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养猪科技新技术盘点

2022-04-21孙华伟

猪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种猪大区分区

孙华伟,李 彬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检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4)

回顾2021年,生猪价格“过山车”的剧情再次被演绎的淋漓尽致,从年初的35元/kg,快速下滑到13元/kg,像北京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雪如意”一样,在空中画出一道惊艳绝伦的“滑雪线”,很多在年初跑步入场的养殖户被深度套牢,最终被迫在低位割出自己带血的“筹码”。无论昨天多么艰难,都已成为过去,对于2021年养猪科技新技术盘点如下:

1 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5个大区防控

2021年4 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将全国划分为5个大区开展分区防控工作,提出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该方案综合考虑行政区划、生猪养殖屠宰产业布局、风险评估情况等因素,将全国分为北部区、东部区、中南区、西南区、西北区等5个大区。

1.1 区域划分

将全国划分为5个大区开展分区防控工作。具体如下:

1)北部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东部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6省(直辖市)。

3)中南区。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6省(自治区)。

4)西南区。包括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6省(自治区、直辖市)。

5)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5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各大区牵头省份由大区内各省份轮流承担,轮值顺序和年限由各大区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轮值年限原则上不少于1年。北部、东部、西南和西北4个大区第一轮牵头省份由各大区生猪主产省承担,分别是辽宁、山东、四川和陕西省。见图1。

图1 会上签订了《东部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框架协议》

1.2 国内外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国际上,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实施区域化管理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倡导、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通行做法,巴西、西班牙、葡萄牙等成功根除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大多对动物疫病实行了区域化管理。目前仍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也都采取了分区防控的措施。我国自1998年启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建成4片口蹄疫或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无疫区、1片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4个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疫小区、62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在区域化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

1.3 工作机制

农业农村部设立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办公室(以下统称分区办),负责统筹协调督导各大区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分区办下设5个分区防控指导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相关大区落实分区防控政策措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施分区防控不改变现有动物防疫工作管理体制,不代替原有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

1.4 强化了生猪调运监管

生猪调运监管就是在保障生物安全条件下,畅通生猪调运。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畅通”,即畅通种猪、仔猪调运;畅通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无疫区、无疫小区的生猪调运;畅通满足“点对点”调运政策条件要求的生猪调运,保证从符合条件的养殖企业到符合条件的屠宰企业进行屠宰加工的生猪调运不受限。原则上生猪不向大区外调运,但经检疫合格的生猪产品调运没有限制。

2 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技术

随着华为5G的全球部署,美国思科公司(美国通讯)无法与之抗衡,于是,美国举全国之力制裁华为。因此,华为面临“芯片断供”的 “缺芯”危机。其实,在养猪行业我国也面临“缺芯”的窘态,说穿了就是缺少优质种猪。

2021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发布公告称设立8家种猪育种公司,牧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种猪育种方案,现已能够自给自足,不再从国外进口种猪。牧原通过不断地创新探索,建立了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该轮回杂交模式,实际上就是终端-轮回杂交,即用“终端父本×轮回杂交母本”得到商品猪的生产繁育体系。这种独特的育种体系已取得了体系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成效,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且具有种群体量大,可供选育的资源丰富及育种大数据的支持,只选择金字塔顶端的留作种用,选择强度高,形成了杂种优势突出、遗传稳定性良好的二元育种体系。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翔”),也建立了自己的良种基因库,其普惠育种方案针对非洲猪瘟防控要点,结合楼房养猪,提高猪群生产能力的育种。2021年3月,扬翔项目“种猪性能测定与基因组育种技术创新及应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见图2。

图2 扬翔育种技术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是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的首年。不少有先见之明的养猪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在种猪市场上发力,牧原、温氏、扬翔等头部养猪企业争先布局种猪市场。未来15年,种猪遗传改良主要聚焦地方品种和瘦肉型品种,我国现有地方猪种83个,建设了6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和保护区,利用地方猪种培育了30个新品种和配套系。为整合我国优秀地方猪种资源,使业内人士对我国优秀地方猪种有更好的了解,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制作的《中国地方猪资源场遗传资源手册》,将优秀地方猪种资源完整、完美收录,促进了我国地方猪事业全面提升。

3 《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2021版)》发布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随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9号主席令》形式公布,自5月1日起实施。这是时隔13年的再次系统性修订。首次将净化、消灭作为方针与要求写入动物防疫法规,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是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2021年10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管理指南》《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的函,发布了净化评估技术规范和评估管理指南等。

3.1 非洲猪瘟净化标准

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视为达到净化标准:

1)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抽检,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

2)连续2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3)现场综合审查通过。

3.2 抽样检测方法

净化评估专家负责设计抽样方案并监督抽样,所在地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合完成。见表1。

表1 净化评估实验室检测方法

2021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名单的通知》。确定23个省份的55家养殖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净化场名单,其中猪场28家、禽场11家、牛场9家、羊场7家。

4 非洲猪瘟检测新技术

4.1 非洲猪瘟变异株监测技术

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导养殖场户及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变异株,提升防控能力,2021年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养猪场非洲猪瘟变异株监测技术指南》,并印发至各相关单位,供各地参考。《指南》采用非洲猪瘟病毒(P72/CD2v/MGF)三重荧光PCR方法检测核酸,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与基因缺失株鉴别检测。结合 MGF 360-505R、CD2v、P72等3个基因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具体判定标准见表2。

表2 判定标准

4.2 非洲猪瘟检测的“疯猫技术”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兰州兽医研究所组建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发出一种多探针辅助DNA捕获和扩增技术(MADCAT,“疯猫技术”,一种从全血或其他复杂基质中直接检测ASFV的新型灵敏、简单、可靠的方法)。通过独特的DNA捕获方法,将目标DNA特异性地捕获到孔内进行后续扩增,MADCAT放弃了复杂的核酸提取方案,实现了超快速、高通量的检测。

5 2022年展望

2021已成既定事实,展望2022年,生猪养殖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养猪人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行情红利是周期波动的,是不确定的,从长远看,趋势是平的,而管理红利是趋上的,是确定的,从长远看,是企业赢取行业利润唯一法宝。管理红利的实质是降本增效,说到底是单位低成本策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降本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不是简单地降低投入,因为降本(表观成本)不一定增效,增效一定可以降本(单位成本)。

猜你喜欢

种猪大区分区
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马尔凯大区 星罗棋布的古村落与博物馆中的生活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