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2022-04-21尹晓静
尹晓静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领域的冲击都是巨大的,特别是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力,进而成为教育事业系统性变革的内在力量,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指出“信息化教学环境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来营造,建成教育信息化体系要与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革新,与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2018年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计划》中明确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强调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建设大容量数字化教学资源,改革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体系内容与方法,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位于世界领先地位[1],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打造中国样例,展现中国智慧。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为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教与学方式,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实验内容面向“跨学科教学的信息化融合应用、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互联网+的能力提升、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发展。
二、本科电商类专业实验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作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中新业态的电子商务行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得到了迅猛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热点,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最急需的资源就是人才,为满足需要自2001年13所高校首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截至2020年,全国有563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电商人才。旨在培养既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类理论基础,又能全面地掌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等知识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2]。但从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看来,显然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单向讲授式的理论教学模式和简单的只模拟的实验教学模式,这样不能很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会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的最终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出现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更快更好地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衔接等问题,因此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亟需构建科学的、系统的信息化实验教学模式。
(二)电子商务专业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不足、利用和共享不高的问题
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可以积极地自主发挥能动性进行科学研究的二次创造的过程。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型的对外贸易方式,在社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将能在IT行业、工商企业以及国家的个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科研教育等多个部门从事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工作。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实验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必须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给予实验教学有力的支持,并配置相应的实验系统,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但根据对各大高校目前实验教学资源的探索发现,存在滞后于互联网时代要求的现象,造成实验资源的不足,特别是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更是匮乏;现有资源分布较分散不成体系,还存在利用率不高、共享率不高等现实性问题,制约了电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实验教学的管理仅关注线下实体教学资源,忽略了电商实验教学模式需要强化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和共享。
(三)传统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实验教学对不同专业和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具体要求也会不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还存在传统单一的问题,教师大多采用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讲授式”“演示式”“模拟训练”上,通常是教师先对实验教学的目标、方法、步骤进行讲解,通过一定的演示和示范,再由学生进行模拟练习,所有的实验课程都是重复这一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引入微课、慕课或者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实训过程较单一,忽略了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同时,未能充分体现课堂学生中心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弱等问题。
三、电商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一)改革方案思路
以培养全日制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紧缺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高校实验中心“二参、三创、三融合”实验教学模式,即“二参”:加深企业与学校合作力度,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产业学院让企业充分参与到育人中;加强高校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深入企业实践,让教师充分参与到企业一线中,让教学内容紧跟社会需要和“社会潮流”。“三创”:实现学生在学校做实验与在企业做项目推广的“无缝衔接”,充分利用学校的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三创能力;“三融合”:新商科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各专业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1”+“专业2”+“信息化2.0技术”。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化2.0”的“三融合”,开展基于慕课、虚拟仿真技术的综合性及创新性实验[4]。以国家级“金课”为标准,设计电子商务类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打造电子商务类实验课程“金课”。
改革方案思路导图,见图1。
图1 改革方案思路导图
(二)改革方案设计
1.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1)协同育人,共同开发实验项目。企业长期处于市场一线,能了解到跨境电商变化的前沿讯息,也最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培养人才,因此高校可以筛选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合作办学,共创产业学院和双创平台来实现协同育人,企业和学校通过共编教材和参考书目,共同开发实践性强的项目,共建数字化实验实训室等措施,将课本理论与企业实践手段相融合,针对实践教学大纲内容,适当添加企业经营过程中真实经典的案例,更加贴合行业实际的同时能够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企业的软件平台通常更新较快,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应用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维护,能增强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感,培养学生实战能力;针对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开设跨境电商订单班,为企业遴选适合从事跨境的电商人才,由企业导师教授专业的实验课程并在实习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订单班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电商运营并接受企业的考核,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习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提前适应从学生到工作岗位的身份转换,也为将来从事跨境电商实际工作做好衔接。
(2)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担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熟悉跨境电商企业运作和实际运营情况。一方面,学校应激励教师参加实践内容丰富的跨境电商培训项目和研讨会,培训结束后,教师将培训的内容进行研究消化和反复练习,在掌握后应用于实验课堂之上;另一方面,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还是要深入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第一线,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实践,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去,在日常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与业务办理的实际相结合,加深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认识和实际运营工作的实践并转化输出为跨境电商类课程的教学新知识。
2.“创新、创业、创造”理念融入跨境电子商务实验教学
(1)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创造”平台。跨境电商行业在“互联网+外贸”背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大量跨境电商中小企业纷纷涌入。入行门槛和创业成本的双低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学校的双创平台进行创业孵化变得可行,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创新、创业培训计划,为学生提供跨境平台操作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并且通过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和双创平台,让行业资深专家也走进课堂,将实际的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和实操经验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跨境电商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积累实际操作技能,真正成为行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未来的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基础[5]。
(2)利用跨境电商类大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仅仅通过单一的校内考核机制往往不足以判定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参加实操性强的电子商务类专业各类电商技能大赛也逐渐成为检验学生专业水平的不错方式。选择基于真实模拟跨境电商业务的国、省、协会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类大赛让学生参加。一方面,比赛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其他高校同专业选手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并通过竞赛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应对各类状况的应变能力,在模拟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掌握平台操作技能、熟悉平台规则的同时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另一方面,老师通过比赛促进教学,利用对学生参赛的指导机会查缺补漏,亦能丰富其教学经验,将指导比赛的经验反哺于日常教学中。
(3)建立“三融合”的跨境电商实验项目体系。在我国新商科人才培养和教育信息化2.0技术革命的双重背景下,吸收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管理等专业的知识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构建“三融合”跨境电商实验项目体系。
首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各类学科和零散的课程教学学习资源加以整合,与企业协同开发跨境电商系列虚拟仿真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同时打破原有的章节式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项目式教学,并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例如,目前高校使用最广泛的学习通、学习资源库、雨课堂等平台,使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充分衔接充分融合,有针对性地突出教学重难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其次,利用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系统,将学生的跨境电子商务实验项目的学习路径和轨迹记录在案。利用数据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进行纵向对比,建立学生学习档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高优化的部分进行详细的学习计划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学习中出现的不足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弥补,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最后,教师多专业教学水平和信息化教育素质要同步提升,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并具体实施,对于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和多专业融合教育教学水平要坚持校内培养和校外交流相结合,传统培训和现代培训相融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配合。定期邀请领域内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一对一的技能的培训,为教师参加国内外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提升教师的跨境电商课程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