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责勿生慵懒心
2022-04-21艾广明
艾广明
慵懒心,常见的社会心理,古来有之,当今有了新形态,颇受关注。懒是常用字,意思是有意愿却不抓紧行动。懒与不同的字组合起来,基本字义虽然没变,但意义向各个方向延伸。疏懒说的是轻度的懒,懒惰则严重多了,往往涉及脾氣秉性。慵懒又是一种懒,一副无精打采、了无生趣的样子。俄国近代作家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一个懒汉的故事》中,主人公整天穿着宽大的睡衣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连穿袜子都要仆人服侍。这慵懒可算登峰造极了!
“慵懒心”当今受到特别关注,是由于其成为一种不良倾向,趋附者有之,表现在很多方面。部分年轻人中流行“躺平”,不做事,少做事;不惹事,少消费,终日无所作为,实质是一种慵懒。躺平受到广泛批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向来为人所不齿。躺平又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躺”得有必需的条件,有基本的生活来源,饿着肚子怎么躺下去?打发时间也得有手机、电视,一味躺着怎么得到这些呢?躺平的人无非靠家庭的积蓄、父母的供养,维持下去并不容易。更值得重视的是官员、公职人员身上的慵懒心,那些弥漫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慵懒歪风——“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本是人们寄予厚望的人,却一副慵懒的做派,怎能尽职尽责呢?
慵懒心的说法不可滥用。有人劳累一天,坐下来不愿动,显然不是慵懒。由于身体不适,睡眠不足,人也可能精神不振,也算不得慵懒。工作繁忙的人过个休息日,睡个懒觉,实际是身体的一种调整,准备第二天生龙活虎地投入工作,何谈慵懒!文人雅士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抒发胸臆,“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看似闲来无事,但把欣赏美景的心情诉诸笔端,不也有一番辛劳吗?
人生在世,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还要担负起家庭社会责任,总体上慵懒不得。慵懒心总的看有害,但危害的区别很大。没有担负重要职责的人,有了慵懒心,虽不可取,但危害还属有限。有责任却无担当,在重要岗位上,面对社会的期待,却滋生慵懒心,而且乐此不疲,可就害莫大焉!
有些人在谋求职位时用了不少心思,只想得到“荣耀”“好处”“饭碗”,走上岗位后工作的动力反而减弱了。担重任又想过闲散、潇洒的日子,这就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有这样问题的人应该幡然醒悟,谋到职位而又在职位上懈怠,是铤而走险的行为。重要的工作岗位,责任的边界往往既广又远,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全力以赴都难以做到十全十美,若是再有慵懒心怎能应对呢?有些干部的慵懒实际上是面临险境而不自知,很不明智。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有显赫的职位,身处“闲职”,工作好应付,渐生慵懒心,这慵懒也是有害无益的。各种岗位职责有所不同,同一种岗位,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压力有轻重,忙闲有区别,谁都可能有相对轻松的时候。有志者、有作为的人总是长葆进取之心、奋斗之心。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前,在隆中的茅庐过隐居生活,“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但研究思考并没停歇,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才能做到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人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忙碌的日子,也有比较轻松的时刻。任何情况下,人都不应任由慵懒心滋生、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