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中沉淀 光明下立足
2022-04-21李准
李准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对学生说:“我把希望寄托在十年后发表自己意见的那一批人身上,我关注他们,或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中国的未来……而不在现在表演得很起劲的一些人,那是昙花一现。”钱老何以言此?因为前者定会在“寂寞”中一天天地沉淀起来,最终厚积薄发;而后者只会在“热闹”中一天天地消沉下去,最终烟花散尽。所以,志存高远者,当守得寂寞。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把“寂寞”当作一个贬义词,认为它是被人排挤、冷落后的心境,抑或一个过于闲暇之人的生活状态。而我细品大师之言后,蓦然发现,非哉。寂寞实乃凝神静气之利器、砥砺沉潜之良策。那么,怎样才能守住寂寞呢?
守得寂寞,需要有一颗“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沉潜心。“沉”就是在寂寞中沉静下来,“潜”就是在寂寞中潜入进去,潜到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文明的最深处。在北京居住了十四年的鲁迅,埋头抄了十年古碑。正是这十年的沉静和深潜,让这位“精神战士”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跃升,他最终“在沉默中爆发”,从“寂寞”走向了“呐喊”,踔厉风发,笔似投枪,直刺向舊世界“吃人”的本质和国民的劣根性。
守得寂寞,更要有一颗弘毅的心。在寂寞中潜行、深耕、开拓,既需要战胜内心的孤独感,又需要战胜遇阻时的无力感,如果此刻乱了心,慌了神,意志摇摆不定,怎么能够守得寂寞呢?幼年患上脑瘫的安意如选择的是一条寂寞崎岖的研究之路——元杂剧,它与广为传诵的唐诗宋词不同,是冷门中的冷门,但她坚守“填补空白”的初心不动摇,踽踽独行,孜孜不倦,攻坚克难,决不言弃。寂寞煎熬了她,也成就了她,最终不仅她在一年之内连续推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成为第一位靠解读古典文学出名的青年作家,而且她的《观音》继《梅兰芳》之后让京剧再度升温。守不住“到死如铁心”,怎么能“试手补天缺”?耐不住“寂寞沙洲冷”,又何以迎“山花烂漫时”?
“真的猛士”已经在寂寞里蹚出了成功之路,吾辈自当接续前行,守得寂寞,心向光明。
【简评】
本文字里行间激荡着一腔家国情怀,从鲁迅先生的“唤醒民众”、钱理群教授的“决定中国的未来”到安意如的“填补空白”,可谓一脉贯通。“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种对主流价值观的弘扬,让文章在立意的高原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