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天津市猪病监测情况及风险分析

2022-04-21朱向东王健春杨爱华李文钢

猪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毒株猪场猪瘟

朱向东 ,王健春,杨爱华,李文钢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猪疫病防治科技服务团队,天津 300402)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首次传入我国,以波及范围广、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传染源和污染源多样化为特征,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继续在国内扩散,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数量显著下降,养猪业发展遇到种源不足、防疫压力增大等问题。2020年,生猪产业面临复养、复产和扩大产能的实际需求,非洲猪瘟病毒局部区域流行的态势已经形成,非洲猪瘟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由于种猪和仔猪供给紧俏,生猪调运成为造成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主要途径。2021年,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生,自然变异毒株、基因I型毒株的相继出现给非洲猪瘟病毒的精准检测和剔除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与此同时,分区防控战略正式实施,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总体看,2021年天津市在市、区、镇三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养殖场户的共同努力下,生猪养殖和防疫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猪养殖形势比较平稳,未报告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等常见猪病呈现点状散发状态,处在可控范围之内。

1 猪病监测情况

1.1 非洲猪瘟

2021年天津市持续开展非洲猪瘟病毒的主动监测工作,累计监测408个场点13 424份样品。其中,扁桃体样品24个场点376份;环境样品4个场点406份;精液样品3个场点160份;棉拭子样品46个场点1 337份;全血样品80个场点7 402份;猪肉样品189个场点1 304份;猪唾液样品8个场点210份;组织样品41个场点774份;其他样品13个场点1 455份。以上样品经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天津市未报告非洲猪瘟疫情。

1.2 猪口蹄疫

2021年对全市94个场次、4 894份样品进行了猪口蹄疫病毒(O型和A型)主动监测工作,结果均为阴性,天津市未报告猪口蹄疫疫情。

血清学监测方面,共计检测口蹄疫病毒O型抗体1 457份,免疫抗体合格1 177份,免疫抗体不合格280份,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为80.8%;检测口蹄疫病毒A型抗体50份,免疫抗体合格41份,免疫抗体不合格9份,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为82%。天津市猪群口蹄疫抗体水平较高,发生疫情风险较低。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针对94个规模化猪场的4 894份样品开展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主动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均为阴性。被动监测方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经典型阳性检出率为10.86%,变异型为1.33%,类NADC30型为19.93%(见表1)。监测结果与2020年情况相似,类NADC30型毒株依然是现地流行的优势毒株。

表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被动监测情况 %

1.4 猪瘟和猪伪狂犬病

针对59个场次、5 193份样品进行了猪瘟的病原学主动监测工作,针对30个场次2 052份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主动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均为阴性。被动监测方面,猪瘟阳性检出率为1.75%(1/57),猪伪狂犬病阳性检出率为6.49%(5/77)。

1.5 猪病毒性腹泻

在病毒性腹泻方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6.67%,猪轮状病毒为3.33%(1/30),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未见阳性(见表2)。

表2 猪病毒性腹泻被动监测情况 %

2 疫情形势分析

2.1 非洲猪瘟疫情传入及传播的风险依然较大。

从全球情况看,非洲猪瘟疫情继续扩散,亚洲的马来西亚和不丹、南美洲的多米尼加和海地等国先后报道了非洲猪瘟疫情的首次发生。据OIE数据,2021年(截止到10月11日),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1 900起家猪和4 971起野猪共6 871起疫情。从国内情况看,2021年共报告非洲猪瘟疫情15起,扑杀生猪超0.36万头。综合国际和国内情况,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和在国内传播的风险较大。

2.2 无害化处理场、屠宰厂、农贸市场、违规调运成为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最大风险点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猪群广泛定殖、污染面较广、短时间内难以清除、疫情点状散发的基本情况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这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所需考虑的基本点。据有关报告显示,无害化处理场点的样品阳性率达10.1%,农贸市场的阳性率为23.9%,综合分析,无害化处理场、屠宰场和农贸市场的非洲猪瘟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成为较大风险点。从2021年报告的15起疫情情况,结合2020年报告的疫情原因综合分析,违规调运生猪仍然是疫情发生的最大风险点。

2.3 基因变异毒株、基因I型毒株的出现给非洲猪瘟的防控带来较大的困难

2018年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毒株为基因II型、血清8群。2020年,国家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报道了4株CD2v基因变异毒株,其中3株为基因片段缺失毒株,1株为单核苷酸突变毒株。2021年,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报道了1株源自湖北某地的非洲猪瘟自然变异株,该毒株的EP402R基因(CD2v)和上游相邻的EP153R基因出现部分缺失,导致血凝特性丧失。2021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报道了从山东和河南两地猪场临床发病猪样品分离的两株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SD/DY-I/21和HeN/ZZ-P1/21,两株病毒均无血吸附活性。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流行毒株仍以基因II型为主,个别省份零星检出基因I型毒株。变异毒株的出现和现地流行给非洲猪瘟病毒的生存和变异提供了优势条件,给非洲猪瘟病毒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检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2.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种毒株并存、高度变异与重组特性或将是近期猪场较大的风险之一

1987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北美首次暴发,并迅速传遍北美和欧洲。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2006年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在我国暴发。近年来,类NADC30新毒株在我国流行,并逐渐成为优势流行毒株。目前我国形成了以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类NADC30及重组毒株等多种毒株并存的局面。加上PRRS具有免疫抑制和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给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乃至其他疫病的有效免疫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生物安全举措落实得当、非洲猪瘟防控做得较好的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持续检出或将成为影响猪场最大的风险因素。

2.5 仔猪腹泻仍然是冬春季节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

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仔猪腹泻的病毒性因子主要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以及猪德尔塔冠状病毒,这4种病毒均可引起仔猪腹泻,临床上混合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是导致猪场腹泻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从检出情况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一直是引致仔猪腹泻最重要的病因。猪流行性腹泻(PED)虽然季节流行性不显著,但季节变换和寒冷季节一直是PED高发时间点。PED的传播途径较广,既可以以粪-口途径水平传播,又可以以乳-口途径垂直传播。此外,根据S基因的分子特性,PEDV可以分为2个基因大群,目前现地流行的主要是PEDV变异毒株,而现行的疫苗毒株与变异毒株的交叉保护效果较差,致使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另外,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性因子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它们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感染普遍,也是导致猪场腹泻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防控建议

3.1 竭尽全力落实生物安全理念

首先,养猪场户应该明白,目前在没有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的背景下,生物安全是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唯一有效技术手段。其次,生物安全举措得当不仅可以预防非洲猪瘟,对猪病毒性腹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对生产实际影响较大的疫病也能同步起到预防的作用。另外,养殖场户应坚信生物安全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最基本、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技术措施,在具体养殖实践中一定要严控“猪、人员、料、运输工具、物资和环境”6个关键环节。规模化猪场和大型养殖企业应建立猪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团队,经常性地开展猪场生物安全评估、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填补漏洞和短板。新建猪场严格按照“科学设计、分区布局、物理隔离、分区分级、智能管理”等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体系。

3.2 严格引种措施

建议坚持自繁自养,如必需引种,则必须选择资质好、生物安全管理到位的种猪场,并且必须建立合理的引种制度,包括猪的来源、运输路线、隔离观察、健康监测等。引种应至少提前3个月制定引种计划,引种计划应包括品种、种猪级别、数量、引种时间、供种场等。引种来源应坚持单一性,最好集中于一个企业或一个种猪场。

3.3 加大监测和检测力度

一是养殖场应严格落实非洲猪瘟自检制度,科学合理制定监测方案。同时对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病毒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等主要猪病也应及时做好监测工作,对疫病发生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二是有条件的养殖场应配备检测实验室,尽快引入非洲猪瘟核酸检测技术,尤其是针对变异毒株和基因I型毒株的检测技术,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和精准监测,实施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只/群)的精准清除,防止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场内扩散和传播,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程度与范围,以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三是规模化养殖场应开展对关键点位进行精准检测为基础的风险评估,而且风险评估不要流于形式并应具有针对性。此外,也要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病毒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等常见猪病的监测工作。

3.4 做好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要疫病的科学免疫工作

生猪养殖场(户)应强化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种,同时要重视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要疫病的免疫防控,特别是对于存在猪瘟病毒污染的猪场、猪伪狂犬病阳性猪场,疫苗免疫不能掉以轻心。生物安全体系为猪病免疫控制的科学减负奠定了基础,养殖企业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监测猪群的疫苗免疫效果以及猪场病原感染状况,对免疫程序进行优化和调整,包括疫苗的种类、免疫频次和免疫剂量,制定出一场一策的个性化免疫方案。

3.5 积极推进无疫区、无疫小区和净化场建设工作

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是非洲猪瘟病毒在生猪群体定殖后进行疫情控制、逐步净化的科学措施,是国际通行做法。企业申报非洲猪瘟无疫小区一方面可以享受即将出台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涉及调运、引种、屠宰等;另一方面,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建成将促使猪场整体生物安全管控水平迈上更高台阶,对其他疫病的防控、科学养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020年我国已成功建设62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2021年各省的申报积极性都很高,2021年7月份开启国家级评估工作,要求更严,标准更高,坚持成熟一个通过一个,严控数量。并且明确提出以后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倾向于产业链条更加完善的企业,最好包括饲料、养殖、屠宰等多个环节。此外,生物安全体系为重要猪病的净化创造了条件,种猪企业应大力推进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工作,加快构建阴性种猪群的步伐。

猜你喜欢

毒株猪场猪瘟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广东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感染两种新冠变异毒株比利时九旬老人病逝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