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2022-04-21肖广金
肖广金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结合后进生的具体问题,找到他们思想落后或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要避免无端地将后进的原因归咎为“不够努力”,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寻找原因,然后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转化后进生,促使学生得到进步。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成因;转化
前言:小学后进生的存在,经常给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阻力,直接影响班级和学校的工作成果。因此,做好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将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同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进而提高民族素质。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小学后进生这一群体,并想尽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一、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1.主观因素
这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是小学高段课业逐渐繁重,而后进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各科知识的内化迟缓,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形成消极心理定式;另一方面,小学高段后进生大多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内驱力和求知欲望,直接造成学习成绩不佳,智能的迁移和发展受限。再加上面临小升初的升学压力以及教师和家长的高压,难以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感,从而容易形成恐惧、焦虑、自暴自弃等心理。
2.客观因素
这包含学校、教师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教师教育问题。部分教师从学生成续优劣出发,对后进生抱有不信任、不尊重、嫌弃甚至是厌恶心理,批评教育方法往往与优中等生形成鲜明对比,有失公正,这容易挫伤小学高段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上教学方法不当,无形中拉大后进生与优中等生的距离,更是使得后进生丧失上进心、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或"唯分数"论孩子好坏,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学习目标的制定往往不合实际;加之教育方法经常采取非打即骂的形式,造成后进生的恐惧心理或过分宠溺孩子,包办生活起居,忽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造成孩子依赖心理强。加上社会上存在的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更是容易造成是非观念与意志不强的后进生心理不健康。
二、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适度肯定,让后进生有前进的勇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做出一定解释。如果周围的人对后进生一直都抱有敌视、排斥的态度,那么这种环境必定是后进生无法适应和控制的,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情况,给他们适度的肯定和鼓励,并请其他学生也尝试接受后进生,这样才能点燃他们进步的勇气,促使其提升自我。
一名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周围同学对其都抱有鄙视的态度,针对此问题,教师采用适度肯定的方式,帮助他找到勇气。在一次班级劳动活动中,该学生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工作,教师便利用这次机会,给予表扬,并让全班同学都认识到这是一个吃苦耐劳,并且乐于和他人分担的同学。这样班级同学对其的态度就有所改观。此后教师又主动联系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多关心一下该后进生,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施以援手。如当观察到该学生长时间呆呆地看着作业本,就可以问一下是否有问题,并给予指导。该学生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化了,大家对自己更为友好,还主动帮助自己,他本身也坚定信心,想要改变自我。
教师要给后进生制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当面言语表扬、课后评语文字表扬等方法都能让他们得到激励,促使其体会到周围环境的善意,这样学生就有了完成目标的强大动力,能不断地努力,持续地积累,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2.转变观念,运用科学教学方法
(1)尊重人格,维护自尊心。每一位学生都有人格和尊严,都渴求他人的关注和尊重,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的心理会更加脆弱和敏感,情绪波动更加明显。因此会更加渴望受到周圍人的尊重。有的教师对后进生存在严重偏见,认为他们是“朽木”,“无可救药”,严重影响了后进生的人格和尊严,导致他们不听教导,甚至故意违反校规校纪,出现逃学现象乃至更严重的后果。教师要学会将心比心,从后进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设身处地地考虑后进生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包容、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些学生。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以爱心温暖后进生,多沟通,多帮助,改善和后进生的师生关系。尤其在后进生犯错时,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和时间地点。避免嘲讽指责,避免公开批评,注意批评的艺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2)热情鼓励,激发上进心。都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因此后进生更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即使他们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落后于周围学生,但是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或长处。他们可能在劳动、体育或其他方面更具天赋,有一技之长。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并抓住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毫不吝啬地加以鼓励和表扬。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并适当地夸大后进生的优点和微小进步,引导班级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转变其他同学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发挥集体的力量,满足后进生的正常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热爱学习,才能取得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帮助后进生找到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提升个人能力,优化思想品德。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转化合力,从而让后进生正确认识和肯定自己,并尽快摆脱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最终实现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并且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表扬,让他们在大家面前得到肯定,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无是处的人,老师是经常关注着自己,自己在某一方面也比别的同学强,让他们也在同学们面前有面子,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得到老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佩芬.探索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26):305.
[2]郭杏波.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探究[J].少男少女,2020,4(36):79-80.