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经济靠什么增长5.5%
2022-04-21江川
江川
对中国来讲,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大的“局”,因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如果经济体量越大,并且服务业的占比越高,那么国内循环的比重就越大。
怎么让经济体量变大,让服务业的占比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经济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是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韩国在2002年的时候人均GDP就达到美国的50%。但是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20%多。要从20%多上升到50%,而且希望在2049年实现,中国必须要有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而现在,中国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驾驭这个大变局?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在2035年之前还有8%的增长潜力。他讲的增长潜力是从技术层面来看的,是在不过度消耗各种资源的状况下可以维持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然有这样的增长潜力并不代表每年都能以8%来增长,就像买汽车,它的设计时速虽然可以达到300公里,但并不是说每次开车就一定能开300公里,因为还要看天气状况、路况等因素。
在2035年之前,每年实现6%的增长,这是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定的目标是5.5%,因为考虑到了俄罗斯跟乌克兰的战争因素。俄乌战争爆发以后,国际石油价格猛涨,粮食价格猛涨,矿产资源价格猛涨。再加上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给国际金融创造了很多不确定性。中国是石油最大的输入国,也是各种原材料、粮食的最主要的进口国,肯定会受俄乌战争的影响。在这种状况下,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是一个合理的实事求是的目标。
在这种状况下,经济增长不能只靠要素投入的旧方式来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让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越来越高。
现在一谈到创新,通常强调的是发明,这实际上是受到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因为主流经济学来自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技术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再创新就必须要靠发明。发达国家的产业附加值也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产业要再升级,也只能靠发明。
但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升级,发明的投入都非常大,风险也非常高。因此以TFP(全要素生产率)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创新方式并不适合现阶段的中国。发达国家之所以可以靠发明的方式来取得创新,靠TFP来推动经济增长,是因为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是3%左右,人均GDP或者平均劳动生产率是2%左右,人口增长是1%左右。
中国现在还属于追赶型国家,追赶型国家的创新含义有时候跟发达国家不完全一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技术跟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可以把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创新的来源。同样在产业升级的时候,可以把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附加值高的产业引进消化吸收,通过这种方式创新,不仅成本比较低、风险比较小,而且速度比较快、TFP比较小。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绝大多数都是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事实上,不仅中国是这样,日本处于追赶阶段的时候,也是这样。
中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12551美元,很快就要变成高收入国家,但林毅夫认为,中国仍不可以追求以TF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创新方式。回到中国实际的经济状况,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可以把产业分成五大类型:追赶型产业、领导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换道超车型产业、战略型产业。
而中国现在的产业大多数还是追赶型产业。比如2021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只占制造业的15%,也就是说还有85%的制造业并不是高新技术制造业,而是相对成熟的传统产业。而追赶型产业最好的技术创新方式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新旧能源转换的时候,讲了一个小故事:中国以前的工人很穷,经常在外面当苦力,靠一根扁担挑东西。一天,有个苦力中了彩票,非常高兴,觉得自己马上就可以变成百万富翁了,于是就把扁担丢掉了。然而,当他去领奖的时候发现,怎么找都找不到那张彩票。后来他想起来,因为之前太穷了,没地方住,怕彩票丢了,就把彩票藏在那根扁担里面。现在他把扁担丢了,百万富翁的梦想也泡汤了。总书记讲这个故事,是要强调,中国的传统能源比较多,在还没有新能源之前,不能一下子就把传统能源都舍棄掉。
同样,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关系到中国85%的制造业,这个法宝不能丢。
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所以5.5%的目标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的。
从消费的角度看。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5.4%,扭转了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负贡献的局限。但是它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里有很多因素,其中两年平均的收入增速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一个因素是,疫情期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主要表现是收入的平均数和收入的中位数之间差距拉大了,也就是说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低于平均水平。
从投资的角度看。2020年二季度,投资对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绝对的拉动作用,但是到2021年对经济增速的拉动作用就非常小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13.7%,不仅远远低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65.4%,而且低于进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9%。在“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小的,特别是到2021年四季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1.6%。
从进出口需求的角度看。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全年,进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去年是20.9%。但是今年的压力会很大。一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产能在恢复,二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也在恢复。另外,2021年的基数比较高,今年回落的可能性很大。从今年1-2月份的数据已经可以看出,比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回落。
再从生产的角度看。有几个行业值得关注:一是制造业。制造业在去年一季度增长26.8%,四季度增长3.1%,回落了23.7个百分点;二是建筑业。建筑业在去年一季度增长22.8%,三季度是-1.8%,四季度是-2.1%,回落了24.9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在去年一季度增长21.4%,四季度是-2.9%,回落了24.3个百分点。这几大行业增速的回落,都给2022年5.5%的经济增长带来挑战和压力。
尽管挑战很大,但是北大国发院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教授认为,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从投资的数据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在今年1-2月份增长了12.2%,比去年全年加快了7.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2月份增长了20.9%,会对2022年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基础设施投资在1-2月份增长了8.1%,比去年有明显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了3.7%,虽然比去年回落了,但是降幅在缩小。从投资的角度看还是有望再回升的。
从工业来看,工业占GDP的比重高达30%,而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的比重超过90%,所以工业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去年9月份只增长了3.1%,但10-12月份分别增长3.5%、3.8%、4.3%,今年1-2月份已经达到7.5%。可以看出,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整个工业的增速在快速恢复。
从生产角度看,建筑业有可能会恢复正增长。而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很有代表性的行业。即使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GDP下降6%以上,这个行业仍然在增长,对GDP有0.6个百分点的贡献。而2021年的贡献率达到17.2%。2022年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随着疫情的好转,其他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可能还会得到恢复。
所以无论是从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生产的角度,经过努力,5.5%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5.5%的增长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过去两年平均是5.2%,今年要提高到5.5%,还是有难度的。
基建投资是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最大的,但是基建投资从2018年开始一路下行,每年也就在2%-3%,转化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很小的数字。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地方政府发现值得做的好项目越来越少,比如高铁,中央已经发了文件,不能再以从前那样的速度建了,因为很多高铁线路是不赚钱的。二是,从2018年去杠杆以来,中央对地方政府去杠杆的要求越提越高。地方政府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现在需要他们投资,但是中央政府给的资金支持又不够,3.65万亿是不够的,地方政府所要的投资是30万亿,这相当于好几年的计划。地方政府如果要想把这个项目做成,就得去市场上融资,就要负商业性债务,而中央政府不允许这么做。2020年,城投债增加了4万多亿,2021年上升到6-8万亿,而且都是商业性债务,期限都很短。地方政府如何偿付?很明显,又得来一次债务置换。这样下去显然是不行的。
过去两年,出口增速很快,去年在20%以上,回到了本世纪前十年的水平。今年的增速大概率还会在10%-15%,但是折算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大概就是1.5%-2%,剩下的得靠国内的需求。
投资上不去,出口贡献有限,拉动经济还得靠国内消费。怎么提升国内消费呢?北大国发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教授认为,不能靠所谓的内生性消费,要刺激自主性消费,简言之就是给老百姓发电子货币现金,并且要求必须三个月内花完。比如今年是3.65萬亿,如果拿出三分之一,基本上每人可以分到1000元,这个消费是非常直接的,如果消费乘数是3-5的话,一下可带动4.5-6万亿的消费规模。
把整个国内的消费激发起来,是今年保5.5%增长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根据3月1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