生物失衡是常见诱因。既往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土壤肥力退化与致病真菌泛滥是引起丹参出现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
产地环境条件与栽培品种。重茬栽种丹参不仅会明显降低其产量与质量,数年连作、重茬地块病害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带来严重的危害,连作的丹参约90%外观粗糙、根瘤数目显著增加,连作大于3年后地块土壤发生质变,病虫株率高于50%[2]。垄式地膜处理、掺拌适量活性炭等方法有助于减轻丹参的连作症状,减轻其自毒作用,增加丹参产量,改善品质。在后续几年中,相关人员应加大连作对活性成分产生的影响及相关障碍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推行合理的栽培管理制度,重视应用绿色控害技术,有效处理丹参重茬低产、低质等问题。
2.4 病虫害防控不当
丹参栽种过程中的病虫害通常和连作障碍问题存在着因果关系,地块土壤出现真菌化退变时,病原微生物繁殖量显著增加,不仅有损丹参植株,也使连作障碍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危害。化学防治是当前防控丹参病害的主要手段,辅助应用生物制剂。山东聊城地区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农药应用情况,农药类型单一。农药残留对丹参药品品质构成较大的威胁,不利于药品的安全。
3 丹参栽培技术
3.1 构建丹参原料溯源管理标准,提升药材质量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较多,包括药材产地、栽培、管理、采收、加工、运输以及最后的营销出场等环节,药材掺假事件屡见不鲜,分析其成因,笔者认为加强原料到产品阶段的质控力度具有必要性,相关部门应尽早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当下,可供选择的中药的产地追溯方法较多,为确保基地丹参药材质量,更有必要开展溯源技术研究工作,应创建生产管理部和技术质量部,前者主要负责管理丹参生产基地及部署各项生产任务;加强栽种、采收、初加工、包装等整个过程的技术指导,认真落实各项操作规程,从基本环节使中药材产品质量有所保障。技术质量部依照现行管理规范及有关生产技术规定要求,加强栽培、采收、运输等过程的质量监管力度,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检测验收丹参药材的质量;研究并优化丹参田间种植生产参数。
3.2 选地和整地
3.2.1 选地:丹参耐寒能力强,耐旱但不抗涝,建议选择土层相对深厚、肥沃排水较通畅、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砂质土壤作为种植地块,丘陵、山地都是可以考虑的选地对象,在中性、微酸性、微碱性土壤内均能生长。但不建议把在阴冷、积水地段栽培丹参,黏土、易板结、砂化明显的土地内生长状态欠佳。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全境岗地、坡地、洼地占比分别约46.8%、43.6%、9.65%,年平均气温为13.5℃,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540.4 mm,适合栽种丹参[3]。
3.2.2 整地:于前茬作物采收后,土壤做20~30 cm的深翻,施加2 500~3 000 g/667m2腐熟厩肥或堆肥,加入50 kg左右的磷酸钙,将其全部翻进土内用作基肥。在丹参栽培之前再进行1次翻耕,整细耙平,认真清理掉石块、杂草等杂物。
3.3 繁殖方法
常用的繁殖方法有种子、扦插、根段育苗移栽等,相比之下,根段育苗移栽产量最高,本文着重介绍这种方法:选择朝向阳避风位置,挖掘深度30 cm,宽130 cm,将长度不确定的东西畦为育苗地,地底铺设单层骡马粪或青穰作酿热物,土层厚度控制6~7 cm,上方再铺设单层炉灰、土杂肥和土壤充分混合的育苗土,层厚10~15 cm。于育苗地周边搭建北高南低矮墙,于惊蛰前后,选择颜色鲜红,径粗0.5~1 cm,没有病害残留的新根,将其梳理成把,裁剪掉下1/3,剩下部分剪成长度大概6~7 cm根段,安放时维持上端或下端的同向性。整体插完后,覆盖一层厚度1 cm的薄土,轻轻将其拍平,采用30~40℃温水均匀喷洒地面,要做到一次浇透,随后使用塑料薄膜全面遮盖。育苗地始终要维持土壤湿润状态,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时间段进行浇水。维持育苗地地温20~25℃,持续20天左右,萌发幼苗后,30天左右便会展露新叶片。当苗株高达到2~3 cm时,在温暖的中午揭开塑料膜晾晒苗株,晚上依然要覆盖。通常育苗期40天左右,到苗株高6~9 cm时,可以把新苗移栽到大田中,通常设定行距25 cm,株距21 cm[4]。建议施加有机肥2 500~3 000 kg/667m2,磷肥30~50 kg/667m2,钾肥25 kg/667m2左右。
3.4 加强田间管理
3.4.1 灌水和排水:5~7月为丹参生长旺盛时期,需水量偏大,当发现土壤墒情缺水时,栽培人员应及时进行放水渗灌或者喷灌。如果阴雨天气接连不断导致土壤局部存在较多积水时,要尽早排水。
3.4.2 摘蕾控苗:针对丹参抽出的花苔要及时将其摘掉,只有这样更能保证养分聚集至根部。4月下旬—5月上旬主轴及侧枝上长出蕾芽要即刻剪除,后续若发现丹参花苔陆续生出则摘剪工作也要相伴随,通常每隔摘剪1次,建议在花苔抽出长2 cm时利用手指将其掐掉[5]。越能在早期摘除花苔,摘除频率越高,越能控制养分消耗过程,帮助丹参根部更好的生长发育,以上是丹参实现增产的有效方法之一。
3.4.3 病虫害防治:根腐病、根结线虫病是丹参栽培过程中的常见病害类型,虫害以蚜虫和银温夜蛾为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结合丹参生长状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通常防治病害时选择70%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释液均匀的喷洒在茎基位置,每隔10天喷洒依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当丹参上出现蚜虫时,可以喷洒50%杀螟松1 500倍稀释液,每隔7天进行1次,连续2~3次。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可以尝试采用生防细菌菌剂开展生物防治活动,其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增强植株防病能力[6-7]。
3.5 收获和加工
种子繁殖模式下的丹参通常每隔2—3年收获,根段育苗移栽的通常1年便能采收,通常在霜降至立冬之间或春天发芽前进行,具体是于畦的一端顺行深刨,防控发生刨断情况。刨出根部后,把泥土去除干净,自然晒干(如图3),完全去除须根与附上,就可以直接当做药材使用。通常每3 kg左右鲜根能够加工出1kg干货。
图3 丹参收获晒干
4 丹参种植带动农民经济收入
丹参具有耐干旱,且多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种植管理也越来越有经验,收益也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产1 000~1 500 kg/667m2之间,清理加工晾干后(如图4),通常每3 kg左右鲜根能够加工出1 kg干货,丹参作为中药材出售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是见效短平快的富民产业,各村干部联合群众推动产业结构整落细落地落实,更好的带动群众稳定持续增收,还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就业。
图4 加工晾干作为中药材
5 结语
推荐应用机械化采收技术,其实际收获效率为人工采收的50~100倍,能够节省劳动力90个/hm2,和人工期净率相比机械化采收大概提升3%,能够多收丹参150 kg/hm2,少损坏丹参约450 kg/hm2,把原来的人工采收成本从15 000元/hm2降到6 000元/hm2。丹参素含量稳定在1.7%上下,丹参酮IIA含量达到0.35%~0.48%[5]。
针对丹参药材的栽培技术,本文只是在浅表层面上做出了研究和总结,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应不断拓展丹参种质资源、产业化栽培的研究深度,以进一步拓展药物资源,培育出更多的种苗,最大限度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实现规范化种植,在保证丹参生产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增加产量,以造福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